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宇
摘要: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京津冀2001-2017年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回归,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及人均GDP水平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财政收入和支出政策没有通过检验,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财政政策;金融服务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中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更要加以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还需要大力发挥政府的职能。
财政政策和金融服务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两大手段,能够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财政政策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引导社会投资,而提升金融服务,有利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为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因此发挥财政和金融的作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至关重要。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快速发展,整体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因此本文选取京津冀地区2001-2017年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探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服务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对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1.财政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1.1模型构建
本文借鉴了张林(2018)的方法,加入测度财政政策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指标,并加入地区投资水平、人力资本、技术水平三个变量,同时为了减少异方差,对非比值型数据进行对数处理,扩展后的模型为
其中IS表示产业结构升级情况,R表示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状况,E表示政府每年的财政支出状况,F表示金融服务的发展水平,Y表示人均GDP,I表示地区投资水平,H表示地区人力资本情况,T表示技术进步水平,ε为随机扰动项。
1.2指标选择和数据说明
产业结构升级(IS)为被解释变量,采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表示。核心解释变量包括财政收入(R)、财政支出(E)和金融服务水平(F)。财政收入和支出状况分别用各地区每年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金融服务水平用每年年末的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表示。人均GDP(Y)用每年该地区的人均GDP表示,投资水平(I)用每年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表示,人力资本情况(H)用地区每年的普通高等学生在校人数表示,技术进步水平(T)用地区每年的R&D研发支出费用近似表示。
1.3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了2001-2017京津冀三地的统计数据构建面板模型,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各地经济统计年鉴,处理软件为Stata14.0。
该面板为平衡面板,不存在缺失值,并对其进行1%的双边缩尾。传统豪斯曼检验法的P值为0.000,小于0.05,使用固定效应效果较好。在5%的显著水平下,排除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技术水平三个不显著的变量,选取金融服务水平、人均GDP、地区投资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四个变量,系数保留两位小数,最终得到的方程为
IS=-12.25+0.21F +2.51lngdp-1.15 lnI-0.15lnH+ε
(0.000)(0.014)(0.000)(0.000)(0.000)
由方程可以得出,从京津冀整体区域情况来看,金融服务发展水平及人均GDP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金融服务每提高1个单位,会带来产业结构升级0.21个单位,人均GDP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会使得产业结构升级2.51个单位。这说明随着金融服务的发展,居民更愿意把资金用于储蓄和投资,而这些闲置资金为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拓宽了资金渠道,帶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得到极大提高,人民更愿意消费那些具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需求结构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供给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而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政策没有通过检验,这说明从整体上看,京津冀地区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可能存在欠缺,同时由于存在京津冀三个行政区划,对重点扶持产业的划分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政策可能无法达成一致。地区投资水平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呈负相关关系,有可能因为资金出于短期利益考虑,流入那些短平快、能够快速创造利益的产业,同时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成效和回报;在人力资本方面,高校在校生可能毕业后不会留在这一地区,或者目前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因此导致了参数为负。
2.对策与建议
2.1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要根据本地区发展的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财政收支制度,正确引导本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2.2重视金融发展的作用。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股票、债券、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2.3注重发挥财政与金融的协同促进作用。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财政部门与金融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能,实行专业分工,双方之间应多加沟通交流,保证政策和目标的协调一致,避免出现相互冲突、重叠、缺位越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2):58-67.
[2]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46(5):4-16,31.
[3]汤婧,于立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11):42-49.
[4]严成樑,吴应军,杨龙见.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变迁[J].经济科学,2016(01):5-16.
[5]张林.县域财政金融服务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1772个县域数据的比较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1):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