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吸引你,我的学生

2021-09-10 07:22樊良刚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樊良刚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师们的追求目标。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还存在一定问题,阻碍着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挖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学生作为设计教学的中心,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造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5.011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科目,也是小学基础性的学科。掌握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是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其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秉持“教书育人”的教育态度,不断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围绕学生的基本学情,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一)倒逼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在小数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能够使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授课的方式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以往的教学做出反思,从而找寻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的策略来提升授课效率,使学生学到更丰富的知识。

(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当前,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新教学内容及方法势在必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情感和学习需求,从而使其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授课方式缺乏创新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被传统教学理念束缚,应试教育思想比较严重。过于关注对学生的知识传输以及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使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被有效调动。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够进行知识的钻研和探索。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存在被动的状态。很多学生在课堂中,过于依赖教师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思维惰性,并不能对学习方法进行创新,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和进步。

三、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思维主观性比较强,在小学生心中只有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才会主动学习。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兴趣来开展教学课堂。

1.创设视频情境。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助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激活课堂活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孙悟空分蛋糕的视频。正赶上猪八戒的生日,唐僧为八戒准备了一个蛋糕。在分蛋糕时,悟空说唐僧吃蛋糕的1/5,自己吃1/6,沙和尚吃1/6,八戒吃1/3。这时八戒生气了,说孙悟空不公平,给自己的最少。孙悟空笑着说:“你真是个呆子!”孙悟空为什么这么说呢?猪八戒的蛋糕真的是最少的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2.创设故事情境。故事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有趣的故事带入到课堂中,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情境,满足小学生的内心情感需求。在学习《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创设情境如下:在大森林中来了一只凶猛的怪兽,怪兽非常喜欢欺负森林里的小动物。有一天小猴子得罪了它,于是怪兽要将小猴子扔到河里。为了表示公平,怪兽决定用抓阄的形式,一张扔一张不扔,结果怪兽将两张纸都写了扔。那么同学们如何保证小猴子能得救呢?

3.创设文化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中,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创设文化情境,实现传统文化和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结合,使得课堂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生动和精彩。例如,在讲解《圆周率》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我们的古代先人究竟是怎样对圆周率小数后面的数字进行计算的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在模课资源的引导下引入刘徽采取割圆术对圆的面积进行计算的故事。在无形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达到理想的传统文化情景的创设效果。

(二)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合作学习是近几年应用比较普遍的教学方式,能够真正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就具体的教学任务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其合作意识,强化其学习成果,提升其知识水平。

1.基于问题探讨。在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强化问题引导,运用巧妙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在学习《运算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就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如,79+35+31,15×9×2。看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有些学生在拿到题目之后,看数字比较简单,直接按照前后顺序进行运算,有些学生在思考过后,运用“运算定律”快速得出了答案。

2.共享学习成果。小學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不足,且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团队的智慧却是源源不断的。在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其各自的学习特点、学习思维,学生可以就学习成果进行探讨,从而实现取长补短的作用,进而实现共同进步。在学生基于《运算定律》知识讨论过程中,针对79+35+31,15×9×2有很多不同的解法。如79+35+31=79+31+35=110+35=145或者写成79+21+10+35=145或者79+21+(31+35)-21=145。对于15×9×2可以算成15×2×9=30×9=270。

(三)实施动手实践,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明确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主动学习意识,动手实践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课前强化学生的知识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前学习往往具备很大的意义,能够使学生更有方向,逻辑更加清晰。为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前体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数学课堂奠定基础。比如,即将要学习《运动的物体(一)》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前预习本节课的知识,并且在生活中寻找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剪下来带到课堂中。同时也要学着绘制2至3个轴对称图形,以此加深对知识的体验感。

2.课中加强学生的数学认知。动手实践对于课堂学习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知识的构建过程,发现知识的规律,从而得出学习结论。在学习《角的测量》一课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们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分别测量A4纸中的角来寻找规律,学生动手实践,很快得出了学习结论。

3.课后巩固学生的理解记忆。在学完课程之后,要注重知识的巩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真正学懂了知识。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合理的课后实践作业。如在学完了“长方形表面积”的知识点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如下作业:小珍要将6盒糖果包成一包,送给她的好朋友。她可以如何进行包装?请你为小珍设计几种包装方式。通过这样的实践作业,能够让学生明白表面积越小,则所用的包装纸则越少。

(四)开展生活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非常广泛,生活中处处可凸显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为此,教师要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五)挖掘趣味因素,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其中包含的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是比较多的。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挖掘趣味性较强的文化内容,使得文化渗透得到实现。例如,在讲解《鸡兔同笼》一课的过程中,文章中主要借助假设法、数据法对问题进行解决。在这时,某位学生提出“假如让笼子中的兔子抬起两只脚,使得鸡和兔子的脚数相等,再运算会不会更加简便。”这一思维是比较独特新颖的。教师就可以趁机引入古代数学趣味问题,如两鼠穿墙、隔壁分银、李白買酒。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文化魅力进行感知,实现传统文化和数学知识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刘佳丽《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