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能源工业发展的历史调查

2021-09-10 05:43郑垚成文忠张梦笑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太原发展

郑垚 成文忠 张梦笑

摘要:本文通过对太原市历史上近现代工业、能源化工工业布局到成为遗址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棕地整治、开发再利用的建设性措施,阐述了“工业景观”、“城市记忆”、“人文地标”等观点,规划出太原市未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旅游圈设想。该文是课题“晋阳湖畔百年职业大学人文地标 与共生环境双重价值的设计与研究”的主要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太原  能源工业  发展  历史调查

太原有着5000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古代太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在清代时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和“二五”期间,太原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由于城市用地的扩张,原先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工业用地逐渐成为城市中心地帶,土地价值上升和工业污染治理等因素也导致工业用地面临再开发。工业遗产及地段见证了太原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进程,作为传承城市历史脉络的重要载体,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已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太原市近现代工业、能源化工工业布局

太原的近代工业发展在阎锡山执政山西时期就已初具规模。1892年投资创建的太原火柴局是太原近代工业之开端,随后创立了太原机器局、山西省工艺局等官办企业和电灯公司等。1911-1937年间,是太原近代工业的大发展时期。从1937年太原沦陷到1949年,太原城市遭到破坏,建设活动基本停顿。解放后,作为首批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太原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 “一五”时期,在全国 156 项大型骨干工业项目之中,选址建厂于太原的工业企业共11 项。

太原市是个盆地,当时“城内或城市中心很小”,工业布局大致是“依(西)山、界(汾)河、门(郊)外”六字方针。 “一五”和“二五”期间,太原扩建、改建企业多集中在城北地区,新建企业多集中在河西,还有一些重要企业零散分布于城市中心区。除改建扩建解放前已有的工厂外,主要新建了太原化工厂、太原化肥厂、太原磷肥厂、山西纺织厂、太原第一热电厂、第二热电厂等28个大型企业。1961年,太原城北工业区、北郊工业区、南郊能源化工区(广义也称,河西南部工业区)、河西北部工业区、河西中部工业区、河西南部工业区等已初具规模。太原市一时被誉为“重工业之都”,服务于华北、全国,为全国经济发展出尽了力,毫不夸张地说,是“刨了祖宗、累了子孙”的贡献!

应该说,阎锡山时代的工业发展是太原近代史上重要一环,奠定了太原工业发展的基础,给山西带来了近代工业文明。“一五”和“二五”时期的工业建设代表了当时中国工业的生产发展水平,真实记录了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 建设的政策和实践成果。太原的工业企业作为历史发展中重要部分,已成为特定时期的社会缩影,并且对当地居民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

二、太原市化工一条街、西山能源工业片区

太原市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随着国企体制改革、城市扩建、环境治污三大进程的强有力、持续推进,河西工业区,特别是南郊工业区、西山能源工业片区,这些曾经为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煤炭、化工、电力重型企业,又因粗放性增长导致的产业层次低、环境污染严重,成为了制约太原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有人戏称,从晋源区的太原化肥厂起,一路“北上”到太原第一热电厂、太原化工厂、太原制药厂,为“化工一条街”、“发不了工资一条街”、“污染冒烟一条街”,如果沿现在的西中环继续“西下北上”可以与西山能源工业片区进而与北郊工业区连城一片,其中除个别二三个国企还有效益,其它无一例外的改制转产、停产歇业、搬迁退出,填埋覆盖,昔日的高低不同、胖瘦不等的标志性建筑---烟筒,都孤单矗立或轰然倒下了,厂房空旷无人、厂区杂草丛生,地上堆场地下坑道急需治理,过去的灯火通明一夜之间成为了“城区文物”、 “工业遗址”或“工业遗产”。

这些曾经辉煌的工业厂区面临拆除、改造,然而太原市大量工业建筑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结构坚固,使用时间不长,部分建筑空间高大灵活,适应性较大,通过功能置换或改造,便可投入使用。改造再利用比新建可减少主体结构及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而且建设周期较短,具有十分突出的环境资源价值。高炉、水塔、轨道等构筑物、设施 设备都可以进行再利用,可减少资源的消耗、 减轻建筑垃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而许多采用整体拆迁的工业用地,大都是推倒重来的方式,开发住宅或商业楼盘,一些有价值的工业建筑在工厂转型过程中被彻底拆除,大量有关太原工业发展的珍贵档案也在这一过程中流失,一代人的记忆就这样“断层”了。

三、太原市棕地改造与再开发

棕地(Brownfield sites)是指那些在重新开发与再利用过程中存在或潜在存在环境危害的用地。美国颁布的《综合环境响应偿与责任法》(1980)中对棕地的定义为:“由于已经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物质、污染物,而影响其扩展、再开发和再利用的不动产。” 2004 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出关于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的通知,要求在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对场地进行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实施必要的修复。2008-2009年山西省和太原市两级政府共同推动西山地区综合整治的重点工程,就棕地污染治理与环境整治出台政策文件,开展污染土地评估和环境污染治理。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不仅能够优化工业用地的空间环境,改善城市形象,而且在改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太原大面积的工业遗产地段面临功能调整,如果仅仅关注土地价值、 简单地大拆大建,不仅会失去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 而且还会错过利用工业遗产这种潜在资源进行地区振兴与重塑的机遇。应该避免采用单一市场方式批租工业遗产地段,鼓励由单纯的商业开发、居住开发向以文化设施为重点的方向转换,鼓励工业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展览教育等相结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焕发生机和活力。对太原那些规模较大工业地段,应鼓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通过生态修复等手段进行棕地环境治理,维护区域生态多样性,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晋阳湖片区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开发

晋阳湖片区沿旧晋祠路(现为晋阳大道)分为东、西两侧,随着西中环路的建成、西中环南延工程的完工、晋阳湖公园(一期)开园运营,晋阳大道东边已基本改造完成,下一步是晋阳湖湿地公园(二期)地段与西边工业遗址的修复改造,主要是太原化肥厂、太原第一热电厂作为工业遗产、工业景观的修复改造。

这种环境与生态的整治工程不仅需要重点保护若干代表性建筑,还应综合考虑功能调整与土地优化,鼓励结合城市地方特点探索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不同模式;从而解决这一地区由于产业的衰落带来的就业、居住和污染等诸多方面的难题,赋予旧的工业基地以新的生機。

最大的特色是强调工业文化的价值 ,体现出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保护与 利用的理念和对策:首先,废弃场地上遗留的各种设施 ,具有特殊的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和技术美学特征,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见证,将其予以保留并作为遗址景观中的主要构成要素;第二,对原整体布局骨架结构 (功能分区结构、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 )以及其中的空间节点、构成元素等进行全面保护;第三,通过对场地上各种工业设施的综合利用,使景观公园能容纳参观游览、体育运动、表演 、体闲、娱乐等多种活动人群 ,实现城市记忆功能与游览参观经济价值。

比如,有着工业痕迹的 “博物馆模式 ”之称的,在太原化工厂内有一座类似 “望远镜 ”形状的“造粒塔”,代表了前苏联的建筑风格,目前全国只保留了这一座 ;太原化肥厂内还有一条合成氨的生产线,国内也是仅此一条,代表了当时合成氨制造的世界先进水平。这些东西都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应当完整地保留下来 ,向公众全面展示有关工业生产的组织 、流程 、技术特征 、相关设施 ,映射工厂的历史发展进程 ,即使部分构筑物被赋予新的使用功能 ,但工业生产的痕迹要看得出来,不应遭到破坏。2001年工业遗产在 《世界遗产名录》 中占有一席之地。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 、建筑学及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是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把工业遗产称为 “城市名片”。

为了充分尊重和利用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留住太原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市政府决定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厂房及生产设施完好保留,变身工业遗址园区,让人们在休闲游玩中触摸历史,接受工业科技教育,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晋阳大道西边的太原化肥厂、太原一电厂将以工业遗址、城市记忆、历史教育、科技普及的工业遗产的新面貌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五、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区的价值

晋阳大道东边就是晋阳湖公园与湿地公园。虽然金胜、董茹两村整体拆除了,但太原化肥厂、太原一电厂、太原磷肥厂等单位的职工宿舍面临着数十万人口居住地的拆迁安置,这中间还“屹立”着一所学校,即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1955年创办的太原电力技工学校,1979年复校为山西省电力学校,1984年升格为太原电力学校(中专),2004年升格为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太原电力技工学校是伴随着对门的太原第一热电厂的诞生而诞生的,是当时一电厂的用人用工培养基地,当然号称华北第一人工湖的晋阳湖也是伴随着对门的太原第一热电厂的诞生而诞生的,是昔日一电厂的热力循环水库。

电力学院历史上,现在与将来,为一电厂、为全省乃至全国输送大批电力专业人才,该校矢志追求“晋阳湖畔百年名校”,在未来湿地公园建设中将推倒围墙,建设绿色智慧型校园,建设“晋阳文化长廊”与晋阳湖衔接,建设“电力博物馆”与对面公园遗址景观呼应,在美丽晋阳湖公园、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中“矗立”起一座电力高等学府并成为一道风景线与人文地标。

随着太原工业遗址园区的建设,太原晋阳湖公园、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与明太原县城的保护与恢复,与晋祠、天龙山、龙山、蒙山等景区连成一片 ,打造出龙城文化旅游品牌,实现从工业经济到体验经济的华丽转身。

六、结语

太原市目前保留有阎锡山时代、“一五”和“二五”时期的工业遗产,但由于其价值未被充分认识、缺乏依法保护等原因,许多工业遗产建筑遭到拆除、废弃或不当开发。太原应吸收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完善的工业遗产保护法规和再利用的鼓励政策,促进棕地的综合环境治理和功能再开发,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棕地整治再开发等工程项目,融入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实践体系之中,积极改善南北郊、西山等老工业地区的生态环境,全面复兴城市文化和社区活力。

参考文献

[1]周岚,宫浩钦.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困境及原因[J].城市问题.2011(07):49-53.

[2]张春祥,王富华.太原工业结构布局探析[J].城市研究.1997,(05):12.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1

猜你喜欢
太原发展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太原清廉地图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人造太原
除夜太原寒甚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