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丽
对小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深入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所以,老师必须充分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以课堂知识为中心,确定核心主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以理论知识为中心,向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忽略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及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能力确定教学主题。老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如果想要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自主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在确定教学主题阶段,老师就需指导学生参与主题选定,使学生具有选择性与主动性,进而保证学生能够选择符合自身兴趣爱好的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
如,在教学《我们关心的天气》中,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对各种天气气象进行交流沟通,意识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收集相关的视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制作相关的课件,可以将动画片中有关的天气视频,为学生在课堂上播放。视频中有人物、有因天气原因而发生的事件,这样小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各种天气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相比较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可以明确天气这一概念,能够清楚天气都包括哪些现象。然后,老师可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二、结合主题,开展分层次教学
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所包含的内容复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保证同步。要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使不同层次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老师要充分以学生为中心,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运用思维导图。
如, 学习天气知识时,在学生对天气气象有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加深其对天气气象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对天气变化的影响,使学生可以更加丰富思维导图的制作内容。每个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同,想法也具有差异,所以,老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充分体现自身的能力。相比較于统一设定学习目标,分层次教学完成思维导图,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制订计划,实施分组教学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还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新课改环境下,分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思维导图,可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不仅学习理论知识,也能在实践中创新思维,对科学知识有更深入的认知。
如,学生在学习“植物”这一知识点时,老师首先为学生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分支包括茎、叶、花、果实,将这一思维导图提供给学生。每组学生4~6人,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各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去收集资料信息,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各组成员要科学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体现自身的价值。各组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绘制出自身对植物不同的理解,然后将所有信息综合,再选出一个学生进行阐述。完成教学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各组学生在阐述完本组的思维导图后,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分析本组的思维导图与其他组的思维导图之间的差异,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保证基础理论知识的扎实性,也能促进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
小学科学课堂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有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日后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