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皇红桂
摘要:喃字是越南历史文字的独特象征,其对越南古代文化演变过程及其民族精神意识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从越南古文字被法国殖民者禁用以来,喃字虽然实际上不再是官方的主流,但几百年以来在民间至今仍然普遍存在,而且早已成为越南人的传统节日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其还在一些家庭里的家谱、祠堂、石碑、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分布全国,成为越南民族历史文化的特征符号并对越南人的文化认同内在机制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本文只在探讨这一影响的产生及其作用与意义。从文化认同角度浅谈喃字影响越南人文化认同内在原因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喃字与汉文化缘起
汉字的传播途径为主要三条①:第一,向往南方和西南方,传播到广西地区的壮族和越南地区的京族…。中越两国许多地方地脉相连,互相接壤,因此两国早已有了深远接触与交流。秦皇统一岭南时,大约214年,汉字开始传入古越南。207年,赵佗开始实行秦朝制度,将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大力推行在南越国,从此汉字正式在教育、考试、行政工作、外交、文学作品等方面广泛使用。越南人吸收文字的过程中,分成四个阶段:第一,学习阶段;第二,借用阶段;第三,仿造阶段;第四,创造阶段。因此,喃字缘起证明了越南人对汉字已了如指掌,同时意味着中国的“汉文化”已深深融入到越南民族的生活中了。
(一)喃字与“儒文化”的密切关系
“儒文化”来自于中国的儒家学说为指导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是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重视“礼治”、“德治”与“人治”,并且深得古越南信众推崇,成为越南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为越南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增加越南文化的独特性。陈书禄研究专家曾说:语言、文字与文化三者之间的本质有着内在的通约性…②,越南封建社会一方面长期使用汉语交流,长期受“儒文化”影响,长期使用汉字学习的思维等主要三大方面,在漫长一千余年内,早已对越南人的思想、思维与生活方式种下浓厚的基因。
(二)喃字与汉字的密切关系
喃字根据汉字的基本造字方法与越南本族语言而造出的文字,从这两种文字结构与外观观察,其实两者的构造成分根源是相同的③,因此推论出喃字与汉字之间有共同特征和基本功能。喃字也有兼任表意与表音的功能,其笔画线条还保留着汉字远古象形的部件。汉字演变过程从最初的甲骨文穿梭千年时间才固定发展下来,而喃字从越南脱离唐朝独立以后才正式产生,相当于中国隋唐的行书、楷书文字的发展阶段,因此意味着喃字吸收了汉字字体鼎盛发展的阶段——“楷书”之后而形成,具有中国“楷书”的写法。阮光红研究专家提出:喃字最初产生的形状基本上还保留着大量中国原始自然景物特点的象形造字规则,例如:喃字构造之中的象形部件有“馬”、“牛”、“羊”、“木”、“火”等象形文字,同样用于记载、传达信息的工作④。
小结:喃字与汉字拥有的共同造字特征:一,喃字字符的笔画形态上也是一种固定方块文字;二,具有汉字象形字的字符表意特点;三,喃字也有表音表意字的特点;四,喃字字符与汉字字符跟本土语言单位对应关系特点;五,喃字跟汉字的六书造字法⑤与“反切”⑥法的基本共同点;六,喃字书写体态是传统行文方式,都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而书写,后来为了符合现代人的要求而逐渐出现零星从左往右写与横写;七,喃字与早期汉字都是繁体字。
二、喃字结构深层思维
喃字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一,汉语与汉字毕竟跟越南语语系有所差异,不能完全方便于日常交流與传达信息;二,汉字终究是外来文字并不是本族的文字。索绪尔语言研究专家在《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古代人类创造的文字分成两大体系:一,表意文字(从文字形态来看可基本猜测意思);二,表音文字(指的是拉丁拼音文字,从表音的文字来看可基本猜测读音)⑦。
(一)喃字造字思维的独特性
1.汉字的构造类型分为四大类:会意字、形声字、象形字与指事字,可喃字并不是“象形文字”(Hieroglyphic script)或者“单纯表意文字”(Ideography)⑧。
2.喃字构造的特性是记载越南语的本土语音与汉越音,一部分部件是表达读法,结合汉字象形字的另一部件为表达意义。
3.喃字字类丰富,若汉字分为四大类: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指示字;而喃字字类分为:会意字、假借字、形声字、自造字等多种造字方法(喃字只以表音表义方法为主,其中包括少部分表意字)。
4.喃字字符记音表义的功能比较复杂,一个同音字有很多种构造。
例如
:喃字的“足多”(多音字),本义:“足多”(đá),动词:踢
:喃字的“石多”(多音字),本义:“石多”(đá),名词:石头
足(汉越音:Túc)——表意“脚”)+多(汉越音:Đa—记音“đa,”)。
因为“足”表示“脚”的行动“踢”、“踩”、“趴”等意思,因为结合“多的记音字“đa”或者“đá”,如果读“đa”是“多”意思,因为“足”象征着脚的活动,属于人的一种动作,归为动词“đá–踢”
石(汉越音:Thạch,本土音:“đá”——表意“石头”)+多(汉越音:Đa—记音“đa”)。如果读“đa”是“多”意思,因为结合“石”字象征着石头“đá”(名词),因此推论出“石多”是“石头”的意思。
(二)喃字的文化功能特点
喃字的诞生继续记录了历史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过程,还丰富了越南古籍文献所记载的政治、军事、医学、宗教等各方面。其反映古代文化与封建社会产生的变化与特征。陆锡兴研究专家在《论汉字传播史》提出:“世界文字主要有两个来源,来自东方的汉字和西方的拼音文字……华夏的方块字从中原向周边区域传播,形成了众多民族汉字使用区⑨。喃字本身具有承载越南的“儒文化”功能,记录古代越南的生活环境、法律制度、宗教信仰、历史战争等方面,展示越南古代历史发展的演变与轨迹。
(三)喃字思维的特征
中国古代人根据大自然世界的现象、景观、人物等通过人体器官的“视觉”与“听觉”反映到大脑并开始思维与处理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而产生的记录符号。越南人熟练汉字的过程,深深地受到中国人造字思维的影响,再进一步有选择性创造本族语言符号,同时也继承汉字本质的具象思维特点以及抽象思维特点以及汉字基本上的文化功能。显然越南人创造喃字的思维根源也是先从视觉角度再从听觉角度反映到大脑支配启发越南人创造自己本族的语言符号,这是喃字本身产生的内在根源。
从喃字结构来讲,也具有“视觉符号”与“听觉额符号”的思维方式。喃字的优势就是“记音表音”,根据汉越读音,从表音部件了解文字的意义,并不难判断文字的读音(此讲解仅针对对汉字熟练与善用汉越读音法的学者)。喃字字形与字义有着密切关系,喃字表意符号表达视觉感知,另一部件的表音符号是表达本土语言。
三、喃字构型越南人文化认同的心理因素
喃字创造以后受越南民间的欢迎,逐渐融入本族的传统文化,人文风貌与风俗习惯,全部融合为一体系,承载了越南古代文化信息,其不仅仅记录越南文化的符号,而且还是越南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形成了越南民族独特的心理场。
(一)拥有共同的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
人与人之间在共同生活环境与共同生产方式之下需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以及帮助才能成为一个群体,加上生活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而形成的文化个性。换个方式来讲,个体与个体之间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需要沟通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想法、观念等等通过大脑活动传送出的信息以及对方接受的信息,因此人类文字的诞生是为了服务与记录本族的语言符号。越南人创造喃字的内在心理基础的第一原因是为了记录越南本土语的读音,方便于日常生活交流与记载日常生活产生的信息。
(二)拥有共同的心理思维而产生的共同语言符号
申荷永研究专家在《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阐述了“汉字”与“心理”之间的关系⑩,引用作者的理论而提出自己对喃字与心理之间关系的见解:喃字是越南人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劳动、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各方面而产生的精神活动,这些人体的精神活动直接影响与支配人的心理情感,所以心理学与喃字文化有着浓厚的关系以及双向的影响。喃字的形成意味着越南人对本土语言符号注入情感与心灵寄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文化现象,反映了越南人的语言思维与文化精神。这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认知效应”,喃字本身包含:越南人的观念、信仰、习俗等被抽象符号化与具体符号化的特征;包含人心智劳动;承载本土语言的符号系统与历史文化符号系统。本文根据申荷永研究专家已证明的一系列相关“汉字与心里思维”、“汉字与文化心理”等方面而阐述了自己对喃字与心里思维的关系,喃字与文化心理。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喃字字形的规范
喃字和汉字比拉丁文字不一样,从两者外观观察非常有图形感,激发人类器官的“视觉”与心理的“直觉”,喃字虽然是以表音字类为主,但其构造体系根据汉字“六书”造字法相似,所以喃字造字结构内涵的意义丰富,不仅具有抽象与概括的原型作用,还有呈现大脑思维作用,喃字构造里的象形部件与表音部件呈现出其象形表音特征使读者更容易辨认喃字的读法与基本的概念。喃字跟汉字的笔画写法规则一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等笔画规则,写喃字时也能辨认偏旁部首,因此直接激发大脑思考如何写出这个字形。
四、文章总结
喃字研究题材丰富多彩,但研究角度往往是历史上、艺术上、文字上的研究而没有从文化认同上的角度。本研究通过越南人的内在心理产生的认同情感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探讨了喃字与文化,越南人对喃字产生深层的思维结构,然后通过这个探讨进一步深入剖析梳理问题以及提出文化认同产生的核心要素。因为是初步在“文化認同”角度进行研究,所以研究过程经验不丰富引起本文的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读者提供宝贵评价以及意见。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382.
[2]索绪尔,高明凯等人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50.
[3]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97.
[4]陈玉珊(TrầnNgọc San).《喃字喃文的理论》[M],河内: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7.
[5]阮光红(Nguyễn Quang Hồng).《喃字研究里的一些问题与喃字研究角度》[M],汉喃研究院与The Vietnamese Preservation Nom Foundation(USA),河内:河内科学出版社,2004,33.
[6]陈述禄.《中国文化概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68.
[7]马克东.《试论反切的起源、拼读规则及其改良》[J],妥化学院学报,2006,12,143-145.
[8]陆锡兴.《汉字传播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31.
注释:
①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97.
②同上,2005,68.
③王力.《汉语史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382.
④阮光红(Nguyễn Quang Hồng).《喃字研究里的一些问题与喃字研究角度》[M],汉喃研究院与The Vietnamese Preservation Nom Foundation(USA),河内:河内科学出版社,2004,33.
⑤中国六书造字法包括:象形法、指事法、会意法、形声法、转注与假借法等六种造字方式。其中只有两类“转注法”与“假借法”不产生新字。喃字之根据汉字六书之中的会意法、假借法与形声法这三种造字方法。
⑥马克东.《试论反切的起源、拼读规则及其改良》[J],妥化学院学报,2006,12,143-145.
⑦索绪尔,高明凯等人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50.
⑧陈玉珊(TrầnNgọcSan).《喃字喃文的理论》[M],河内: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7.
⑨陆锡兴.《汉字传播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31.
⑩申荷永.《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