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勃
【摘 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从学生时代抓起。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是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同时家庭环境也是促成中职学生完整人格的重要因素。本文将重点围绕现今中职学校法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多方位提升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 法律意识 法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84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是学校德育教学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通过道德与法律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拓展学生的法律知识层面。同时,在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这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对于法的基本认知和自身所持观点的统称。它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两个部分,法律心理是所有人都具备的,是人们对法律的自身看法,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法律心理是自发形成的。而法律思想体系需要后天的学习,在充分掌握了法律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之后所形成的有条有理、逻辑思维结构缜密的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要提升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法律心理层面,第二步则是法律思想体系层面。本文将着重从这两个方面就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做出探讨。
一、现今中职学校在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低
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以文化课程教学为主的学校,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关领域的技能和知识,对于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来说会低于技能知识课程。而道德与法律教學属于文化课程教学,学校和教师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践技能,就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教师对于学校的法律教学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低,往往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课程内容任务,才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教学与培养。课前教师的备课积极性不高,所运用的课件也是随手从网上下载,课堂教学中一般会照本宣科、走马观花地带领学生粗略浏览一遍。教师对道德法律教学课堂的敷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教师会在不知觉中给学生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标:学习道德与法律并不重要。
(二)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缺乏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并未将法律道德教学作为学习的重点内容,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法律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缺乏。仍有部分学生认为自身的日常生活与法律关系甚微。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中职学生来说,能够接触到法律知识的机会仅存于课堂,绝大部分中职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后,会通过不同的途径会参与到社会工作中。进行社会工作就意味着从事经济劳作,经济必然会与法律挂钩,倘若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缺乏,就会在产生经济纠纷的过程中吃亏。
提高对法律道德教学的重视,不仅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许多学生对于违法和犯罪的概念认知上存在偏差,混淆两者的概念,甚至是忽视两者的重要性。中职学生处于年轻气盛好强的年龄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的共性是做事冲动、争强好胜、往往为了抒发一时的愤怒而不计后果行事,最常见的就是打架,青少年因鸡毛蒜皮小事打架斗殴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是部分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表现。
二、提高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探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这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教师要对学生的主观学习动机进行不断培养,从学生的兴趣层面切入,激发学生对于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欲望和探索欲望。如何将枯燥的法律知识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教授给学生,这就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教师要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授课,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典型的法律案例,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复刻,将不同领域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讲到正当防卫时,可以以经典的“昆山龙哥”事件为例,昆山龙为了紧急避险防卫自身安全杀掉了宝马龙,虽然他在主观上有杀人的倾向,在客观上也有杀人违法的行为,但他属于正当防卫所以不构成违法犯罪。教师通过真实存在的案例,将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相较于传统“灌输式”的枯燥教学形式,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学习了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经典法律案例来传授知识点,更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明白相关法律知识。
同时教师的个人教学方式和性格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相比于死板枯燥的教学形式,学生更喜欢诙谐幽默、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倘若教师能将客观死板的书本内容转换成更具有生命力的语言文本,不仅能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选择法律例案的时候也应有所侧重,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切实有关的法律例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
(二)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对于学生法律道德意识的培养重视程度低,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就要从教师层面入手。教师应加强对课堂的重视程度,认真做好课前备课和课后学生能力拓展的功课,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优化课堂的教学方式,不断对课堂教学的形式做出优化和提升。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归纳法律知识,要积极培养学生形成逻辑缜密的思想法律意识体系。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已经建立的错误的法律观念要及时指正,要将积极向上的法律意识观念通过日常的生活及教学传授给学生。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处在中职阶段人格未完全发育的学生来说,更要积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督促学生形成的完备法律意识,不仅仅是学校要努力的方向,同时家庭的成长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家庭成长环境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家长也应该做出积极的响应。
综上所述,培养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家长时刻的陪同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