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凤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着重指出,“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我们总说,数学离不开生活,而生活离不开数据,时代离不开大数据。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想要更好地促进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发展,使得“统计与概率”教学符合时代的需求,只能勤勤恳恳地进行教学创新。
在信息大爆炸、经济平稳发展的今天,统计信息的应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要组成部分。分析问题,即是对数据的分析。它需要小学生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假设,进而分析问题并得出初步结论。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与实践研究中,熟悉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经验储备,有计划有目标地整合数据分析观念与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创设生活情境,储备分析经验
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支撑,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在数学教学中,体会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和便捷度,可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分析的欲望。例如,班级要为六一儿童节准备礼物,有蛋糕、书本、玩偶三种礼物。这类活动课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趣味性较高,本想直接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喜好自由选择,得到的效果却适得其反。通过实践探究发现,需要提前调查班级学生的喜好,形成数据,才能确定礼物的数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在实际问题中有了初步的发展,明确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据分析的影子,数据分析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高效。
提升小学生的数据分析本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实际问题,感受收集数据的需要;其次,带领学生经历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最后,是对数据的偶然性有初步的了解,能从偶然性的角度思考数据分析的结论。
二、积极收集数据,解决数据问题
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匮乏,只有通过实际问题,才能感受数据分析的必要性和数据的偶然性等特点。老师应在课堂中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整理数据,合作探究交流,体会数据分析的思想方法。
例如,在《折线统计图》一课的延伸教学中,老师计划让学生统计前往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跨年的游客数据。老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了小视频,介绍了牛首山2017年的跨年人数。学生不禁感叹:“哇!牛首山2017跨年的景象真可谓人山人海!可是2020年因为疫情几乎没人。”老师顺势提问:“你能猜一猜今年会有多少游客吗?”如果学生提出:“今年因为疫情防控要求,人应该也不多。”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假如不考虑疫情等特殊因素,你想怎么推测?”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得出:“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近几年游客的数据,从中找出规律,推算出大概的人数。”“规律”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如何展示规律成了这节课学生需求所在。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动力,学生讨论得出:“可以通过百度积极搜集2015—2020年六年牛首山跨年游客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排除特殊情况的影响,从折线的走势预测出可能的范围。”在整个课前交流环节中,学生的方案是自己定的,数据是自己想办法收集的,还能排除偶然性的影响,得出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数据的方法。老师只是借助互联网突出了数据的丰富性和收集的快捷性,學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数据收集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剖析课堂案例,感受数据规律
在实际生活中,数据分析最为首要的就是要以数据为根据进行推理和预测,逐渐形成数据分析的意识,培养根据数据来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学生每天统计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连续统计4天就可以预测出第5天到学校的时间。根据数据的一般规律进行的推测和预测不是盲目的,而是以数据为根据的。也许第5天所用时间和前4天有较大差别,因为归纳推理所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比如,使用交通工具的不同、天气和环境变化的因素等,但这种偶然性不能推翻一般结论。相对于之前的学习,归纳推理的这种变通性给了学生更为宽广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感受数据魅力的同时,挖掘数据分析的创新思想。
四、联系生活实际,掌握数据分析策略
学生在归纳推理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只有辨认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发展自身的数据分析思想,才能掌握数据分析的策略。例如,小朵看到游泳池显示“平均水深120cm”,心想:“自己身高150cm,下水不会有危险。”没等老师开口,学生就开始窃窃私语:“说不定有水深2米的地方呢?那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岂不是很危险?”“水是有浮力的,没有一定的技巧很难在水里站稳,120cm的水深也挺危险的。”学生讨论得出:“这里的平均水深只能代表平均水平,可能有的地方比 120cm浅,有的地方正好 120cm,也许最深的地方水深会是200cm,甚至更深,这时候对于不会游泳的小朵来说,就会有危险了。”上述案例的数据分析,能帮助学生避免实际生活中的危险,让学生意识到数据分析的意义,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统计本领、养成数据分析习惯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师要启发学生学会在亲身实践中总结经验,培养数据分析的需求观念,利用分析的数据选择不同的方法,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