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对策研究

2021-09-10 23:47:30李润泽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6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大庆市旅游业

摘要:2020年初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大爆发,对旅游业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概述了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持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梳理了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对大庆市旅游业各行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进行总结,提出大庆市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關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旅游业;大庆市

众所周知,全球旅游业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在年初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极大的影响了全球经济发展,同时对旅游经济带来了严重打击。世界旅游组织评估认为旅游业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产业之一,预计2020年国际游客量比2019年下降约20%-30%。我国当前的旅游业在2020年1-3月份也处于停滞,大约在4月初恢复。公共卫生事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随着地域的差异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庆市旅游业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加快其旅游业恢复和促进今后的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大庆市情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著名的石油城市。石油产业及其衍生产业是大庆市的支柱产业,石油产值占了全市GDP的50%以上。1992年,大庆市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开发区带动大庆市工业转型升级,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取得较显著的成效。2019年入选了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并通过成为工信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成功跻身为中国新兴工业城市。

大庆市的国土面积约为2.2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78.26万公顷、森林面积为27.53万公顷、草原面积为39.83万公顷、已知湿地面积为49.8万公顷,湿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占比较大。全市已建成扎龙湿地等15个各级自然保护区,以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为代表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12家,旅游产品供给较丰富。大庆市获得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特色工业文化体验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被誉为“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

(二)大庆市旅游产业规模

2017年,大庆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量为1846万人次,比2016年增长了13.1%,旅游综合收入为128.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4.7%,旅游综合收入占当年GDP的4.79%;2018年,大庆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量为2506万人次,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35%,旅游综合收入为174.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2.5%;旅游综合收入占当年GDP的6.23%;2019年,大庆市接待国内外游客量持续增长,为2703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了18.6%,而旅游收入也提高到了156亿元,增长的百分比达到了17.1%;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6.07%。上述数据表明,大庆市的旅游产业规模逐渐增大,它在大庆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侧面说明了大庆市旅游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

二、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冬季冰雪旅游优势

作为北方地区,大庆的冰雪资源能作为吸引南方人的一大亮点,正如北方人冬季对阳光的渴望一样,在冬季前往三亚、广州等地区避寒,南方人对冬季冰雪的渴望也是非常显而易见,如四川,在部分地区有降雪或冰川,如“西岭雪山”“峨眉山”等地区,都在当地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2022年的冬季奥运成功申办也将成为大庆市冬季旅游发展的重要契机。毕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北方气候及降雪对于大多数南方人都是一次奇妙的体验。

2.夏季避暑旅游优势

大庆市夏季气候会明显比南方地区凉爽许多,就像北方人在冬季会在三亚度过冬天,南方人也会希望在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这就是“候鸟”效应,但是与此同时,大庆夏季气候优势的优点必须放大,让外地旅客感受到大庆的人文地理风情,现在的休闲度假旅游盛行,人们都会选择一个更为优质的地方去度过炎热的夏季。

3.“大庆精神” 文化资源优势

大庆要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要发挥地理优势,也要发掘其人文精神的魅力。大庆之所以在国内是一座小有名气的城市,得益于其“大庆精神”的知名度。大庆精神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概括为八个字“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无论在什么时候,这样的精神都在激励人们奋发进取。因此,“大庆精神”应该得到很好的弘扬,成为大庆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和底色,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独特文化IP。

(二)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大庆市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以工业为支柱产业,大庆市经济结构单一,旅游业以及第三产业不够发达,现已明显感受到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研究发现,大庆市的非物质类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存在分布过于分散、开发深度不够、体验性不足的问题。此外,还存在政府部门对旅游业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1.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带来的机遇

大庆市的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对其支柱产业工业将带来较大影响,甚至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全面影响,地方政府应该思考培育新的社会经济增长点。旅游业有一定基础,可作为大庆市培育的重点产业之一,加大对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利用,逐步发展成为石油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

2.国家对冬季旅游的重视

大庆市的冬季旅游活动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多样。在2017年12月下旬,连环湖景区、市体育局和杜尔伯特联合举办中国大庆“连环湖杯”雪地风筝赛,开展竞技风筝赛3项、传统风筝赛6项;2018年1月上旬,市滑冰馆、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联合举办全市中小学生速滑运动会;2018年2月,市体育局将在滑冰馆承办全国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2018年2月,万达广场冰球场地、市体育局邀请其他城市进行2018年城市冰球邀请赛;2018年3月至8月,市体育局将在滑冰馆承办黑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冰上比赛,包括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冰壶4项。

中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也预示了国家对冬季奥运会的重视,大庆作为一个在冬季运动有丰富经验的城市,可将这类运动发展为外地游客的娱乐模式,给南方地区旅客带来不一样的观感体验。

(四)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的挑战分析

对大庆市而言,大慶市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与大庆市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因此分析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模式,寻求差异化发展至关重要。如省会哈尔滨,素有“冰城”之称,降雪期长达半年,21世纪开始创建世界冰雪名城的目标,使得旅游经济占比、知名度越来也高。哈尔滨—亚布力—雪乡等精品冰雪旅游线路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黄金旅游线路,避暑、生态、休闲、文化等旅游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对俄边境旅游、北方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等系列产品也深受人们喜欢,基本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向周边区域市场辐射的良好发展格局。哈尔滨的文化旅游、齐齐哈尔扎龙的湿地旅游、五大连池的火山地貌、伊春的森林旅游、镜泊湖的高山堰塞旅游、亚布力与雪乡的冰雪旅游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特色旅游项目。在地理环境及知名度差距过大的时候,大庆应创建我市独特的旅游标签,脱离北方城市传统认知的“冰雪式”旅游模式,转为更具有大庆文化的旅游体验。

三、公共卫生事件后大庆市旅游业发展应对对策

(一)建立常态化的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都需要建立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机制,按照国家和黑龙江省、大庆市的防控要求,对办公场所、游客使用场所全面消毒,出入口分设,并设立临时隔离区、体温监测点、一米线,收集游客的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保证游客安全的出行,景区最高容纳人员应比平日接纳量减少50%,避免因人员密集导致的疫情防控问题。旅行社应保证出行途中选址的酒店、餐馆、商场都要保证进行了相对的疫情防控措施。

(二)做大做强夏季避暑和冬季滑雪旅游

前面提到了大庆市夏季气候凉爽,具有开发夏季避暑旅游的气候优势;冬季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发冬季户外滑雪运动旅游的资源优势。因此,大庆市应当从市委市政府的角度,做好夏季避暑和冬季滑雪旅游的顶层设计和专项规划,把这两项旅游产品和业态做大做强,成为大庆市旅游业的支柱。

从夏季避暑旅游看,大庆市的气候资源独特,湿地、森林、工业旅游资源等非常丰富,可以依托旅游资源和气候资源的组合,选择较为知名的鹤鸣湖湿地等景区试点转型为避暑度假区,重点客群选择京津冀城市群,并可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推销,吸引这些地区的老年人到大庆避暑康养。

从冬季滑雪旅游看,一方面大庆市需要分析周边的竞争态势,找出本地的优势,另一方面,可塑造独特的冬季滑雪IP。建议大庆市以雪上及冰上体育赛事为引爆点,大力打造冰雪赛事、冰雪温泉、冰雪能源、冰雪奇缘、冰雪研学、冰雪渔猎等冰雪旅游产品,成为年轻人冬季乐园。

(三)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扩大旅游产品供给

促进全市各产业开展+旅游融合,做到宜融则融,能容尽融、以产丰旅,以旅调产,实现互补增强发展。

1.深化文旅融合

深化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坚持保护优先原则,以大庆文化为总IP品牌,做到宜融则融,能容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各类文化资源的旅游活化利用,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的同步增长。

2.推进工旅融合,创建大庆工业博览园

大庆市的油田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让胡路区、萨尔图区和龙凤区,向外作零星辐射。建议建设大庆工业博览园,由纪念地和部分拟开发的油区工厂景观构成。在纪念地汇集各类文物史料(图书馆)、复原创业时期的石油开发典型场景, 营造一种朴素、真实、可信的大型人造景观,建成国家级“大庆精神” 研究与教育基地。在拟开发油区,以油田为核心,修建工业观光走廊,营造浓厚的油田气氛,展示油田产业链及延伸产品、产业核心科技等。

3.构筑数字旅游信息化平台

电子信息技术介入旅游产业,是促进旅游产业更快发展的机遇。目前,数字管理技术正在各地展开,大庆市有条件利用这一技术构筑自身的数字旅游平台, 进行旅游管理的全面创新。

“大庆数字旅游” 即信息化的大庆旅游,具体是指通过建设大庆市旅游公用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整合和利用全市的旅游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信息共享, 建成以数字化为根本特征的电子旅游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全市旅游行业的信息化。如果大庆全市有统一的网络基础构架和应用基础设施,并且建立了各类数据信息统一、共享的大庆市公众信息网,大庆旅游就可按时接入,建立旅游子网。目前需要建设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旅游宽带网络、通讯设施、互联网络,建立数字旅游信息交互平台、旅游办公系统平台、数字旅游门户网站系统平台,进入到广大旅游用户。

4.设立湿地公园学习园区

在湿地公园设立湿地生态观测场,如水文气象观测、动植物观测、活动观测。建立湿地生态演示馆。湿地生成与演化的现场动态模拟、水文环境变化与湿地发育现场动态模拟、湿地与人类生存关系动态模拟。湿地生态展览馆湿地土壤剖面、湿地植物、湿地动物、湿地人类生存方式和生活用品、湿地产品。建设多功能厅,集展示、会议、娱乐、休憩等功能于一体。

通过创立学习园区,吸引旅客或本地学生前来了解湿地的生态环境,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也能给湿地公园良好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吴抒洋.大庆发展旅游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 2018(01):15-18

[2]吴抒洋.疫情冲击下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21(03):44-47

[3]林玲,李江风,玉叫.COVID-19疫情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 2021(02):21-23

作者简介:李润泽(1998.11-),男,黑龙江省大庆,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大庆市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画报(2022年4期)2022-05-05 05:59:54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金色年华(2017年12期)2017-07-18 11:11:19
基层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设探讨
医学信息(2017年14期)2017-07-07 09:35:06
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校园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
青年时代(2017年13期)2017-06-02 13:38:36
试论新闻记者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能量的传播
世纪桥(2016年1期)2016-02-25 22:53:42
加快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
大庆市房地产业供需现状与建议
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