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检监察工作刚柔并济之道

2021-09-10 09:13:44邱学文
科技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执纪纪检监察关怀

摘要:新形势背景下,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不仅要落实硬性制度与党纪党规,也要坚持刚柔相济原则,采用柔性管理给予应有的人文关怀,确保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党的教育,遵守党纪党规与社会公德,提高个人党性修养。本文在分析刚柔并济辩证统一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人文关怀内涵要求及实施路径,实现监督执纪的刚性与柔性、力度与温度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纪检监察;刚柔并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效卓著,反腐败斗争已取得压倒性胜利。如何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渗透于纪检监察工作,准确把握监督执纪的刚性与柔性、力度与温度的有效结合,笔者认为,要建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文关怀机制,灵活把握刚柔并济之道,实行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从而有效贯彻全面从严治党。

一、刚柔并济的辩证统一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需要刚柔并济、严管厚爱。新形势下,面对监督执纪新任务新要求,只有做到刚柔并济,“冷”暖结合,既要有让监督“长牙”、纪律“带电”的刚性铁纪,又要在监督方法上用好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柔情,才能增强有效监督的效能质量。

(一)坚持刚性要求,执纪在前,全面从严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工作中强化责任考核、严肃责任追究,以刚性措施传导压力,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勇于同一切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做坚决斗争。

(二)坚持柔性處置,监督第一,治病救人

“刚则易折,柔则常存”,纪检监察工作要刚柔并济、宽严相济,既坚持监督是第一职责,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又坚持人文关怀,实行对干部的关心、爱护和保护。具体而言,需要在四个方面执行落实:一是积极运用“四种形态”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作为常规手段,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让干部切实感受到监督在眼前、厚爱在身边。二是紧盯节点,在元旦春节、国庆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下发有关廉洁过节通知文件,及时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洁提醒短信,防止“四风”反弹。三是盯住关键部门,看住“关键少数”,切实加强对重点项目、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重点岗位的经常性监督,保护廉政风险高发人群。四是把经常性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和相关培训等等。

二、人文关怀的内涵解析

(一)人文关怀的核心与本质

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层涵义:承认人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尤其自身价值,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尊重人的主体性,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纪检工作与人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

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名词透露出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体现了我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纪检监察工作中突出人文关怀,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标志着党组织对党员的主体地位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一,人文关怀使纪检监察工作主体性更加明确。主体性教育强调要把发展

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促进教育过程的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纪检监察工作的人文关怀是以马克思人学理论为指导,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关注教育对象的需求与发展,激发教育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力。无论是“人文关怀”还是“心理疏导”,其前提都是以“人”为主体,做“人”的工作,以解决个体差异性问题为条件,以培养人、发展人为目标,突出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第二,人文关怀使纪检监察工作方法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以往纪检监察工作

严肃性有余,无形之中拉开了纪检监察工作者与教育对象的距离,使教育对象不容易接受和认同。而人文关怀视野下“贴近生活”“切合现实”的纪检工作方法,能“润物细无声”地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

三、纪检监察工作彰显人文关怀

纪检监察工作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教育、挽救、关心和爱护党员干部的角度出发,将关怀干部机制融入到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多措并举彰显纪检监察工作的温度。

(一)深入开展干部交心谈心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纪检监察干部交心谈心办法和制度,加强纪检领导与干部职工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和顾虑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真诚关爱,鼓励干部职工放下包袱、大胆工作、积极作为。

(二)监督执纪讲方法、记使命、通民心

纪检工作只有方法正确、换位思考,刚柔并济、软硬兼施才能得民心。只有增强监督执纪刚性与柔性、力度与温度的结合,做到有抓手、有力度、有效果,才能让干部切身感受到监督在眼前、厚爱在身边,始终保持警醒警戒的高压态势,自觉做到有纪律、怕纪律、守纪律。

(三)案件审理全过程体现人文关怀

首先,案件审理在查阅案卷制作阅卷笔录时,要对当事人的履历及家庭情况认真梳理,悉心分析,试探从心理上体现人文关怀,引导其直面错误事实,真诚听取申辩,让其虚心接受组织即将给予的处理。在工作过程中,重点要对错误事实再确认,哪些问题得以认定、哪些没有认定,要让被审查人清楚明白,以知情权的落实消除其思想猜疑,增强对组织的信任感。要听取相关情况的再申辩,给被审查人足够的话语权,认真听取其对相关问题的辩解,突出谈话主题,甄别辩解真伪,消除混淆视听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清晰违纪事实情况。

其次,在进行审理谈话时,面对被审查人普遍的防御心理机制,要讲清定性量纪,透彻解疑释惑,化解其因受处分在思想上产生的消极情绪,打消思想顾虑,使其积极向上、一如既往的投入工作。具体而言要做到“四个讲清”:一是讲清问题定性,要立足违纪事实,明确被审查人违纪性质,要让被审查人清楚自己“得了什么病”“病在哪儿”,从内心深处承认组织作出的处理是恰当的。二是讲清触犯条款,也就是要讲清对被审查人结论性处理的法规依据,“对标”越精准、解释越到位,谈话效果就越明显。三是讲清违纪实质,从更高站位、更高层面说明从严执纪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手段,让被审查人清楚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殊、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必须无条件遵守党的纪律。

第三在宣布处分的时候,要适当传导责任压力,提振精神状态。被审查人犯了错误,受到纪律处分,往往思想压力大,情绪波动大,甚至萎靡不振、破罐破摔,需要在审理谈话中予以激励、正向引导。一方面,要唤醒党性促自信,不少人虽然犯了错误受到处理,但谈话中要对被审查人以前为党的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要适当提及,让被审查人感到虽然犯了错误,但组织上并没有全盘否定自己,进而点燃勇于改正错误、改造主观世界的希望火苗。

总之,纪检工作不仅要有严格执纪、惩前毖后的“刚”,也要有人文关怀、治病救人的“柔”,切实做到刚柔相济、张弛有度。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人文关怀,讲求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调动好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夏泽龙.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廉政瞭望,2020,(11),82

[2]李志刚.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面临形势及对策核心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20,(07),38-40.

[3]史秀丽.企业“温度式”纪检监察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6),207-209.

作者简介:邱学文 1977-11 男 籍贯:湖南益阳 学历:研究生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邮编:413000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猜你喜欢
执纪纪检监察关怀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08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44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3:56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3:54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纪检监察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次深刻变革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声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