莫冰冰 吴翠英
摘要:本文通过对天等县龙岩异地搬迁安置点残疾人扶贫车间进行调查,从权力责任统一、福利主体多元化以及社会投资型国家三个层面分析服务中心提供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为我地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事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积极福利扶贫车间
辅助性就业服务是残疾人社会服务机构涵盖的一项服务内容,是针对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提出的,区别于传统的庇护性就业、支持性就业的一种残疾人保障模式。从辅助性机构起源看,它在我国起步较晚,源于2015年6月29日我国残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意见》。总体来说,辅助性就业具有庇护性、非营利性、社会福利性等特点。
一、积极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积极福利思想的核心内容
积极福利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调整政府、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权责关系,改消极、单一、恩惠式的社会保障政策为积极、多元、发展型的社会福利政策。它强调以工作代替福利,减少福利支出,增加教育和培训支出,为更多公民从领取福利向从事工作转变提供条件——为人们提供有工资的工作,而不是提供可能增加依赖性的社会福利,是改善低收入者状况的最好途径。
(二)积极福利思想的实践观
建设“社会投资型国家”是积极福利思想的核心实践观。积极福利思想认为:只有在帮助公民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信念的基础上,通过开发人力资源、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增强公民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生幸福;随着实践的发展、社会风险性质的改变,传统消极、被动的国家福利模式已经陷入全面危机,这种危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财政危机,而是一种社会意识落后于时代发展所带来的风险管理危机。
(三)积极福利思想中的残疾人就业
积极福利思想提出,残疾人并非单纯的福利依赖者,其还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通过积极的福利政策改变残疾人被边缘化、污名化的社会处境和形象,为残疾人就业发展创造优越的社会条件。积极福利思想强调福利对于残疾人的社会投资与就业开发功能,强调“变消极福利为积极福利,变匮乏为自主,变疾病为积极的健康,变无知为一生中不断持续的教育,变悲惨为幸福,变懒惰为创造”。
二、残疾人扶贫车间的基本情况
天等县地处广西西南部,隶属崇左市。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天等县紧扣搬迁后续扶持目标,在县域内主要通过创建就业“扶贫车间”,解决搬迁户就地就近就业问题。
与此同时,广东江门市和崇左市通过转变思想、机制保障、扶贫车间三个切入点,量身定制贫困残疾人就业脱贫方案。天等县在自治区残联和江门市蓬江区残疾人康园中心的帮助支持下,在县城龙岩易地搬迁安置点建立全区第一个残疾人扶贫车间,项目资金总额60.6万元。
天等县龙岩异地搬迁安置点残疾人扶贫车间于2019年7月16日开业,现有50名智力、精神、肢体三类残疾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有43名。该扶贫车间是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慈善会资助项目,车间的残疾人每天补贴30元,10元在车间开中餐,20元通过银行系统转账到残疾人个人账户。该残疾人扶贫车间的劳动项目有表带手工拼装、棒球、鞋面点钻等项目。
三、积极福利视域下的残疾人扶贫车间
(一)权力责任统一层面
积极福利思想中的权利和义务都不是绝对的,在现代性社会中,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公民个人不应过分强调权利自由,国家也没有无谓承担责任的义务。将权力责任统一的理念与残疾人扶贫车间的辅助性就业服务现状相结合,对残疾人扶贫车间的残疾人群体进行分析,可以比较全面地看出现有的辅助性服务开展情况。从服务机构的角度来看,辅助性就业服务是政府倡导下,机构向残疾人群体提供的一种福利服务。就政府与机构之间的关系来说,残疾人扶贫车间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关照和补助,是权利的享受者,但另一方面,它免费向残疾人群体提供辅助性就业服务,这是履行自身义务的表现;从服务受众即车间中接受辅助性就业服务的残疾人群体来说,免费享受服务是其个体的权利,但同时也应当认识到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因此在接受技能培训之后,有能力的服务对象也应当参与到力所能及的车间劳动制造中,凭借生产制造棒球、表带等产品,锻炼加强自身能力,售出产品以获得收入,并继续用于辅助性就业服务。
(二)福利主体多元化层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福利思想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新时代残疾人需求多样化、层次化的凸显,作为针对精神残疾、智力残疾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的辅助性就业服务,原本就不该是孤立的、某一个主体应当完成的任务,而是应该由多方互助,建立起政府、残疾人社会服务机构及社会力量组成的、良性的合作平台和互动关系,使得每一个福利主体都可以在这一互动网络中发挥自身功能。残疾人扶贫车间作为残疾人社会服务机構,是政府之外承担起残疾人康复、辅助性就业的社会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本身就是福利主体多样化的展现,政府补贴、社会捐助、项目收入、产品收入都是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其中政府补贴仍代表着传统的以国家政府力量为主的福利主体,而社会捐助则代表着广大社会民间力量对福利提供的支持。
(三)社会投资型国家层面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各地区残疾人联合会推广建设残疾人社会服务机构,开办各类公益项目的选举争办,借此鼓励残疾人社会服务机构和残疾人群体开展、受益于辅助性就业服务,建立起个人与集体的责任。接受辅助性就业的服务的对象通过在机构中学习技能、开展劳动锻炼和训练,获取一定劳动技能,并在自己能力可及的范围内通过劳动创造收入,拓展自身人际交往圈,健全人格发展,实现尊严价值。相比传统福利直接发放经济物质资助的模式,借助机构这一载体实现残疾人群体的康复、就业、融入社会等多方面的训练和过渡。对国家来说,相差无几的福利投入却能更为长久、彻底地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对公民来说,残疾本身就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风险,只是发生的时间早晚、程度深浅不一而已。而通过建立社会投资型国家,完善残疾人社会服务机构建设和辅助性就业服务,即在风险与安全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四、结语
为保障残疾人群体的合法权益,让其能够通过自己双手的劳动在社会上立足,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事业,深化政府职能改革,推动福利多元化发展,立足于建设“社会投资型国家”,提供积极的发展型福利与系统的、专业化的就业支持。目前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效果较为理想,不仅让更多残疾人投入到了社会生活当中,而且还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负担,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