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 刘晓霞
摘要:基于文化自觉背景之下,绘画艺术自觉孕育而生,艺术家创作是建立在再现客观事物的理性基础上,随着文化冲击与自我意识的觉醒,绘画艺术创作转向感性表现,虽然东西方思维意识有所区别,但在于艺术自觉精神过程中有共性,文化引领艺术思想,以绘画形式为载体,呈现艺术本质。
关键词:绘画、艺术自觉、精神历程
真实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家审美积累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将具体的生活转化为艺术抽象,上升为艺术的本真意义。艺术自觉过程是创作活动中的一种矛盾心理,自觉和不自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意识参与。一方面,完全无意识就谈不上艺术创作活动,另一方面,也不存在完全自觉的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的完成需要两种状态的统一。
一、以文化意识自觉提升绘画艺术意识自觉的背景
文化自觉是新时代的人们意识创新与拓展的结果。在绘画艺术中强调艺术家创作语言表达的个性因素,极大地增强了绘画艺术内在的精神,从而促进了艺术家自觉意识的全面发展。
(一)文化意识自觉
通过中西文化联系与差异,深入理解自己所认知的文化内容,这是个人文化自觉意识的转变。文化意识自觉是在实现各类共同发展的同时,融合其他先进民族的文化优势。中国在保持文化个性的同时,积极展开与外国优秀文化的交流,实现多元和谐发展。在当今世界艺术领域,嗯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艺术的独特性,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独特性的关键部分。如今,国家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充分肯定了中华文化优秀传统艺术的价值,也清楚地表明,文化意识自觉促进了艺术意识自觉的发展。
(二)艺术意识自觉
艺术意识自觉的开始是人类从模仿阶段转向主观情感表达或精神表现。原始艺术陶器以实用功能为主,同时具有装饰审美需要。这无疑是我们无意识或有意识的一种自发状态。也就是说,我们通常理解的“意识”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审视内在状态,从而达到艺术家内在人格完善和艺术境界提升的状态,这是艺术创作者一种内在的驱动精神。
目前的艺术创作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艺术家的自我意识,体现在自主艺术创作、改变生活状态、提高修养的过程中;二是服务大众的艺术,具体体现为以市场需求导向创作。有很多艺术家在生活中体验学习,总结凝练创作表现,体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自我意识觉醒。当然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存在本能无意识术创作,本能无意识是由生理机能内驱力产生的先天遗传下来的心理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最原始的本源,由一系列条件反射构成。不自觉地和角色融为一体,于是无意识的做出很自然贴切的符合人物性格和人的本能的表演姿态,从而达到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从理性再现到感性表现
当代艺术的创作,从来离不开理性与感性的精神向心力的指导,也离不开自觉与直觉的生命本能的迸发。对于当代艺术直截了当的情感宣泄,仿佛全部依赖于艺术家感性的表达,那只是表象,当代艺术并非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藏在表象之下的,往往是艺术家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社会观察、理论系统等多元因素的考量。这才能使艺术家这一小撮精神力量群体总能及时而精准的触动流行的、敏感的社会神经,真实的传达内心的感受,紧扼时代发展的命脉。
(一) 对理性再现艺术认知
《论人类》一书中卡西尔指出,艺术创作并不是艺术家对于现实世界的经验复制,而是深入对客观现实提取文化内涵。艺术家就像研究者一般,发现各种客观性质。艺术对现实的理解是建立在主体的直觉之上的,直觉是一种感性形式的媒介。艺术表达是一种无法重复的体验。皮亚杰的观点是:“艺术的结构必须考虑其形式,才能在艺术结构内实现充分的自我调节。这是一个平衡的过程。”这意味着结构是一个有自己调整的系统。通过特定的中介,艺术形式可以合理地融入其时空结构中,这整个过程体现了對艺术的感知。
(二)对感性表现艺术认知
从西方艺术史的发展来看,从表现形式到表现艺术形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西方绘画具有深刻的表现思维。尤其是在工业文明初期,一系列恶性灾难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反抗过去的传统理性哲学,重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从而深刻影响了艺术的精神领域。作为一个艺术家,思维方式是用艺术材料创造反馈给观众。表现性绘画元素的突出,并不是背离西方文化的逻辑结构,而是现实体系的新延伸。
三、总结
艺术家通过生活经验总结与内在思维情感意识的融合呈现创作画面的过程,这是艺术构思所创造出来的,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发现和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这便是一种意识的、自觉的体现。绘画艺术是建立在不同文化时代背景和个人生活体验的不断滋养之上的,它的自觉状态也将提升当代人们的审美水平。
灵感是意识对无意识的偶然触发引起的顿悟。然而,意识和无意识不是彼此孤立、相互对立的,它们也可以相互转换。灵感激发、即兴创作的两种顿悟活动便是由意识和无意识相互联通、彼此转化、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张新科.以文化自觉促进艺术自觉[N]. 中国文化报,2017
[2]陈旭光.“人的主题”与“艺术的自觉”——论艺术自觉的精神历程[J].艺术百家,2016
[3]彭文祥,黄松毅. 艺术自觉与文化表情[N]. 北京日报,2018
[4][德]恩斯特·卡西尔著.李琛译.人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
[5][瑞]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4
作者简介:葛伟(1992-),男,汉族,安徽合肥,设计艺术学研究方向。
作者简介:刘晓霞(1993-),女,汉族,广西钦州,艺术设计研究方向。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文创视域下民族漆艺产品设计创新与应用研究”(KY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