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山
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对于某些物理现象,许多同学经常分不清楚到底是“电生磁”还是“磁生电”,现简要分析举例区分如下。
一、概念解读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也就是电流的磁效应。而“磁生电”是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磁场)的方向有关。
二、典例辨析
例1(2020·青海)下列能够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实验装置是( )。
解析:A图是奥斯特实验,B图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实验,D图是通电螺线管实验,均不符合题意,C图是电磁感应实验,符合题意。
答案:C
点评:电磁感应是法拉第发现的,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电流,这是发电机的原理,发电机原理图中没有电源。
例2(2020·江苏·苏州)如右圖所示,将甲、乙两个微型电动机的转轴对接并固定在一起,闭合开关后两电动机一起转动,小灯泡发光。此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是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电动机。该过程中能量转化是电能→_________能→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解析:闭合开关,电源与乙电动机接通,电流通过乙电动机,乙电动机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乙电动机带动甲电动机一起转动,甲电动机内部的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小灯泡发光,此时甲电动机相当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整个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小灯泡的内能和光能。
答案:甲,机械
点评:目前的生产生活中,“电生磁”的应用有听筒、扬声器、录音机磁头录音、电流表等;“磁生电”有话筒、麦克风、汽车车速表、录音机磁头放音等。具体应用时,同学们一定要用心分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