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语文文化育人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1-09-10 00:58庾炳淑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教学模式

摘要:高校语文课程是工具性、文学性、思想性、实践性的统一。它在培养大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了大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基础。高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直以来都是高校语文课程的有益补充。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关于高校语文文化育人教学模式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语文;文化育人;教学模式

引言

高校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将语文教学简单地认识为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这种教学思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高校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它所呈现给学生的课堂应当是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考的深度。因此,高校语文教师要不断自我反思,加强科研能力,提升自我修养,让学生在學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授课教师的深厚学养和人格力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心灵的成长,自我的升华,从而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青年人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动态尤为重要。因此高校语文教师的责任是艰巨的,教学探讨的道路也必将是漫长的。

一、高校语文教学现状解析

(一)课程教学内容单一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院校高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在实际课程教学中,仍然只是以理论知识的传导为主,并没有在文学鉴赏与文化传播方面做出相应的教学拓展。例如在对文章进行讲解时,过于偏重理念的传达,教师的教导形式也多以课程内文章的框架作为执行基准,这就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约束。单一化/传统化的语文教学内容,并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度传播,同时课本上的文字框架也间接削弱了母语文化的导向作用。此外,高校语文教学内容多以传统的诗歌、小说和散文为主,缺少现代化元素的融入,这对于当前多元化社会发展态势来讲,教学内容易与社会体系相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有效性过低,学生教师对其重视不足

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提升,高校语文的教学必须从内到外地革新,继续按照以往局限性的理念、标准来设计,不仅没有办法得到卓越的发展成绩,还会影响到人才的科学培养。高校语文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较低,学生和教师对教学过程没有足够的关注。在校大学生的语文学习完全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没有选择一个喜欢的分支、擅长的分支来学习,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即便是在大学阶段依然拥有不同的钻研方向。可惜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语文的学习境界,认为语文学习并不重要,在自身的语言能力、知识涵养、交际素养上都没有大幅度的提升,不仅造成就业竞争力的下降,同时在学校内部的学习成绩尚不够突出,难以在履历上保持足够的优秀。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引导过程中缺少科学的分析,大部分的教师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上过于放松,不仅没有掌握好正确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同时在语文课题的研究上表现出薄弱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使学生根本无法在高校语文课程标准建设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

(三)评价机制缺失

教学评价是学生在一定周期内学习效果的检测手段,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测评环节。然而在实际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由于高校语文课程属于公共教育体系的一种,其内部的评价机制大多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模式,试卷内容过于刻板化,多以固定的填空、选择、简答为主,此类固定的评价框架将极大影响学生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多以套话、固定的句式为解题思路,其并不能很好的令学生养成一种文化思维,长此以往,将降低学生对语文文章的审美能力。此外评价机制的缺失,将令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脱节的严重现象,教师只能依据学生的分数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衡量,这也就导致了教师在制定新的教学方案时,无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精准对接,严重降低了整体教学质量。

二、以文化育人的方式开展好高校语文教学工作

(一)将语文知识作为推动学生人格进步的助推器

知识是因为人而存在着的,换言之,如果人不能够因为知识的帮助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那么知识就没有了自身的用武之地,知识变成了无用之物。高校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地帮助学生,使其从语文知识中找到供养灵魂的养料,从而令学生成为一个灵魂散发着馥郁香气的人,由此也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人,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面向更大的、更美好的自我。

(二)构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育人模式

经典文学作品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体,它是作家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发挥了教育的作用,于潜移默化之中将真善美浸入了学生的内心。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育人方式明显优于传统课堂说教式的育人方式,其产生的育人效果往往持续的更显著。因此,构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育人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思考与探索的热情,符合育人的规律,给予了学生精神力量,塑造了学生审美品格,实现了学生全面整体发展的育人目标。

(三)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对高校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时,首先应将传统教学框架进行更新与延展,令语文教学工作本身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文章分析中,而是将语文内容与文化进行结合,打造出一种融合型的教育格局,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对学生的主观学习思维进行引导。其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应进行多元化延伸,不再是以传统的文章赏析为主,融合现代化元素,令语文内容更加贴近于生活,通过现实中距离的拉近,令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学习中。例如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并通过课堂活动来实现语文教学。最后,语文教学应将人文教育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摒弃传统固定思维的教育模式,通过思维导向,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生在通读文章时,不仅可以领略到文字内涵,更可对文化形成一种深层次的认知,在此种内容导向下,学生的学习思维将与文章中的文化形成同质化,进而令学生更好地塑造己身,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四)高校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

大学教师必须首先建立起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的思想,承担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为了使高校语文“课程思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语文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教育。第一,高校语文教师应该提高政治站位,认识到“方针和政策”的重要性,从党的战略发展和国家事务的高度,以及在学院培养人才的需要,不能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老师的工作,要积极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性。第二,高校语文引入“课程思政”不是浮于形势,必须精练、系统地调整和设计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第三,高校语文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在文学作品中挖掘思想和政治要素,擅长将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第四,高校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在实践体悟中完成共情

新课改阶段,高校教育强调对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局限在书本和校园的范围内,学生可以适当地进入社会,通过实践彻底完成对知识点的内化吸收。生命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环,也应该走出理论的局限范围。一方面,这是为了配合新课改对于教育教学行为的普遍要求。另一方面,校内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的生命教育素材虽然丰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竞争的范围,理应对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进行认知。当学生对社会中有关于生命科学的问题进行了解后,再遇到相关的问题,他们便可以快速调节情绪,而不会使问题直接构成情绪上的压力。譬如,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基层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会维护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直面各类社会现象,如与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进行沟通等。在与这些代表性人物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从真正实际的“案例”中感受生命的伟大,认同生命中的磨炼,继而对生命产生更加积极的见解。

(六)树立“因材施教”的思想

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为学生日后从事的职业提供助力,这是高校语文所承载的任务。但高校语文教学不能不考虑这样的问题: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无论是学业需求还是职业需求,都不尽相同;即使是学业和职业需求都相同,但因其性格、兴趣、爱好等不同,因而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应当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学生,对其语文素养、兴趣和需求等具体情况有所了解,然后,选择不同的教学材料、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进行施教。这种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高校语文教学的效能。

(七)统筹各方需求,构建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四方育人机制

高校语文课程的变革层面上,必须在不同群体的需求上进行有效的统筹,尤其是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四个方面的共同规划机制,通过在该方面做出更好的改良,可以使语文课程的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各项不足的持续性解决过程中,通过四方的力量来共同完成,针对孤军奋战的问题进行更好的处理。有效的高校语文教学,在制定课程标准计划的时候,也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高校语文教学计划。针对某些理科性质很强的学科,可以将高校语文作为一门选修课开展,针对部分对高校语文需求不高的专业,则可以适当压缩高校语文的课时、降低高校语文教学难度;但是针对行政、法律等专业的学生,本身对写作要求较高,所以学校也要适当加大此方面的教学课程安排,并且根据企业需求制定语文教学计划。

(八)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学习高校语文

虽然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制能力普遍优于中学生,但是应该考虑到的问题是,学生必须要更加努力,适应高校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并且使得自我能够沿着正确的语文学习之路来积累自身的学习所得,由此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语文学习者。高校的学生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学习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且能充分地利用各方学习资源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以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高校语文教师要从文化的层面点拨学生,使其成为一个具备文化人格的人,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和迈步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九)教学目标应“接地气”

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恰当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地提高高校语文的教学效果。所谓目标“接地气”,就是要求教学目标接近学生最近发展需求。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与各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潜能得到开发,才能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4]。比如,对于偏自然学科专业的学生,在目标的确定上,可以将文化素养的提高与实用性文体写作能力的达成结合起来;对于偏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则宜将提高交际、演讲、辩论能力与社会学论文等写作能力结合起来。这样的目标,既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又可以为学生日后的职业需要打好“文化”底子。

结束语

高校语文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的发展纳入育人过程。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立足时代潮头,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完美结合,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基本手段。鉴于此,广大高校应为高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精神支持,以此使高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同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主动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合理有效的课外拓展过程中享受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思想性的充实感与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张晓君.探讨文化育人在高校语文教学的模式[J].传播力研究,2019,3(08):174.

[2]吴田.高校语文写作教学困境及对策探究[J].科技资讯,2018,16(29):209+211.

[3]梁燕平.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8(28):86.

[4]李江月.将语文教学融合到高校艺术课堂[J].大众文艺,2018(18):199-200.

[5]刘晶波.对高校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26):67.

[6]张彦明,宋敏.高校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5):139-141.

[7]李云.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33):184-185.

[8]张学峰.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教育观察,2018,7(15):124-125.

作者简介:庾炳淑(1975.7.10) 女 朝鲜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朝鲜语文教学,中韩翻译教学,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研究,教师口语训练教学,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