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纯航
摘要: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社会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它不仅能节省占地面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还是城市发展的一道标志。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特点,并主要从施工技术要点和应用两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帮助高层建筑的施工人员掌握这一技术,并为其日后施工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浇筑技术
前言
高层建筑项目的增加和发展,对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合理地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高层技术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特点
与普通结构混凝土进行对比,大体积混凝土主要具备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混凝土的使用量大,导致自身体积较大,而且整体厚度偏高,对框架方面要求更加严格。第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反应更大,极易出现内部温度高和内外温差大的现象,这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第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含钢量较低,會受到更大的拉应力,所以在对凝固力和强度提升的同时更易发生裂缝问题。第四,大体积混凝土在用于埋设地下作为建筑的基础结构时,需要更强的防渗透能力。第五,大体积混凝土相比于普通结构的混凝土,因为需要防止裂缝问题的产生添加外部溶剂或者设置冷却水的管道,所以会具有更强的温度控制性。
2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应用
2.1建筑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模板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模板的支撑作用下,既能够保证作业者的人身安全,还能对混凝土的所需凝固状态加以引导和控制。这需要作业者严格根据施工方案中的尺寸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模板建设作业。另外,建筑模板还会承担混凝土自身的重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全部人员和设备的重量,因此需要保证混凝土不会出现渗漏或者变形的状况,才能确保建筑模板的完整性。在搭设脚手架之前,还需要提前进行科学细致的规划,保证脚手架的承重能力高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承重负荷。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支撑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并且及时向易干燥的模板洒水,保证铸模过程的湿度要求。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选用钢材料或者胶合板作为建筑模板,在建筑模板制作之前,需要对模板表面进行彻底地清理,保证其整洁度。
2.2材料控制技术
在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注意对材料进行控制,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二是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从大体积混凝土材料质量方面来看,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保证材料的混合均匀,进而保障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工程质量要求。不同建筑位置和结构,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也不相同。对于混凝土的柱结构来说,需要降低水泥和灰土的比例,提高砂石量的比例,并调整粉煤灰和外部添加剂的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从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来看,需要及时注意碎石时的浇水量,并提供良好的通风,防止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
2.3浇筑技术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施工时,需要对浇筑的多方面技术进行控制。首先,在开展浇筑工作时,一定要认真遵守浇筑流程,根据核心墙、柱、梁等一系列顺序精确地进行。通常在浇筑时,浇筑体结构的厚度控制在4.9厘米左右,高度控制在45厘米左右,时间间隔大约为两个小时左右。在对柱结构浇筑时,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钢丝网的位置和数量。在对梁结构浇筑时,按照斜向分层、层层递进的方法进行,并需要注意梁的坡度问题,控制在混凝土预搅拌流淌坡度的六分之一左右。其次,浇筑过程需要分一次浇筑和二次浇筑,在两次浇筑的凝固前都应将表面刮平,并用抹子按压紧实,这样有利于保证浇筑结构的整体质量优良。最后,在对建筑主要承台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通常选择上下分层的方式。在下层浇筑时,需要认真注意表面设定高度的差异,这样通过促进上下层的连接,提升混凝土的紧密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混凝土抗缩性能,提升裂缝的处理技术,并为后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打下良好基础[3]。
2.4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高层建筑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先对搅拌机的出料口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形成能够自然流淌的坡度,防止混凝土堆积;在混凝土刚离开出料口后进入全面振捣过程,振捣上层时,控制插入深度在5厘米左右,在分层浇筑是要避免产生施工缝隙。而且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将振捣部分的界线划分清楚,防止出现“三不管”区域没有完全振捣问题的发生。在浇筑振捣的预埋部位时,为了避免管道受振捣的影响而产生偏离,需要先调整管道,令其在混凝土下方20厘米左右的位置,振捣完成后再经由振捣器从管道两侧均匀、对称地向底部输送材料,保证砂浆和混凝土在管道缝隙中充分均匀地填挤,然后才能继续进行其他浇筑工作。
2.5温度的量测与控制技术
温度的量测与控制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中非常关键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对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进行量测。工作人员将测温仪器放置在在提前计算好的标记位置,并保证测温仪器和混凝土间的连接紧密,这样才能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试的意义更加全面、完整。在对混凝土结构温度的控制时可以利用一种循环冷却的系统,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发生问题,从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要将混凝土结构表面与环境的温度差控制在8摄氏度到10摄氏度之间,将混凝土结构表面与内部的温差差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并通过洒水养护、保温保湿等方法混凝土的温度升降速度进行严格控制。
2.6养护技术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一系列相关的养护工作,尽量降低结构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并保持铸模过程的湿度,提升结构的强度,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会在浇筑混凝土的表面铺设一层塑料膜,如果环境温度低,还会铺设防寒垫,如果环境温度较高,要在表面铺设草席并进行洒水。这样既控制温度,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湿度,防止出现开裂问题,使建筑更加安全可靠;在炎热的夏季,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人员要采取洒水养护措施;但是如果外界温度低于零上5摄氏度,要停止进行浇筑工作。工作人员要随时注意混凝土结构内部和表面温度差,并妥善控制循环冷却系统,注意水流量与进水的温度,保持混凝土结构内部和表面温度差低于25 摄氏度。通常情况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能低于两周,如果实际情况特殊还需要延长养护时间[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需要技术施工人员认真掌握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点,还要学习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应用,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高层建筑的人身安全,有效减少大体积混凝开裂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洪亮.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1):43-44.
[2]陈哲.试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决策探索(中),2018(10):31-32.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市 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