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去还礼

2021-09-10 07:22:44江辉生
清风 2021年5期
关键词:某年某月父母亲新兵

江辉生

有一年,我所在的部队刚好去到我老家所在的县征兵,我当了二十几年的兵,自己所在部队还是头一回到我老家去征兵。或许是乡情浓于水,听说这个消息后,我兴奋极了。

那年,从老家来到我所在部队当兵的有二十几个人,这当中有的是同村人,有的是邻村人,有几个人与我家多少还能扯上一些亲戚关系。刚一开始,看见同乡新兵的身影,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当兵之初的情形来,一股暖意不由涌上心头。

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批兵新兵连训练还没结束,与我相关的各种“麻烦事”就接踵而来。因为老家的乡亲们都知道我在这个部队服役,而且还是这支部队的一个干部,他们就想着,有这么一层关系,肯定能照顾到他们家的孩子。于是乎,隔三差五就有邻里乡亲到我家去看望,说是看望,其实就是借各种理由送去一些礼物,让我父母亲跟我打个招呼,适当的时候照顾一下他们的小孩。东西放下后,任由我父母亲如何拒绝都无济于事。

一开始,父母亲坚决不收人家的任何礼物,并坦诚地告知前来送礼的人:“只要我儿子在部队能对你们的小孩关照得到的地方,我一定会让他尽力而为。但这些东西是断然不能收下的,都是乡里乡亲的,怎么能做这种不通人情的事呢,以后让我如何在村里待下去呀?”

话虽这么说,可乡亲们却说什么也不肯把东西拿回去,他们觉得只有我父母亲把东西收下了,他们的心里才能踏实一些。无奈之下,我父母亲只能被动地把东西收下。但自从有人给我家送礼,母亲便专门嘱咐父亲,让他在一本硬皮抄上详细记下了一份礼单,翻开一看,一目了然,非常清楚:某年某月某日,某家送来鸡蛋二十个;某年某月某日,某家送来鲤鱼十条;某年某月某日,某家送来米酒两桶……母亲说,这些礼物暂时收下主要是让乡亲们能够安心,但这些礼到时候我们必须得想办法还上。

说句实话,这批同乡的新兵在部队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没事时,我经常会找他们聊聊天,用家乡话跟他们谈谈心,适时给他们一些教育和鼓励。我想,出门在外这应该是对他们最好的一种安慰和帮助吧。因为我也当过新兵,我清楚地知道新兵最需要的就是从内心给他们以关怀。后来,这批兵的成长进步也都还不错,不少人当了班长骨干,有的转了士官,有的考上了军校,我打心底为他们感到高兴。

也就是在这批兵入伍后的第二年,我回老家去过春节。大年初一那天,母亲特意把我叫到身边,拿出父亲记下的那本“礼单”,然后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说:这是近两年乡亲们送来的东西,都是想找你帮忙办事的,不管你有没有帮人家,这些礼物咱们都不能要。今天是初一,刚好借给乡亲们拜年的机会,你照着这份“礼单”,逐一上门把这些礼都给我还上,只许多给人家,绝对不能少了。需要还礼的东西过年前我已经让你爸上街购置齐了,你只需拎着东西,去乡亲们家拜年就行。

我还清晰地记得,大年初一那天,屋外飄着大雪,我在父亲的带领下,拿着那份“礼单”,挨家挨户去拜年,一共跑了十五户人家,一直跑到吃午饭才结束。每到一家,乡亲们都非常热情,他们又是倒茶,又是点烟,忙得不亦乐乎。只是人家说什么都不肯把东西收下,而我父亲则更加坚决,非得把东西留下才罢休。回家的路上,雪依然在下,但我和父亲的心里却温暖如春。

“还礼”这件事虽然已过去好些年了,但每次想起这事,对我来说都是一种鞭策。这些年,我一直谨记母亲的家风教诲:老实做人,清白做事。仅此足矣!

猜你喜欢
某年某月父母亲新兵
某年某月
黄河之声(2022年14期)2022-11-16 10:58:48
新兵,请入列!
政工学刊(2021年6期)2021-06-08 06:48:58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9:44
微评
意林原创版(2016年6期)2016-07-06 03:38:06
偶尔
清明祭
含笑花(2015年3期)2015-05-21 01:45:17
领着“新兵”向前走
中国火炬(2011年4期)2011-08-15 06:54:00
父母亲的新朋友———《意林》
意林(2011年5期)2011-05-14 16:48:55
做父母不当家长
中国德育(2009年6期)2009-09-21 09:48:02
死亡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