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玲 孟杨
摘要:石油作为国家生存和发展及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地位不可或缺。而国际油价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位于低位震荡,国内的油气田企业受本身资源类型等因素影响,开采成本较高,从而如何平衡油气田产量与效益之间的平衡,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石油;油气田;低油价;效益
1 基本情况
1.2 石油的重要性
石油称之为黑色的金子,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不仅是一种不可再
生的商品,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及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
1.2 国际油价变化
国际油价在2008年达到峰值,最高接近150美元/桶,2011-2014年价格区间为90-110美元,从2014年,油价从100美元/桶的峰值快速下滑,短短一年时间降幅超过了50%;2018年,油价开始缓慢复苏,但年底又出现下滑;更是在2020年4月20日这一天,在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交易的5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跌至负数,最终以-37.63美元成交,跌幅超过300%。目前油价仍在不断震荡。
1.3 国际油价影响
油气田企业是油价带动型企业,我们国内知名的油气田企业主要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等等。油价下滑对这些油气田企业的效益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中石油年报提供的数据,在2015年其营收为1.73万亿元,同比减少0.56万亿元,降幅达到24%,税后净利润421亿元,同比来说减少了769亿之多,其降幅更是达到了60%以上。根据这一年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油价的下跌对油气田企业的营收所造成的影响是多么迅捷、多么巨大。作为国际油价下跌影响的重要代表,美国页岩油主产区重要油气勘探商之一惠廷石油2020年4月宣布,已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成为近年来在油价大跌后倒下的油企。
2 我国油气田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整体油气资源差,开采成本高
我国的油气藏,比起中东等主要产油区,地质条件相对较差。中东多是海相沉积,我国多为陆相沉积。二者相比较,陆相沉积油田的连续性差很多,沉积过程中易受更多的因素干扰。从地质的角度来看版图,其实是由乱七八糟的小地质板块拼合而成。而中东、俄罗斯的大型油田,多是在稳定的大板块上形成的。沙特的油田就像一块完整的盘子,我国的大庆油田就像把盘子扔地上打碎,胜利油田就像在此基础上再把碎片再东踢一脚,西踢一脚。这一地质情况,无疑大幅加大了勘探成本。
而在成功发现油气藏后,我国油气资源的开采难度也相对很高。低压,低渗透区块在我国油田也很常见。从勘探到钻井到采油成本也就非常高。沙特一些油田甚至可以钻井后直接接管,靠自喷采油。
2.2 油气田开发成本构成
根据中国石油油气完全成本定义,原油完全成本包括操作成本、折旧折耗、期间费用、税费和其他费用。其中,生产成本为操作成本、折旧折耗之和,期间费用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勘探费用;而其他费用是指科研和管输费。
2.3 油气田产量构成
一般来说,油气产量是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老井自然产量,二是新井产量,三是措施增油产量。其中,新井产量是指经过勘探之后通过钻井新打一口油气井的产量。新井跨年成为老井,老井自然产量會根据采出程度的提高,以及油田注采矛盾的突出,递减加大,产量下降。而要维持油气田产量的稳定,就要对老井进行酸化、压裂、补层、堵水等等一系列措施,措施之后的产量即为措施增油产量。这三部分产量往往都有很高的成本,为了新井产量进行的产能建设会投入大额资金,而在打井之后就会形成固定资产和油气资产。这些资产的逐年贬值折旧,也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成本。而在老井开发过程中,为降低老井自然递减进行的注水开发、注气开发、聚合物驱等方式也是持续不断的一部分成本。而在措施增油量中,往往一次压裂作业,就会消耗掉几百万的措施经费。
2.4 油气产量自带的“任务属性”
石油作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油气产量自给自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预计203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6.85亿吨,天然气需求量5500~60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50%。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国家安全,我国的中石油等油气田企业往往会根据国家需要带有一定的产量任务,这部分产量任务无关油价高低,是必须完成的。如此一来,就会大大增加低油价环境下的开采成本。以某油田为例,桶油完全成本52.30美元,远远高于中东产油区10美元以内的开采成本。以现在的低油价状态,可以说开采的越多亏损的就越多。
3 产量与效益平衡的思考
3.1 效益评价现状
我国的油气田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也开展了相关效益评价工作。例如中石油从1998年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以摸清生产经营状况,对油气田进行效益产量评价的工作,把产量按效益分类,从生产井到油气田区块,建立以经济产量为中心的指标和考核体系。中石油每年都会进行这项工作,目前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
效益评价的具体内容,以油气井为例,根据营收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将油气井产量一般分为效益一类、效益二类、效益三类、边际效益和无效益等五类。
3.2 加强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改革创新
通过对所有成本要素进行精细化分类,有效控制各项成本要素,实现人员管理、勘探开发、生产运行等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控制总体成本上升。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提升效率效益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试点等工作。
3.3 根据效益评价制定开采政策
在建立深层次的弹性预算机制和价格预警机制后,进行各项任务目标的制定,通过结合效益评价体系,控制油气田开采成本,提高原油边际效益。实现单井效益核算,做到单井精细化管理,制定一井一策,才是精细化效益评价管理的着力点。
3.4 产量与效益平衡
从勘探、开发、投资、成本多角度进行齐抓共管,做好顶层设计和源头控制,科学把控油气生产勘探开发的方向和节奏,提升整体勘探效益。加快建设过程中的评价机制管理,做好投资的管控,同时严格控制用工总量,实现产能与效益、人员、成本的相匹配,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4结束语
如何在合理压缩成本,做到提质增效的前提下,保证油气开采的产量与效益平衡是个难题,特别是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的时候,更需要油气企业坚持产量与效益的并重,从成本驱动的角度深入研究,最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曲德斌;董伟宏;张爱东;郭福军;赵蒙;;深化已开发油气田效益产量评价对策与建议[J];石油科技论坛 20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