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娱 徐敏 康子明
摘要:目的 观察在矫正小儿较高散光方面运用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研究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严格的筛选,从本院眼科中选择56例较高散光小儿,均应用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对小儿视光进行矫正,观察佩戴前、后效果差异。结果 佩戴后小儿的视力明显高于佩戴前,小儿的屈光度、偏心量等明显低于佩戴前(p<0.05)。结论 为较高散光的小儿佩戴合适的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能够对其散光问题进行有效地矫正,改善视力水平,降低散光导致升高的屈光度、偏心量,可推广。
关键词:较高散光;小儿;环曲面;角膜塑形镜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5-053-01
引言:
据统计,小儿近视中发生散光的几率约为34%,如此高的发生率让眼科医生对小儿散光的治疗更为重视[1]。临床对于该病的常规治疗是佩戴框架眼睛,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小儿眼轴的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小儿患者选择佩戴角膜塑形镜治疗,有效减少了眼轴增长率。然而,佩戴角膜塑形镜容易发生镜片偏位的情况,对于较高散光小儿患者来说,这种情况可导致医源性散光,进一步降低小儿视力。为了提升角膜塑形镜定位功能及适配范围,本文对环曲面角膜塑形镜的应用及效果进行了研究,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择的56例研究对象均为较高散光小儿,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眼科诊治,且在本院诊治前未佩戴过角膜塑形镜,来本院后采取佩戴环曲面角膜塑形镜的方式治疗,患儿家属了解此次研究有关事项,愿意参与,排除角膜塑形镜佩戴禁忌症、合并其他眼病、中途转院治疗、资料不清晰或者不完整等情况。2019.6-2021.3眼科门诊有高散的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患儿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13岁,平均(10.31±0.02)岁,近视程度在-1.00至-5.50DS间,散光程度在0.33至0.13D间。
1.2方法
根据每位小儿具体情况为其佩戴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治疗:①塑形镜类型:型号为Lucid,镜片的反转弧、定位弧以及周弧等均是环曲面设计,且氧透过率达到100%。②选择镜片:根据e与角膜地形图散光分布情况选择:e>0.7:AC≤FK-1.0;0 6 1.3指标观察 小儿佩戴塑形镜前、后的视力水平、屈光度、偏心量等。 1.4统计分析 将医生记录的各项研究数据分类,用SPSS20.0统计,本研究所涉指标均为计量资料,以()代表,t检验,p<0.05表示对比的数据间差异显著。 2、结果 佩戴环曲面塑形镜后,小儿的视力相比佩戴前明显改善,偏心量、屈光度明显降低(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眼科验配技术也在逐渐提高,近年来,安全、有效地角膜塑形镜在小儿近视方面的治疗得到了医学界以及广大近视患者的认可。但是,普通角膜塑形镜对中、高度散光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并且会导致佩戴后治疗区偏心,不利于患者视力的改善。球形角膜塑形镜在矫正轻、中度近视方面效果良好,但存在佩戴后镜片偏位的情况,对于有散光问题的患者来说,更加重了散光问题,影响患者视力[4]。对于角膜顺规散光大于-1.50DC时,球形角膜塑形镜已经难以起到矫正散光的效果。环曲面角膜塑形镜在不规则角膜上可以对镜片进行良好定位,偏心量较小,在基弧压平区的稳定性较高,佩戴后会促使中央光学区角膜的上皮组织向反转弧区有序移动,从而减少散光,改善近视[5]。研究表明,佩戴环曲面塑形镜后小儿的视力水平、偏心量、屈光度等视光指标相比于佩戴前有明显改善(p<0.05)。 综上所述,对较高散光的小儿进行视力、散光等矫正,推荐使用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地、显著的提升小儿视力水平,降低偏心量,减少屈光度,从而改善散光问题,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韦伟, 王晓睿, 孙西宇,等. 影响角膜塑形镜偏中心定位的相关因素分析[J]. 眼科新进展, 2019, v.39;No.277(07):60-63. [2]董光静, 刘陇黔. 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散光和角膜形态的影响[J]. 华西医学, 2020年35卷7期, 839-844页, ISTIC CA, 2020. [3]黄静, 项道满. 儿童散光眼配镜矫正临床分析[J].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9, 27(01):39-41. [4]徐月琴, 窦志琴. 环曲面和球面角膜塑形镜停戴后角膜曲率变化的比较[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年20卷11期, 1835-1836页, ISTIC CA, 2020. [5]谷峰, 徐艳春, 张福生,等. 近视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调节参数变化[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1, 23(03):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