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青篱古趣 奏天籁之音

2021-09-10 07:22陈清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5期

摘 要: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引领学生邂逅小古文,徜徉在青篱古趣中,满怀生命的期待,童心飞扬。本文指出,在开展小古文教学时,教师应先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中亲近小古文,然后引导学生在趣味中思考,使他们在兴味盎然中亲近小古文,亲近中国古典文化,进而逐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古文教学;趣味诵读;探究成长;想象创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3-0023-02

引 言

我校将中华优秀文化当作“根”与“魂”,构建了多彩语文的课程体系,其中,青篱古趣——小古文课程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古文言简意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朗读、背诵一些短小的古文,就会在他们的大脑中种下一颗“小种子”,它将随着学生知识的丰富、年岁的增长而不断萌芽、生长,进而使学生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古文和现代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没读进去时,学生会认为艰深难懂;若读进去了,他们便会觉得别有洞天。语文教师就是“导游”,引领学生细细游赏这道风景,让他们发现、欣赏、探究。古人云:“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只有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倾心投入。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所以,语文教师应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喜欢学习小古文。

一、花样诵读,趣读课文

古文之趣在读。鲁迅先生对寿镜吾先生入神读书印象颇深:“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学文言文。对于一篇短小的小古文,教师领着学生读三遍,基本上就能扫除学生的字词障碍,使他们初步感知文章大意。之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诵读,如通过师生对读、男女生赛读、挑战读、打拍子读,让学生读准字音;通过填空读、把字放大缩小读、有标点读、去掉标点读,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诵读的节奏;通过角色表演读、图文对照读、文白对照读,让学生在读写互动中积累语言;通过带着问题读、创设情境读、层层推进读,让学生逐步熟读成诵。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悟小古文之趣,体会小古文的韵律之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做到字音准、节奏准,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进而更好地感受古汉语艺术之妙,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1]。

二、图文结合,趣味识字

在字词教学环节,教师或引导辨识字形、掌握字义;或图文结合,由字及词,由词及段篇,重点是引导学生探寻字源,趣味识记,突破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耒”字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再出示判断题:这两张图片,哪一个是“耒”?引导学生通过看课文插图,了解古代农具“耒”的形状,不仅有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古代农具的认识,还使他们掌握了学习小古文的重要方法——看注释、看插图。接着,笔者出示“耒”字的演变图片,从甲骨文,到小篆,到隶书,最后形成了现在的楷书。学生从汉字的演变中感受到了汉字之美、古人之智。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含有耒的字有哪些”,学生很快说出“耕”“耘”“耙”等。笔者进一步引导學生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接下来揭示这个字的寓意做准备。这样,学生由部件到汉字再到词语,然后到句子、段落、篇章,层层推进,由易到难,突破重难点,可谓趣味与智慧相得益彰。

三、巧设冲突,趣悟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至今,有些却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古今异义。一直以来,古今异义字都是学习古文的难点。当学生因为古今异义字而困顿迷惑时,如果教师只是生硬讲解,学生只能得到粗浅的印象。古人说:“不愤不诽,不启不发。”因此,当学生在古文学习中遇到古今异义字时,笔者会通过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将新识旧知串联起来,引领学生的思维经历探究成长的过程。以下是笔者教学古文《守株待兔》的片段。

师:初农夫是怎么得到兔子的?

生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师:兔子是在散步的时候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生1:我看了注释,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不是散步。

师:看注释的确是学习小古文的好办法。

生2:老师,我觉得兔子如果是走路撞上了树桩,也不会很疼,更不可能会折颈而死。

师:你是联系生活常识来判断,很聪明。古诗词文中这个“走”字含有跑的意思,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所以,我们在学习小古文时要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字。

四、趣味想象,丰盈理解

小古文言简意赅,给学生阅读理解造成一定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充满故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中,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对文章中的省略处进行补白,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丰盈。比如,在教学《守株待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农夫在捡到兔子之后会做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学生很快就想到农夫在捡到兔子后享受美味的场景,想象到农夫侥幸得兔而厌倦艰苦农耕生活的贪婪心理。这样,学生就更能明白农夫为什么会“释其耒”。此外,教师可以让学通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想象农夫最后的惨淡景象,进而使他们明白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农夫想不劳而获却“身为宋国笑”,那么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发现并分享自己正面或反面的经历,让寓言故事的寓意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也为本单元后面的寓言故事学习打下基础。

又如,在一次市级研讨课上,潘老师教学《司马光》时积极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小朋友落入缸中前、后情形进行补白想象。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通过趣味想象,丰盈了理解,拓展了文章内涵。这样的学习也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

五、古文创写,趣味延伸

小古文语言精妙短小,可以用作学生习得言语、练习表达的范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说、仿写、扩写、续写,让智慧缘于笔端,启迪学生的心智,丰富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实现成长与跨越。笔者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引入经典小古文,学生很喜欢,他们津津有味地诵读,有声有色地模仿;他们不仅能续写、仿写、文配画,还能活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之后,笔者尝试引进拍摄诵读视频、排演儿童剧等方式,让学生兴味盎然地诵读,领略小古文文字的凝练,揣摩人物的形象,体验其情节的精彩,感悟其蕴含的丰富哲理。

笔者还积极引入群文阅读策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在文本阅读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想、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层次。例如,在教学《守株待兔》后,笔者带领学生默读《南辕北辙》,让他们思考文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守株待兔》的农夫错在心存侥幸,想要不劳而获;《南辕北辙》的坐车人是目标与行动相反,也就是说,他们都有美好的愿望,都没有正确的行动。在此基础上,笔者问学生:“你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应该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使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最后,笔者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引导他们由一篇寓言走向一部著作,走向一类文体。

结   语

多彩的语文教学能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引领学生沿着青篱古趣,向青篱更深处漫溯,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进行寻美探幽,使学生通过诵读、学习古文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形成优良的品质。

[参考文献]

黄雅芳.小古文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实[J].教师,2019(11):35-37.

作者简介:陈清(1979.1-),女,福建福清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