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大学(1922—1927)的阶级教育探索与实践

2021-09-10 07:22王龙韵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上海大学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王龙韵

摘  要:上海大学是一所由国共两党共同创立的文科大学。办学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派遣优秀党员任教使上海大学成为一所党领导的大学;通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的课程内容使无产阶级理论深入人心;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无产阶级生活坚定学生无产阶级立场,使其最终投身于工人运动和革命之中。上海大学在我国民族运动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为中国共产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大学的阶级教育探索实践,对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上海大学;无产阶级立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7-0078-04

1922年10月,上海大学由国共两党共同创立管理。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上大坚定地站在了无产阶级阵营,甚至被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称为“赤色大本营,是煽动工潮、破坏秩序的指挥机关”[1]。不足五年的时间中,上海大学由一座国共联办的大学变为“赤色大本营”,来自全国各地、出身、经历皆各不相同的上大学生均不约而同地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党在上海大学开展的阶级教育无疑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思考的,其经验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有重要意义。

一、共产主义者到学校中去

上海大学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2]。革命精神与革命理想深植于上大学生骨血之中,然其对于具体何为革命、如何建国却全无方向。中国共产党抓住这一绝佳时机,派遣大量共产主义者到学校中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阶级教育实践。

中国共产党通过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指派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邓中夏、瞿秋白等在上海大学任要职,掌握学校管理权。上大时任校长于右任因个人事务繁忙基本不参与学校管理,而真正主持学校工作的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邓中夏和瞿秋白,邓中夏任校务长,主管学校行政工作,瞿秋白任教务长,主管学校教学工作。

中国共产党安排大批共产主义者、左派人士于学校任教,使左派人士成为学校教员的大多数,掌握学校话语权。“该大学之大部分教授均系公开的共产党人,彼等正逐渐引导学生走向该政治信仰”。当时许多知名的共产主义者如蔡和森、沈雁冰、萧楚女、恽代英等均有在上海大学的任教经历,他们将共产主义带入课堂并深受学生的欢迎与喜爱。而学校中的右派分子陈德征等因引发学生强烈不满,最终相继离职,左派在上海大学内逐渐取得绝对优势。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大学抓住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群体,让拥有无产阶级立场的教员数量不断增多、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念深入上海大学的每一个系别,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言传身教影响每一位上大学生。以共产党人为主的教师团队在课程设置、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为引导上大学生树立无产阶级立场创造了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到课堂中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理论的学习则是树立正确思想的关键。为引导上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上海大学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式构建上都做出了特别的思考与设计。

在课程设置上,此处以学生人数最多的社会学系为例展开分析。

表1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课程表

第一,开展通识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除社会学、社会问题等社会学系应有课程外,上海大学还开设了法学、统计学等课目,旨在让学生广泛而全面地了解社会科学的一般原理。此外,了解各个国家的历史与现状、了解不同的学说思想,也为学生自身的思想碰撞与转变提供契机,只有在碰撞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之正确,坚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可以救中国的信念。

第二,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课程表中虽未直接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等字眼,但实际教学中涉及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内容。如瞿秋白开设的社会学是讲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蔡和森所授的社会发展史的主要内容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许多老师均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作为教材展开讨论。而在关于历史和社会问题的内容中,对于工人运动、阶级运动等也多有提及,十月革命、巴黎公社更是重点内容。故而,有学生在回忆录中称上海大学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学府”。

第三,關注社会现实问题。上海大学专门开设了社会问题课程,研究社会中实际存在的现象与问题,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劳动、农民、妇女等社会相对底层群体的生活。让尚在校园的学生深刻了解无产阶级受压迫的现状,体悟到无产阶级之先进性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之不可调和。

上海大学还通过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启发与讨论。学生在启发中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在讨论中思想碰撞,尝试解决问题,并不断深化对于理论的理解,提升理论层面的认识,逐渐树立起无产阶级立场和解放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

三、学生到无产阶级中去

上海大学之所以能够让学生将习得的理论变为实践,树立起牢固的无产阶级立场并最终投身于革命之中,与上海大学所处的环境、自身构成以及当时上海频繁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等不无关系。

上海大学最初建立于闸北青云路,1924年搬至西摩路。闸北区是当时上海的工厂聚集区,有百余家工厂,其居民主要都是工厂工人,曾发生过多起工人运动。而西摩路则靠近公共租界,环境清幽,位置优越,居民多为社会中上层人士,其经济发展也是以商业为主[3]。青云路工人阶级的底层生活与西摩路社会名流的上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大学生直面了社会的不公与无产阶级的苦难,而闸北区的工人运动也在上大学生的心里埋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种子。

学生构成方面,多数学生都与无产阶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从经历而言, 有“本市的中学教员,失业、失学的青年和工厂的职员”[1];从政治立场而言,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占大多数;从学习生活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之余在报社、学校、工厂进行兼职。由于校园中思想先进的同学是占大多数的,那些既未从事过劳动也未接触过无产阶级且思想较为落后的学生,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也会不自觉地接受无产阶级理论。

1924年4月,上海大学开办平民学校,实际到课者有三百六十余人,均为社会底层平民,大多是不折不扣的无产阶级[4]。当时上大学生同平民学校的学生共用一个校舍,且因学校经济状况困难,有许多上大学生到平民学校任教。一方面,他们与平民学校的学生们朝夕相处,对于无产阶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情;另一方面,平民夜校教材所选内容以无产阶级理论为主,如课文《劳动者底觉悟》《贫民的哭声》等,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不断深化自身对无产阶级理论的理解。

伴随着平民学校的发展,部分学生开始自发开办工人学校帮助工人,同工人和工会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他们一面进行学生运动,宣讲马克思主义,一面积极配合上海工人开展反抗资本家的斗争和罢工运动。到五卅运动前后,即便会遭受牢狱之灾甚至献出生命,上海大学的学生仍然奔走在五卅运动的第一线,“捕房以暴力压迫我们,而我们同学仍是继续着演讲,不但毫无惧色,反而勇气加倍”[5],因此,“首先为国捐躯死于南京路的何秉彝,是上大的学生。领导各队到租界上演讲的多数队长,是上大的学生。捕房拘押援助罢工的大部分人员,亦是上大的学生。”[6]上海大学的学生最终在斗争中用鲜血染就五卅运动的一面旗帜,在中华民族运动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四、结语

从最初的革命理想与革命热情,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再到走进无产阶级走上街头,最后走入革命的洪流,上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树立起了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大学阶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也为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诸多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党员教师、党员学生以身作则,帮助其他普通同学学习无产阶级先进思想;打造精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发展,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腾霄.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資料丛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 黄美真. 上海大学史料[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3] 苏智良. 上海城区史[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4] 黄美真,张云,石源华. 上海大学史略[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02):103-113.

[5]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五卅运动史料[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徐畅,魏坡. 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中共早期在上海大学的实践[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0(01):38-46.

(荐稿人:向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上海大学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谢文利作品
韦萍作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