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现状及保护模式研究

2021-09-10 06:11王紫诺王子岩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5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市场化保护

王紫诺 王子岩

摘要:论文探究了传统工艺的现状市场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市场化角度分析,传统工艺的保护应从发挥传承人文化主体性到保护与开发并举两方面着手,以保障其市场发展条件促进非遗传承,进而建构一条传统工艺市场化保护与发展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传统工艺;保护;市场化;路径

在农耕时代,传统手工业是我国民间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在自给自足的传统条件下将其作为一种家庭副业,解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它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但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生产工艺逐渐被大规模的机械生产取代,特别是今天科技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大变革,因传统工艺周期长、劳动效率低且劳动成本高,使其不同程度的受到市场冷落。近年来可以深切地感到传统工艺在逐漸消失甚至几乎失传,有些已然成为往时记忆。因此我们要探究传统工艺的文化底蕴,梳理其发展规律,以解决日益冷落的传统工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一、传统工艺市场化保护的问题分析

从相关部门到传承人,在传统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保护方面都普遍存在理论研究缺位和市场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必须通过外部市场转化机制和传承人的市场适应与投资能力,依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持续性供给,才能实现传统工艺非遗的保护。根本上说,传统工艺非遗的市场化保护需要遵循客观规律。

在“市场化”理论建构中,通过资金支持以商业团队运作的模式来保护传统工艺,似乎可以保障其生存,但对促进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发展却没有帮助。过度介入的市场力量有可能会破坏遗产的文化生态环境。合理的“市场化保护”理念是对非遗商业化、产品化的鼓励,暗含着对传统工艺能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公共文化服务为现实,达到自主发展的期望。

二、传统工艺生产模式特点

1.地域性特点

传统工艺的产生是特殊的社会背景以及无数先民的替智与辛勤劳动才逐渐发展到今天的多元化局面,其中地域文化因素不可忽视。每个地区独有的地理环境,成为工艺发展的沃土,生活在各个地方的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长期探索,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技艺体系。

2.民族性特点

作为“稀缺资源”的传统工艺,不仅表现在其产生的独特地域环境,也表现在人的参与。我国地域辽阔,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风俗活动和宗教信仰等,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存在着较大差异。人们生产方式不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活用具也不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使传统工艺的发展具有了民族特色。

3.生产的局限性

传统工艺的地域性、民族性,使得传统手工艺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技、发展,这个发展过程让传统工艺地位尴尬。与现代技术相比,传统工艺在技术类型,生产效率或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都处于较为劣势的状态。所以传统工艺在生产技术、生产效率、科学应用及标准化生产等方面都有着诸多的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

三、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保护的机理与路径

1.充分发挥传承人作为遗产持有者的文化主体作用

传承人多为技术拥有者,对市场推广路数并不熟悉。一方面,传承人不能随意改变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强行商业化营销,销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容易陷入谋生困境,导致技艺传承受阻。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放下手中技艺,寻找能够谋生的工作从而维持生计。

传承人作为遗产的直接持有者,有权利并且理应发挥文化主体作用,对已经熟练掌握的传统技艺进行推广与再发展,应合理保护利用传统技艺,充分发挥其文化主体作用。在传承实践中做到以下几点: (1) 不闭门造车,积极参与非遗的展示与传播活动,主动与同行艺人、高校专家学者进行文化交流; (2) 加强与消费者的社会联系,大致了解社会各群体对传统工艺的消费倾向与认知态度; (3) 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灵活运用互联网手段,进行传统工艺推广。

2.传统工艺非遗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协同并举

因手工艺存在过程性及物化属性使传统工艺类非遗有别于礼仪风俗、口承文学等非遗。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不仅要重视技艺传承,更要关注对其成品的维护。这就使得传统工艺非遗具备保护与开发协同并举的实践优势。对于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应综合考虑其是否具备市场推广条件和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特别是消费者数量和审美取向等因素,这是关系到传统工艺市场生存发展的关键。

四、结语

传统工艺并非一成不变,传承人作为遗产持有者应主动创新,只有保护与发展并行才能跟随市场节奏,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协调并行,从而实现稳定的传承。相较民间美术,传统工艺具有生活化、市场化的内在特质,所以在保护实践中就需要着力于发掘传承人的文化主体性,而不是仅封闭式保护几位国家级传承人。作为非遗的重要部分,传统工艺还必须服从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在保护与利用中,不能只是传承人个人文化观的体现,并且要遵循“服务于公共文化”这个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文化遗产,2012( 01) :1-157.

[2]朱以青.传统技艺的生产保护与生活传承[J].民俗研究,2015(01) :81-87.

[3]刘铁梁.民间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抢救[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5) :1-5.

[4]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文化遗产.2012( 01) .

[5]李修远,马知遥.跨文化教育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3) :107-112.

[6]高小康.“红线”:非遗保护观念的确定性[J].文化遗产,2013(03) :1-7+157.

[7]张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J].民族文学研究,2016,34(03) :5-6.

[8]高小康.如何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划出红线[J].人文杂志,2013(09) :60-63.

[9]刘晓春,冷剑波.“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64-71.

本论文是来源于2020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202013409005X)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市场化保护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