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宗教和历史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之发展

2021-09-10 07:22杨蕾乔玉芳
西部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气候心理学心理

杨蕾 乔玉芳

摘要:文化心理学是研究文化传统与社会活动对人类心理生活渗透与影响的学科。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是其研究的三种主要形式,跨文化的比较和情境性的研究聚焦在此时此刻,当我们将文化心理等放入历史中,从生态和宗教的视角下看文化看心理,将会得到由文化内在张力带来的心理学上的新发现,依托于文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了心理领域的研究内容,拓宽了其研究领域。

关键字:文化;文化心理学;生态视角;宗教视角;历史视角

中图分类号:B8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4-0151-03

一、引言

美国人类学家罗比特路威曾说过地理和遗传这“两盏鬼火”引诱人们走向了歧途,惯以用地理和遗传来解释文化并不恰当——“地理只吩咐:如此如此的事情是不能有的,如彼如彼的事情是可以有的,他可不规定哪些事情是非有不可的”[1],对于文化的产生偶然之力功不可没,当两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就有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东西。由此可见,并不是只有地理和遗传能完全解释文化,就心理学而言,各研究取向从不同角度对人的行为与心理过程作出了解释,每一套理论体系都有着自己的阐述系统,但如果囿于某一个范式中,往往发生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抑或是作出有限的解释。这时候,不如把眼光从此方投到彼方,从新视角扩展新外延。

心理学中关于文化的研究有三种,即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2]。文化进入心理学经历了从静态实体到动态关联的过程。文化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分别是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一方面,被研究的对象具备着当地的文化特征,当地文化与人的心理行为相联系,在不同文化下形成了不同的心理行为风貌,这被称为文化心理;另一方面,从研究者出发,心理学研究本身就可以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构成了不同价值取向的心理学研究传统和心理学流派,这可以称之为心理文化[3]。起初,主流心理学跟随自然科学的角度试图用普遍的、统一的、一般性的结论来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以西方为主导的主客二元对立模式主导着心理学的研究。因为自然科学的影响,一开始的心理学家希望能把人的心理和行为做拆分做归纳建立起一个明确的标准。在西方主流中的二元对立的条件下,强调非此即彼;然而,印度的宗教观念中,人们可以通过瑜伽,通过自我的修炼达到彼岸的境界;再者,中国文化中,遵从儒术,奉行圣人之言,崇尚中庸之道,体现的是一种非一非二的观念。据此来看,文化对心理的影响意义深远,因此自然科学的眼光不会带来唯一合理的解释,心理学研究中文化因素便不能被排除在研究设计之外。下面本文将从生态、宗教和历史三方面综述新视角下的文化心理。

二、新视角下的文化心理学

(一)生态视角

生态视角不同于纯地理视角,其不是从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为出发点研究文化,而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系列过程中产生的有关心理变量的差异。

作为环境因素的温度,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感知觉,也会影响到该生态系统下语言系统的进化。为了维持身体内的核心温度,热量在体内要达到一个平衡。比如,在寒冷的天气中人们闭着嘴巴,炎熱的天气中张开嘴巴。根据这个过程,语言调节理论(The airco theory of language)认为呼吸道可以作为人们说话时调节热量的通道。发元音时,呼吸通道的口腔部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热量得到释放,但是辅音的发音特点是通过收缩或关闭呼吸通道上的一个或多个点,以此来保存热量。所以许多的辅音发音应该是在寒冷气候中演化而来,元音发音是从温暖的气候中演化而来[4]。根据这个理论,可以推测在寒冷气候中的人们使用辅音发音的频率高于温暖气候中的辅音发音频率,反之。

气候是影响人们生存生活的重要因素,不同气候塑造了不同生活环境,过冷过热的气候会造成当地人的体感舒适度不同,进而产生心态上的不同,如不同气候下人们的性格倾向不同,常言道“北方人更豪爽,南方人更秀气”。之前一般以地域作为人群的划分依据,现在也可依托气候的类型和其影响下的群体心理状态的集群来做划分。气候类型和经济水平高低相互交织,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的需求不同,同时当地的经济水平对此又有增补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了气候-经济模型(Climate-economic Theory),即气候需求与经济的交互对文化对心理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气候条件恶劣但是人均收入高的挑战型地区,人们有能力应对挑战,所以彼此间联系不强,集体主义水平低;在气候恶劣且收入水平低得地区,人们需要加强彼此的联系应对困难所以集体主义水平较高[5]。由此看,生态系统中的气候、温度等因素,与社会环境中其他因素进行交织,共同对心理因素起到解释作用,并且天然地能进行跨文化的比较。

(二)宗教视角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或许是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或许是由于人们对未知的恐惧,抑或是心灵的寄托需要,宗教应运而生,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心理学家认为宗教能带来心灵的净化和精神力的提升,通过一些传统的宗教活动,人们与“更高力量”产生联系。漫长的进化中,传统隆重宗教活动得以简化,或者宗教思想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对人们的一些个性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许多宗教中都有洗礼仪式,通过洗礼表示赦免受洗者的“原罪”和“本罪”。现代人关于洁净、肮脏的认知,本质上同原始人的宗教观念中的思想心灵纯洁无瑕是相一致的,所以人们卫生上的“不干净”也可以象征道德上的“不干净”[6]。比如,当人们做了坏事后,产生的道德情绪会让人有了更高的清洁心理需求。关于身体洁净和道德感的关系,则可用“具身认知”来解释,具身认知认为人的身体经验与自身的认知情感过程相互影响。具身认知强调人的身心联系,身体嵌套在环境中,认知过程又被身体等物理条件所决定。所以,认知、身体和环境三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对清洗这种行为可以象征性地代表洗去罪恶的产生者,以此来净化心灵。

关于中国神话中的具身思想认知更是让文化心理学在宗教领域走得更远。西方神话中的人与神秉承着古希腊文化中的二元论,中国的神话中,人脱胎于神,体现了真正的“天人合一”。而中国独有的“气”论同“天人感应”论一样,则从空间的维度体现出自身状态与环境交互对具身认知的影响。在时间维度上,神的身体“消解”于历史长河中,作为符号象征流传百世,而这些转化为符号、图腾的神之身躯,从另一个层面上又跨越千万年时间,给现世的人以宽慰[7]。宗教视角的引出,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在宗教文化影响下普世性的心理倾向和特定文化下的心理特征。比如,中国人常把求子的心愿寄托于送子观音,家宅平安的心愿寄托于灶神,甚至观音大士的莲座、柳枝都化为了能代表纯洁高雅的意象。

(三)历史视角

一些研究者主张把文化的概念放到更宏观的理解中去,于心理学而言,其可以用两种视角来研究,一是采用假设演绎方法寻求人类行为普遍解释的自然科学模型;二是将其作为人文学科中的分支,运用文化和历史的视角,符号的诠释方式来理解心理学,这是文化科学模型[8]。文化科学模型跨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宏观和微观,非在个体毕生时间中产生的文化差异,也非情景、实验中的文化启动,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更长的时间跨度——历史中去了。关于文化研究,有文化启动和文化对立,目前较多的文化研究采取两种方式,一个从宏观角度比较了文化间的差异,重点在文化如何不同,另一个则探索了情景性的、暂时性的文化表征[9]。但两者都没有涉及历史的视角,现场研究把目光聚焦在了此时此刻,横断研究可以区分群体但不能展示变化,追踪研究可以跨越某一段时间,但是还不足以把文化心理延伸至历史中去,而实际从历史视角看,我们更能发现长期演化的规律和心理的发生发展。

以对异常行为的容忍和社会规则约束力强度为区分标准,可以把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类——对异常行为容忍力低并且社会规则强有力的一类,研究者称之为“紧密型”社会,反之对异常行为容忍力高并且社会规则约束力不强的一类,研究者称之为“松散型”社会。“紧密”与“松散”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其中包括生态、历史、社会、日常情景和心理层面等变量。历史威胁,如疾病、领土冲突、环境威胁可以预测“紧密型”社会的出现[10]。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的应激行为会使当地社会心理发生变化,如疾病多发地人们会更具凝聚力避免人口减少或是感染扩散,蒙受此类灾难较多的民族会更加团结抵御外敌。

在历史视角下,不得不提到一个常见因素——农耕文化。劳作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与自然的不断磨合而发展出的适合自身的维系生存因素之一,耕作的历史伴随着劳动人民的思想形态变化过程。由于水稻种植需要精耕细作,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以土地、水、人为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个体命运与集体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和”与“忠”的概念渐渐形成并变得重要[11]。在中国,种植大米和种植水稻地区的人在认知风格,自我觉知和社会关系认知上都存在差异,与种植小麦的省份相比,种植水稻较多的省份更倾向于相互依靠和整体性思维,也就是说更偏向集体主义[12]。由此,文化进入到了历史,历史中的文化进入到了心理学。

结论

知识的共享使文化产生了多样性,共享的途径与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也生机勃勃,相互交织。通过人类积累创新的文化蓬勃发展,这也启示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文化,从单一文化到跨文化再到多元文化,不同文化在其价值上应是平等的。在文化视角下研究心理学凸显了心理的综合取向学科属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行为和其中规律的科学。因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复杂性。心理学研究需要涉猎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但不局限于人类学、社会学、脑科学等,其中文化这个因素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文化在时空维度上所带来的张力,丰富拓宽深化了心理学的研究。在文化视角下研究心理学也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整合思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丰盛的历史,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带着独有的特色,心理学人更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做出适合本土化心理学发展的研究,置身当下,回溯过去,展望未来,通过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思路的转化,发现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和概念,寻找相应的解释和机制,统筹整合完整的心理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71.

[2]叶浩生.多元文化论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4(1).

[3]田浩,刘钊.从文化心理到心理文化:心理学文化意识的拓展[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Vliert E V D.Human cultures as niche constructions within the solar system[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15(1).

[5]Fischer R,Vliert E V D.Does Climate Undermine Subjective Well-Being?A 58-Nation Study[J].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1(8).

[6]Douglas M.Purity and Danger:An Analysis of 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 Taboo[M].New York:Routledge,1966.

[7]苏佳佳,叶浩生.中国神话中的具身心理学思想探索[J].心理学报,2020(3).

[8]Kashima,Y.Conceptions of Culture and Person for Psychology[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0(1).

[9]Kashima Y.Culture and Psych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Conceptions of Culture and Person for Psychology Revisited[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16(1).

[10]Gelfand M J,Raver J L,Nishii L,et al.Differences between tight and loose cultures:A 33-nation study.[J].Science,2011(6033).

[11]王英.稻作文化与集团意识[D].長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2]Talhelm T,Zhang X,Oishi S,et al.Large-scal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within China explained by rice versus wheat agriculture[J].Science,2014(6184).

作者简介:杨蕾(1992—),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单位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心理学。

通讯作者:乔玉芳(1993—),女,汉族,河南淮阳人,单位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流、人力资源属地化配置等。

(责任编辑:御夫)

猜你喜欢
气候心理学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