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和童话“本”不同

2021-09-10 07:22陆海芳
格言·校园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寓言要素童话

陆海芳

寓言与童话都是故事类文体,然而两者“本”不同,即两者定然有各自不同的教学价值。教学实际中,教师对寓言和童话之“本”,即两者各自鲜明而独有的教学价值的把握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和盲区的。

笔者与另一位教师分别执教了《成语故事》和《巨人的花园》这两篇课文,恰好一个来自寓言,一个是童话故事。透过具体的课堂样本,得以一窥寓言与童话在同一故事领域的不同魅力。

一、找准故事结构之“本”

我们要充分地、完整地读懂故事结构。寓言的故事结构要抓得精准,概括得简洁,所谓“要言不繁”,童话的故事结构要抓得清晰,概括得全面。这需要进行结构化阅读。

(一)结构化阅读分析出不同的故事结构

结构化阅读,在于从课文整体和写作意图出发,按图索骥读懂课文逻辑线索,找出课文特定的起承转合的语言表达形式,即语言支架。这种阅读方法,从故事的全局和主旨出发,去推断和推测故事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和提炼核心关键词。我们可以用这种结构化阅读法,清晰明了地分析出寓言和童话的故事结构。

《成语故事》包含《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三个成语故事,前两个成语故事都是来自韩非子著作的先秦寓言,组合成版块进行教学。《巨人的花园》是根据王尔德写的《自私的巨人》改编的童话。“花园”是故事的一条主线,“巨人”对待“孩子”不同的态度和孩子的不同表现则与主线交织,使得“花园”起伏变化。寓言短小精悍,语言简练,童话丰富生动,情节起伏,往往是双线或多线交织,用结构阅读法可以找出各自的故事结构。

(二)不同的故事结构就是不同的逻辑线索

结构化阅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故事中的逻辑思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同的故事结构就有不同的逻辑线索,在教学寓言或者童话时,故事结构之“本”——即这个逻辑线索找得准、清、全,不仅能帮助教师找到教学的“入口”或者“突破口”,还能很快梳理出教与学的思路,使学习事半功倍。

(三)不同的故事结构决定不同的价值取向

寓言故事结构中的关键节点一般是人物所做的事,表现为典型动作、典型语言或典型场景,夸张放大了滑稽感,因此寓言更为夸张,更多在于讽刺现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童话故事结构中的关键节点是人物心灵的感受,精神受到的启迪。因此,童话更多想象,更多是向往未来,蕴藏着生活的真谛……

找出了不同的故事结构,就能发现寓言和童话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意味着寓言和童话教学的展开有不同的路径,两者的出发点和归宿地是有所不同的。

二、找准语文要素之“本”

教学价值在教材中表现为语文要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教材中的具体呈现。在“每一篇”中,语文要素以各自特定的形式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每一篇”的语文要素显性地包含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以及隐性地内含在教材的文本语言和语言的文化语境中,我们可以通过显性和隐性两条线索来找准语文要素。

明确了寓言和童话各自语文要素的具体呈现,进一步分析指向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可以发现是有不同侧重的,比如:

“语言建构与应用”:《成语故事》有明确的要求,即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而《巨人的花园》,要求“多读几遍”。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成语故事》要求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的意思,这是要培育学生思辨能力;《巨人的花园》,重点要求从课文中从语言的召唤结构处展开画面想象,以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可见寓言与童话在思维能力发展与提升方面有各自的重点。

要发掘寓言与童话各自应有的教学价值,就要走从“语文要素的显性体现”及“语文要素的隐性内含”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的必经之路,使教学价值清之又清,透之更透地了然于教师心胸。

三、找准阅读策略之“本”

从“教师的教”转向“为学习的教”,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试点。因此,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使优质的学习具体、显性、真正地发生并能够得以证明。那么,寓言和童话的学习,就在于学生怎么去获得故事结构,语文要素这个“本”。

从寓言和童话语文要素的探寻,我们发现两者在思维发展和提升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呈现是不一样的。

(一)寓言的主要教学价值在于思维培育。

寓言故事本身带有较强的思辨性,意味着寓言比其他体裁更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够给儿童的思维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

在这片思维的土地上,对真实事件的夸张和变形,利于培育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寓言的理是生活中的理,用说理的故事本质上是生活的一個缩影,必有类型化特点,比如《自相矛盾》,生活当中必定还存着像楚国人这样言行前后抵触的人,《滥竽充数》,生活中也必定还存在南郭先生这样混在行家里冒充有本事的人,或者以次充好的事情,学习中联想到生活中这类人和事,利于培育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在领悟寓意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寓言中的典型语言、典型动作、典型场景,对类型化物象、事象的联想,自发建构,于是便上升到理性思维阶段,这一过程就利于培育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因此,寓言文本教学的主要价值就在于让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这一语文核心素养。

(二)寓言的主要阅读策略在于探索性阅读。

在寓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往往会采取表演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试图让学生能更容易地领悟寓意,其实这不是寓言教学最适切的教学策略。对于包含着丰富的思维养分的寓言文本,探索性的阅读策略更能带领学生深入语文思维的丛林深处。比如《自相矛盾》中,对于楚国人如何一步步产生“矛盾”的,通过前后互相关联的探索性问题串,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故事中的楚国人可笑在哪里呢?先来看看楚国人怎么夸口的。

▲(指屏幕)刚才他是这样推销自己的盾,读——现在又是这样推销自己的矛,读——你们发现有什么问题吗?

▲那真要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会怎么样呢?

▲楚国人该怎样推销自己的矛和盾,既不矛盾,又能夸赞矛和盾使别人不会质疑呢?

教学中用四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组成探索性的问题串,带领学生“披荆斩棘直捣黄龙”——直击产生自相矛盾的思维核心即同时既夸自己的矛“什么盾都能戳穿”,又夸自己的盾“什么矛都戳不穿”,这就使学习围绕实质和本质,学习的过程成为智慧的对弈且快而准。

猜你喜欢
寓言要素童话
时装寓言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