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燕
晨晨是一个很沉默的男孩,每天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和谁都不说一句话。喝水时间到了,小朋友们排着队去喝水,他仍然坐着不动;如厕时间到了,他跟随小朋友们来到厕所,但是也不小便;吃饭时间到了,他也跟着坐在餐桌前,但是一口饭也不吃;户外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追逐着、嬉笑着、打闹着,他独自站在不远的栏杆处,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白皙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眉头紧锁,一副与年龄不相符的表情。
晨晨怎么了?我试着走近他,想用我的关怀去帮助他。
早晨到园,我上去拉他的手,想抱一抱他,他一把甩开,跑开了。上课时,我把上来做实验的机会给他,可他像没听见我在招呼他一样,坐在座位上纹丝不动。喝水的时候,我拿着冰糖雪梨饮料,走到他面前说:“晨晨,这是老师给你的,来,拿着。”他用手拍开我:“不要,走开。”吃饭时,我在他旁边坐下哄他:“晨晨,得吃饭,才能长身体,才能变聪明,才能不生病。”晨晨用手把嘴巴捂得紧紧的……他对老师是排斥的。
我想,如果他对老师是排斥的,不知道对小朋友会不会好些?我试着让活泼的孩子去接触他、带动他。
于是我安排了班上最活泼的米同学、刚同学坐在晨晨左右,让他俩下课和晨晨一起做游戏,让他俩喝水时叫着晨晨,让他俩劝晨晨吃点饭……可是几天过去了,晨晨丝毫没有改变,米同学、刚同学委屈得不行。
怎么办?既然这两种方法都不好使,那只有调查清楚原因吧,才好对症下药。
晨晨妈妈如约而至,她向我道出事情的原委。原来,晨晨爸爸妈妈上班忙,就把晨晨放在了农村的奶奶家。奶奶家有忙不完的农活,在晨晨需要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及语言能力的阶段,他奶奶只是天天把他带到田地里,让他自己在那儿玩,这导致晨晨不擅长社会交往,语言发展也受到阻碍。后来,晨晨上了幼儿园,班上小朋友抢了他的水果,弄翻了他的饭碗,然后不但没道歉,还打了他;老师和家长又都没有及时安慰晨晨,也没有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导致晨晨从此更害怕和别人交往。从那天起,他奶奶每到中午就把晨晨领回家吃饭……他逐渐游离于小朋友之外。直到晨晨妈妈发现晨晨在奶奶村里的幼儿园不适应,才把晨晨转到这里来。但是晨晨自闭的性格已经形成了。他妈妈说,现在晨晨就喜欢自己在家玩,哪也不想去。由于大人没有及时地引导,晨晨不懂如何与小朋友交往,甚至恐惧人际交往,变得自闭。因此我和晨晨妈妈商量,共同帮助晨晨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原因找到了,用什么办法帮助晨晨克服交往恐惧,打开心门,接纳大家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不妨从晨晨的兴趣出发,引导他走出自我封闭。
我们首先做的是观察晨晨——观察他的行为,了解他的语言,捕捉他的兴趣点。我让晨晨妈妈观察晨晨在家里对什么感兴趣,喜欢干什么。我们在班上从一日活动中寻找晨晨的兴趣点。早晨他不打招呼就进了教室;别人喝水他不喝;别人上课,他低头趴在桌子上眯着眼昏昏欲睡;别人吃饭,他捂着嘴……唯有看动画片的时候,他迷蒙的眼睛里发出光芒。尤其看《熊出没》时,他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眨都不眨,并且嘴里不断重复着熊大熊二的话,手还比画着它们的动作……要是你把《熊出没》换成别的动画片,他会“嗖”地从座位上蹿起来,跑到电视面前挡着,那架势像在宣告不能换别的动画片,就得看《熊出没》。我把情况反映给晨晨妈妈,她也说晨晨在家最喜欢看《熊出没》。
兴趣点找到了,我们开始试着用动画片《熊出没》来打开晨晨的心门。活动课上,我创设光头强、熊大、熊二的情景剧,让大家戴着头饰表演,学习知识……我渐渐发现,原先上课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的晨晨来了精神,不再萎靡不振,而是眼神亮亮的,充满期待。户外游戏时,我们将经典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抓小羊的游戏改编成“熊大熊二去抓光头强”的游戏,原先远离小朋友们的晨晨在慢慢向大家靠近。吃饭时,我让大家做正义的“熊大熊二”,告诉他们饭菜就是“光头强”,把饭菜吃完就是把“光头强”打败,这样“光头强”就不能再破坏森林了……小朋友们把饭菜吃干净了,晨晨也“光盘”了。
慢慢地,晨晨变了,他开始喝水了,他开始认真上课了,他开始去厕所小便了……他不再那么戒备了,但是还没有完全摆脱自闭——他仍然不主动和小朋友们一块玩,仍然不主动和小伙伴们说话。
山不就我,我去就山。晨晨不主动和别人说话,我派“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交流。
班上的洋洋也是《熊出沒》的忠实小粉丝。为了完全打开晨晨的心门,我故意把洋洋的座位安排在晨晨身边。一看动画片《熊出没》时,晨晨就兴奋地自言自语,洋洋看到精彩情节时也喜欢大喊大叫。这样,他俩自言自语、大喊大叫就呼应到一块儿了——洋洋接着晨晨的话,晨晨接着洋洋的话。慢慢地,他俩因《熊出没》结缘,成了朋友。
对于晨晨的变化,晨晨的家人和我们都很高兴。但是晨晨毕竟不懂如何与儿童正常交往,所以经常造成误会,这对他的成长不利。为此,我会及时帮助他消除误会,为他营造宽松的交往环境。
晨晨在大家的鼓励、关怀和引导下,有了很大进步。渐渐地,晨晨不再害怕与别人接触,不再拒绝别人伸来的橄榄枝,有时还会主动发出交往信号。但他因为不懂该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时常导致误会。他想和谁玩,也不说话,就跑过去,推别人一下,然后撒腿就跑。被推的小朋友,有时会认为晨晨是和他玩,就去追赶。有时晨晨不分轻重,把别人推倒在地,别人就会以为晨晨打人,于是一场战斗在他们中展开;或是被推倒的孩子到老师那儿告状,一场“官司”由此而生。有时晨晨想表达友好的情意,他不会用语言表达,就去抱住别人,也不管对方是男孩还是女孩。许多家长对此种种提出抗议,他们认为晨晨的行为具有攻击性、非礼性,为防止自己的孩子吃亏,他们叫自己的孩子不要和晨晨玩,远离晨晨……家长、孩子的做法,无疑又可能将晨晨置于孤立的境地。
为了给晨晨营造一个好的交往环境,我必须消除孩子和家长对晨晨的误会。为此,我经常在班上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告诉他们,晨晨的行为不是打人,而是想和大家交朋友,只是晨晨还没学会正确的语言交往方法,才采取了错误的方法。为了验证我说的是对的,我经常当着大家的面询问晨晨我说得对不对。晨晨也很配合,使劲地点头,表示我的说法是正确的。我号召孩子们学做小雷锋,理解晨晨,原谅晨晨,帮助晨晨——帮助晨晨学会如何与别人沟通、交往,并设立“友爱奖”,将帮助晨晨的次数与“棒棒星”挂钩。一时间,孩子们帮助晨晨的积极性高涨。
为了消除家长的误会,我在班级家长群向家长做出解释,讲明晨晨行为产生的原因,讲明晨晨行为背后的含义,希望家长支持自己的孩子与晨晨一起玩,为晨晨的成长营造一个宽松、友好的环境。
同时,我还积极引导晨晨,让晨晨明白他“推”“抱”别人行为的危害,引导他学会用正确的方式与人交往。我教他用协商的语言和口吻邀请别人和他一块玩,例如:咱俩一起做游戏吧?我可以加入吗?我还教他用交换玩具、分享礼物的方式邀请别人和他一块玩,于是他从家中带来了他的“变形金刚”,吸引了好多小朋友围绕在他身边……
现在晨晨的交往能力虽然还没有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但是他的心门已开。相信在我们爱的关怀下、正确方法的引导下,未来晨晨一定能走出自我封闭,走向大家,成长为一名阳光少年。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幼儿园)
(插图:罗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