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喜阳 李泽辉
摘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和支撑社会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与要求。本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双创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出了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专业教育高度融合,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开放协同平台,最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现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097
随着技术的变革与进步,创新与创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产生深远的影响,知识促进经济的发展,以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基础。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智力支持。高校在培养目标上要注重创新发展思路,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使命和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概述
(一)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理念不清的现象
1947年,哈佛大学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这被认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端,也被称为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行业的模板。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我国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理念不清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情况。第1种是过于重视创新的教育,这种主要是倾向于书本方向的理念性质的教育,在教育当中过多的追求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教育的通用方法的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育所带来的实用价值以及应用性。而另一种是过多的追求创业这一教育,这一教育方式主要是鼓励学生们进行自主创业,过多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所带来的使用性及价值性,而却忽略了相应的概念以及具体可行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会导致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失败。
(二)学生创业意愿不强,参加创业实践的热情不高、创业率低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是以课堂讲授的形式开设,学生仅仅将创新创业教育看作培养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完成。学生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方式认同感不强,参与高校开设的讲座和通识选修课也是为了满足完成教学计划要求的学分。学生普遍认为:课程缺少与实践的结合;没有创业环境,创业与自己有一定距离,毕业后创业不是第一选择;创业面临的困难集中在资金短缺、经验不够和缺少资源三个方面,即使有专业优势,但也不具备创新能力等各类问题,这样的创业创新教育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开设的课程无法达到良好效果。
(三)创新创业意识淡薄
面对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受就业观念影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存在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创新创业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一是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大部分学生就业的价值取向没有根本转变,很多人仍然把就业的目光盯在国企、事业单位。他们的职业定位在于稳定舒适、不愿承担创业的艰辛和风险。
二是缺乏创业内驱力。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缺乏能动性和主动性,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过分地依赖自己的家庭和学校的就业资源,长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创业的心理准备和驱动力。
三是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少数学生有创新创业意愿,能够善于创新、积极钻研,动手能力也较强,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参与到学校的创业孵化园中,但都基本上是快递物流、打字复印、教育培训等低赛道项目,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的较少,具有专利技术和特色研发的更是稀缺。
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 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通过一定的“双创”知识传授,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1]。教育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少数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而是全体学生。高校要彻底改变已有教育模式,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念,坚持育人为本,科学定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从表面化、功利性向渗透性、普及化转变,真正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障。
(二)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高校开展的“双创”教育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忽略了人才培养,并没有真正把“双创”教育纳入高校育人体系中[2]。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或者是上几堂课、听几次讲座就可以实现。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而不是变成毕业前的“临门一脚”。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加紧密结合,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专业教育目标体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之一;要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最新的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等内容,实现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教育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三) 要组建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们在创新创业教育途径当中的引路人,教师们在教育当中的作用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各大高校应该主动的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同时还要注重对于现有双创教育人才的培训工作。此外,教师们也可以与企业联合起来,优秀的企业家也可以进入到教室当中,为学生们传达自己的经验。同时教师们也可以走入企业,将自己在企业中的感悟以及经历凝结成自己的教学内容,形成独特的教学方式。
三、结语
总之,要提高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社会需求是导向、学校教育是支撑、个人能力是核心,需要多方合力,多元发展,共同促进大学生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張瑞林,李林,刘春宇.市场营销本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以学科竞赛为平台[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37(2):25-28.
[2]林丹萍,董海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5):24-27.[3]杨秋玲,唐小洁,黄高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18).
[4]王珊珊.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为视角[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
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