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婧茸
放学的夏天,骑车回家放下书包打开冰箱,喝上一杯妈妈亲手冲好的采芝斋酸梅汤,那一种透心凉的满足感,瞬间使额头上的汗珠都变得可爱;懒洋洋的早晨,睡眼惺忪从床上爬起来,爸爸妈妈端正好了热腾腾的泡饭和白煮蛋,旁边放着一小碟的采芝斋虾籽鲞鱼,那份鲜香伴随了每一个上学的日子;春节时,电视上一遍又一遍地重播着春晚,家人亲戚的欢声笑语间总是伴随着采芝斋的蛋黄花生、松籽粽子糖、芝麻拉皮糖,它们让过年变得热闹丰富,多姿多彩……
这是储一新记忆中小辰光的味道,也是跟记者一样每一位苏州人记忆中的小辰光。
储一新,80后,苏州老字号采芝斋的新掌门人,从父辈手上逐渐接手过百年老字号“采芝斋”。设计专业毕业的他做过室内设计师,也做过品牌策划师,有着无限可能的他最终还是选择守住这个带给他以及无数苏州人美好童年的老字号采芝斋,为的是不让这份苏州味道消逝。
传承匠心,苏式糖果的无上荣耀
说起采芝斋,苏州人再熟悉不过了。它所代表的苏式味道更是一种强烈的姑苏文化特征。
创始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的采芝斋,创始人金荫芝在苏州观前街设店起家,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现如今苏州大市范围内已有采芝斋门店50余家,位于观前街的总店至今依旧是顾客川流,店员忙碌。
采芝斋的名气究竟有多大?就连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时都用采芝斋的糖果招待外国友人,从此采芝斋的苏式糖果被誉为"中国糖"。
接手有着如此无上荣耀的老字号,储一新认为“传承”是必不可少的。“采芝斋是苏州味道的一张名片,更代表着苏州人的一种匠心精神。”直至今日,像松籽粽子糖、芝麻薄皮糖等传统苏式糖果,采芝斋仍然坚持着手工制作。
储一新告诉记者,采芝斋苏式糖果制作技艺被列入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店内的非遗传承人老师傅现在仍然奋斗在第一线。“对于传承老味道,采芝斋非常严格,原料选购于上等果辅料,统货进行筛选拣剔,保持色、香,不使变质,投料生产工艺更是精细,如明货糖果采用提浆法,砂货糖果采用人工发砂法等,从而保证产品质优味美。这一份严苛是老字号的坚守,更代表着苏州的匠人精神。这是采芝斋始终不会抛弃的东西。”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采芝斋的匠心传承,自2016年起,采芝斋便开始了“透明作坊”的制作模式。在采芝斋观前街总店30平米的“透明作坊”中,老师傅们进行着采芝斋苏式糖果的非遗展示,熬糖、拉糖、切糖……既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新鲜,又让更多的人亲眼看到正宗苏式糖果的制作过程。
流年划过,初心不改,在坚守中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储一新也看到,一味地墨守成规并不是老字号健康走下去的最好选择。
采芝斋需要在继承中有变革,在坚持中谈创新。早在2006年,储一新便察觉到了苏州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形态与格局的变化使商业格局自然而然发生裂变。“苏州的未来一定是多区域多层次发展的,每个片区都会有自己的核心商业区,不会像从前一样,大家只围绕着观前街转。”所以,在储一新加入采芝斋后,他致力于将采芝斋的门店拓展到各个区县。“有很多吴江、常熟、张家港的老顾客告诉我,以前到采芝斋买一次点心糖果是个大工程,大巴倒公交地来到观前街,而现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喜欢的老味道,很是欣喜。听到这些回馈我很感动,我希望将采芝斋以及它背后原汁原味的苏州生活方式带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去。”
而让老字号的拳头产品更加健康也是储一新的重要探索。“老字号并不是食古不化的代名词,传承的另一面是创新,现在不比以前,吃糖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为适应现代人低糖的饮食习惯变化,采芝斋的糖果一改过去重油重糖的特点,在保持原有口味的基础上少糖、降糖,坚果的比例也有所调整,在口感和健康上寻求最完美的平衡。”
同时,“让获得变得更加便捷”亦是储一新的求变创新。2010年前后,采芝斋开始设立网购部门,辅助扩展实体店的销售渠道,如今的采芝斋的身影更是出现在抖音、淘宝、微信商城等直播平台上,“老字号跳出新舞姿,网购可以让很多光顾过采芝斋的游客朋友们更方便地獲得这一款正宗的苏州味道。”
另外,为了适应即饮式、便携式消费,储一新在大量的调研后推出了直饮版的酸梅汁新品,“有很多朋友告诉我手冲酸梅汁,浓缩汁和水的比例总把握不好,导致口味很不稳定。我就想百年配方搭载现代化的制作工艺,推出一款直接可以饮用,且味道最合适的酸梅汤,让苏州小伙伴夏天的消暑来得更畅快淋漓。”
作为一个在传承、变革和创新中始终坚持自然、纯正、古朴,又充满活力的百年品牌,让我们期待在储一新——这个新掌门人的带领下,采芝斋可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