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做好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成了老师追求的教学目标。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和师生之间的互动,都是老师较为忽视的内容,这让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开展遇到了困境。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学生的认知启发,实现对他们的有效教育,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创新,成了推动教育事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必须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兴趣。老师在导入环节要做到以学生认知兴趣为基础,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前导入,为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鋪垫。
我在充分研究素质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发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中的应用价值最为突出。因为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可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另外,信息技术可以让数学知识变得形象,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进行《图形的运动》一课的导入时,我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图形的运动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图形运动过程,并对图形运动有一个最基础的了解,形成应有的基础认知。在此基础上,我还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一些图形的具体运动方式,如,开门时的图形旋转、拼图游戏时的图形平移,还有窗花、中国结等轴对称图形。这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依托生活来完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导入环节的教育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二、开展互动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开展互动学习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充分掌握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知识探究,并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来完成对学生的有效启发,为他们的学习进步带来助力。
在实际工作中,每一次教学之前,我都会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思维水平予以调研,然后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进行知识学习,进一步完成对他们的认知启发。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和平移》的教习时,考虑到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所以对于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运动等知识点,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于是,我为学生布置了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让他们依靠自己的思维水平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通过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感受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实现对他们的有效教育。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老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他们的实际表现进行课堂训练内容的设计,进一步做好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及时给予解答,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避免他们出现思维误区或知识漏洞。
三、设计趣味训练,强化记忆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学习欲望的调动,让学生在互动学习环节中获得进步,必须充分发挥课堂训练环节的作用。通过对趣味元素的有效设计,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由此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促进他们学习进步。
例如,在完成《确定位置》一课的学习后,为了进一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对他们学习热情的激发,我为他们布置了画校园规划图的课堂训练任务。在该任务中,学生要明确标注出每一间教室、办公室以及水房的位置,然后我随机提出:“三年二班在本班的什么位置?”“数学教研室在一年一班的什么位置?”等问题,让学生依照他们绘制出的地图,进行一次以学校为基础的趣味游戏,由此来实现对他们课堂学习效果的考查,为学生的学习进步做好铺垫。
四、布置实践性作业,培养应用能力
布置实践性作业是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为他们设计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生活中去探究和应用数学知识,由此实现对他们数学素质的培养。例如,在完成《圆柱与圆锥》一课的学习后,我为学生布置了制作一个圆柱形笔筒的实践作业。在作业中,学生需要自己寻找一张A4纸大小的纸壳进行笔筒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给笔筒粘贴或画上不同的配饰,但圆柱形笔筒的基础要求不能变。之后我会要求学生将其带到班级中进行评比,由此来实现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考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巩固课堂学习知识。
素质教育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在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需求的基础上,做好教学模式设计,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一定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科学而有效的方式,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并进一步做好对他们的认知启发,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去探究数学知识,由此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由此来完成对他们数学素质的培养,实现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