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凤宜
【内容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利用网络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研究性学习? 初步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创建小学研究性学习的“互动”模式,目的是为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开启一扇“新”、“趣”、“乐”的“互动——探究”之门。
【关 键 词】网络 研究性学习 互动
【正 文】
在这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如何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中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为此,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初步尝试中,本人结合体会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① 而现代信息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先锋而关键的作用。
在基于网络的智能化平台所提供的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形成学习共同体,以完成课题任务为主要目标,
①《学习方式》 钟启泉主编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第129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优势,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在评测反馈系统的作用下进行知识建构,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共享的、更高级的认知技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研究性学习?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育信息化、信息民主化都将改变知识的传递方式和途径。教师角色中的“知识来源”作用将部分由网络替代,获取信息资源的均等机会使得教师不再拥有控制知识的“主权”。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更加侧重于教师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
2、收集、分析并利用信息
研究性学习最终的结论和成果不是凭空得出的,它需要加工的原料,研究性学习的原料就是各种信息。在一堂小学网络专题研究性活动课——《节约能源》教学中,课前我安排了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调查自己家中用水量及每吨水收费标准,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原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意识。
3、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开放的环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我选取了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能源,设计了(1)什么是能源?能源有哪些?(2)你最关注什么能源问题?(3)你身边的能源耗用情况如何?(4)你能设计一个节约能源的最佳方案吗?等问题,通过计算机网络创设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和动态逼真的课堂情境,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创造出一种快乐的情绪状态和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4、思想交流,分享与合作
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网络为学生搭建了合作探究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人与人的思想交流。在《节约能源》的教学中要求每一位同学自始至终地共同参与研究过程,如共同收集数据,共同整理数据,共同的探讨并汇报交流,得出谁家最节约?在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的?老師作为学习的伙伴、朋友,投入到他们的讨论中,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异位思考。
5、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亲身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要义。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体验出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不易,在《节约能源》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根据网络计算器计算出水、电、气等能源耗用情况,让学生自主探索、设计出优秀的节约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体验,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增强了环保意识。
6、增强学生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才干是我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节约能源》的教学中,了解到“1958年中国发现大庆油田,该油田为世界特大型油田之一”“1992年中国煤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等知识,增加了学生民族自豪感。
7、适时评价反馈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监看,及时给予提示、指导和建议,并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起到交互的作用。通过网络在屏幕中的显示,学生能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他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当然,这种过程性评价仍然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三、初步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创建小学研究性学习的“互动”模式:
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能实现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群体间的相互评价,在网络技术参与下使“互动教学”展现全新的风貌。由此,我构建出初步的“互动”模式:
任何复杂的教学活动决定了教学模式本身在教学实践中都具有开放性,我利用网络这一得天独厚的信息传递优势,只是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提示一条思路,一切都需从实际出发、灵活掌握,逐步发展创新。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正朝着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方向发展。我们尝试着为学生的学习开启一扇“新”、“趣”、“乐”的“互动——探究”之门,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现代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詹斌 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室
[2]《基于专题学习的网络资源建设研究》——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与应用 柯清超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002年11月
作者单位:四川省科学城春蕾学校第三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