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背景下我国天然气市场分析与展望

2016-10-18 13:41马建军
中国市场 2016年33期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

马建军

"

"

"

[摘 要]低油价背景下,全球天然气供需格局悄然发生变动,但整体三个天然气贸易格局基本未变。全球天然气价格低迷给我国天然气工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同时,也给我国天然气进口带来很好的机遇。中国应积极抓住国际油价低迷的机遇期,增加天然气进口量,深化天然气市场改革,推动“网运”分离,推进天然气更大规模利用,积极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不断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我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关键词]低油价;天然气供需格局;市场化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206

1 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格局

随着全球天然气储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天然气消费增速有所回升,天然气贸易量止跌回升。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89万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为3.67万亿立方米,储采比维持较高水平。天然气主要产区集中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

全球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分为北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市场。在美欧经济复苏的推动下,全球天然气消费经过两年低速增长之后重新开始回升,全年消费量约为3.5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3.2%。目前,美国、俄罗斯、中国、伊朗和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五个天然气消费国。伴随着产量和消费增长,天然气贸易量开始回升(图1)。亚洲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的LNG进口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欧洲和拉丁美洲LNG进口量继续保持增长。

受油价价格下跌影响,天然气价格出现下跌。受供应增加、需求增速放缓以及油价下跌等因素综合影响,国际市场上的天然气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美国亨利中心的年均价格为2.6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跌幅接近40%;欧洲天然气年均价为6.6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跌14%;以日本LNG进口平均价格为代表的亚洲天然气平均价格为10.6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下降34.4%。

天然气消费主体未发生大的变化。尽管天然气价格大幅下挫,但燃气发电依然缺乏竞争力。天然气的消费主体主要是居民用气、商业、工业和电力部门。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能源展望显示,发达国家居民、商业用气比重为30%,工业用气比重为22%,电力用气比重为36%;发展中国家居民、商业用气比重为13%,工业用气比重为26%,电力用气比重为45%。预计到2020年,在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下,电力用气比重将继续上升。

2.低油价背景下我国天然气市场变动及预测

2015年国际油价延续跌势一路滑落,一度跌破34美元/桶至11年最低水平。作为替代能源的天然气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黄金时代”后,2014年开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速从此前两位数放缓至8%左右。2015年未能完成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既定预期,进入“十三五”,国内天然气市场面临价格机制改革、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新能源冲击、破除上游垄断等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预计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各项增速将有望实现反弹。

近两年我国常规天然气气田枯竭现象明显,常规天然气增产速度大幅下滑。2015年10月,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宣布,其旗下的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全面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天然气110亿立方米,预计明年我国常规天然气产量将有增加(图2)。另外,中石油年内发现多处高产气井,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保持增长,但增速将逐渐放缓。

在非常规气方面,年内页岩气产量大幅提高,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获深层突破。二期产建重点评价井——焦页69-2HF井,在水平段A、B靶点埋深均大于3500米,稳定井口压力15.5兆帕下,试获14.6万方/天工业气流,为涪陵页岩气田二期产能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2015年我国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来源为煤层气,占比超过65%,其次为页岩气,占比接近20%,煤制气占比15%。预期到2020年,我国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达到870亿立方米,占全国产量的比例将上升至30%以上。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随着天然气成藏理论认识与勘探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预计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天然气工业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据IEA2012年的预测结果,2025年我国天然气年产量将突破2000亿立方米,达到2170亿立方米;2035年将突破3000亿立方米,达到3180亿立方米(图3)。

我国气态天然气进口前景广阔,增长速度将逐步加快(图4)。目前中亚D线国外段已开工建设,在国内与西气东输五线相接。西气东输五线工程,起于新疆乌恰县,终点计划输往江、浙一带,管线的年输送能力将达到450亿立方米,管径、输送压力和输送能力较前三线均有大幅提升,整个D线计划于2016年建成通气。另外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我国境内段也已经开工建设,新建管道3170公里,并行利用已建管道1800公里,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计划2018年投产。因此,我国气态天然气进口2016-2019年期间将加快增速,进口量也将大幅增加,随后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LNG接收站方面,2013年开始,每年LNG接收站投产项目数量在2个以上,2015年投产LNG接收站产能达到4690万吨/吨,2010—2015年年平均增速为31%。2015—2020年期间,LNG接收站产能平均增速为12%,2020年接收站产能在8200万吨以上。

受到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相对僵化影响,天然气经济性与替代产品相比难以保证。尤其是在2014年下半年以后,伴随原油大幅跳水50%,天然气在下游各领域经济性全部丧失。截止目前,国内天然气市场定价机制仍不完善,除液化天然气市场能够实现市场定价以外,占据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绝大部分的管道气和CNG仍然需要国家指导定价。2015年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通知决定将全国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整体下调0.7元/立方米,并由之前的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方法改变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方法,允许供需双方在基准门站价格的基础上,在上浮不超过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自由协商定价,但上浮需自2016年11月20日开始。本次新的调价政策将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进行了大幅降低,天然气针对替代能源的经济性有所恢复,预计2016年天然气市场需求增速将开始出现反弹。此外,非居民用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向市场化又迈进一步,随着基准门站价格的实施,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为平台的天然气现货交易将日益活跃,未来通过交易中心将产生真正反映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的价格。

第五,评价企业军品成本分析、考核情况。企业对军品成本的后期分析和考核,可以为编制军品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指明方向,为军品成本的合理构成奠定基础。首先评价企业是否制定材料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工时定额及其他定额,是否建立健全物资收发领退的计量、计价、检验和定期盘点制度,提供准确完整的各项原始记录;其次评价企业是否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计划、定额、统计和技术资料,研究分析影响军品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形成的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后评价企业是否按照制定的计划、目标成本以及各项标准、制度、定额对所属部门、车间、班组进行成本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和成本管理工作业绩的评价。

第六,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一个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与评价,要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着手,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虽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得比较健全,但其实施管理混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干脆名存实亡,这样就无须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了。通常一个单位实行内部控制,重点关注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记录控制、资产保护控制、职工素质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等七个方面。通过对承制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了解,对承制方的内部审核制度及其内部控制基本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就可以得出一个单位内部控制的效果如何,即是否符合职责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这一系列的法律要求,也就可以确定该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如何,最终判定审价过程中承制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料、数据的可信赖程度,进而提高审价工作效率。

4 开展成本管理评价工作的管理和要求

第一,依托现有编制,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随着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工作需要,依托现有的编制,针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评价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在现有编制的基础上,增强价格管理部门的职能,在审价工作的基础上增加评价的职能,并专门培训具备开展企业成本管理评价工作的专业人员,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企业成本管理评价工作,并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后期继续教育,以适应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

第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要对企业成本管理进行评价,管理部门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办法和标准等,即《开展军工企业成本管理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相关的开展企业成本管理评价工作的程序和主要内容、评价队伍的建设、奖惩制度等,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细化工作内容、标准和程序,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和修改,全面推进企业成本管理评价工作的进程。

第三,向企业反馈评价结果。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目的是做到对军品成本进行全面监控并不断降低军品成本,在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评价的过程中,要将评价企业在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各个环节中所发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及时反馈到企业有关部门,并促使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对有关指标、措施等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成本支出、不断降低军品成本的目的,并促使军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我军武器装备价格管理的不断完善,随着军工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要在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军队要在充分发挥有限装备经费的最大效益的对立面上找到结合点,那就是对军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开展全方面、全过程的评价工作,既能对军品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全面监控,使军品成本正确反映价值,又能不断降低军品成本,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促进军工企业的发展,为军队生产提供更多高技术、低成本的武器装备。

参考文献:

[1]余高达,赵潞生.军事装备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2]魏汝祥,汤月华.装备经费管理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3]白丁,刘晓东.装备价格管理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4]刘韶荣.新形势下军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的战略思考[J].中国市场,2015(39).

[5]张东旭.关于构建军工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5(22).

猜你喜欢
市场化改革
交通运输经营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研究
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化改革的探究分析
市场化改革能提高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吗?
营改增税制对铁路运输业的影响和分析
有形公共产品至善服务体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