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富学
摘要: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是搞好国家经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我不断深入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传统行业产业模式改革的第一要义。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过程,考量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为提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质量、降低行业运转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负面影响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履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环节。根据验收监测前期资料收集、现场勘察阶段,中期编制验收监测方案,后期撰写验收监测报告等工序中蕴含的焦点问题,依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提出相应注意事项保证验收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前期准备工作内容与注意事项
(一)验收监测前期资料收集环节分析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两方面: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接受建筑企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委托之后,必须全面收集和此建设项目关联的文件资料,充分了解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环境保护规定。重点明晰申请验收建设项目的环保要求、污染物资排放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制定的环保举措情况和环境保护设施。上述环保部门需要了解的问题资料来源,主要由下列文件资料构成;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和批复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对应批复、大量政府环保部门制定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料。资料具体涵盖: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对传统建筑行业制定的操作规范要求、规定、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划确定的“边缘地带”文件资料[1]。
(二)验收监测前期初步勘察环节及有关注意事项
充分了解基础原则性环保政策和规定,将建设项目开展应履行的环境保护责任了然于胸。接续开展实地现场勘察建设项目,完成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前期准备工作现场勘察环节。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检查工程实际情况与资料阐述是否有异
相关部门负责检测需要竣工验收建设工程的地址,是否与初始报备资料相符;建筑设施是否存有变动,有无对当地生态条件、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违规机械设备是否建设工程已具备验收及环保监测的必要条件。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遵照现行通用的环境评价相关建议开展批复工作,并及时跟进批复落实情况。
2、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设备与应配备的环保设施
开展现场勘察工作时,需要依据建设工程施工方案设计资料、按照施工工艺进程,逐步稽查工程建设期间污染物排放问题。遵循工程既定工序,施工现场排放管道线路排布、工艺管线等逐步检查。严格遵照相应环保规定与实施方案,明确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间的联系及主次关系。确定工程施工环保设施实际使用情况,协助现场勘察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污染物质排放、处理和产生全过程。做好现场勘查监测点设计布置工作,避免实际勘察时重复核查、浪费人力时间的尴尬局面。
3、了解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环保设施运行情况了解渠道可通过对现场直接勘查,或是通过对照环保设施执行标准,查看设施使用企业的日常运行日志和监测数据。当出现环保设施实际运行情况没有达到既定标准时,管理部门应及时提出整顿方案,并送呈报告至负责验收的环保部门。
4、依据实际建设情况,调整现场勘察工作重点
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质,现场勘察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作重点,提升现场勘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以改扩建和以新带老建设项目为例,现场勘察需充分了解项目细节,主要内容为:项目工艺流程、建设项目主要污染源、强污染源、污染物质排放总量以及建设企业处理污染源采取相应的举措和真实处理情况。针对建筑企业委托专业污染处理单位,解决建筑废水、有毒有害物质等污染问题的建设项目,现场勘察部门应及时检查接手污染处理项目单位资质。详细核对检查建设项目与接手单位的合同文件及协议,必要时需要现场勘察接手单位。
二、编制验收监测方案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验收监测方案编制的工作细节
通过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前期的资料收集与现场勘察,明确验收监测工作的主要目的、工作程序、验收监测范围以及具体工作内容。根据上述已明确的验收监测工作环节,编制验收监测方案。制定的验收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细节:监测工作范围、监测工作具体内容、监测环节启用的相应方法、设备仪器、监测工作质量保证、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标准、验收调查的核心内容等。
(二)验收监测方案编制工作注意事项
1、验收监测工作内容重点
验收监测区域范围主要涵盖:建设项目施工地点附近地区的环境保护敏感地点。监测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应突出污染物处理达标后排放,建设项目环境治理中使用相关环保设备的运行效果等。再者,监测方案需要涉及对建筑企业清洁程度调查、施工阶段日常环境保护审查、总量核算等部分,依据建筑企业环境保护具体实施情况,确定环境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细节[2]。
2、验收监测技术要求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在编制过程中,重点规定验收因子和验收监测技术要求。监测因子是指国家或地方环保部门制定的总量控制污染物。根据建设项目使用的原辅材料、使用过程期间的中间产物、产品生产工艺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特别规定的一般性污染因子和特征污染源。依照现场勘察确定的监测因子所关联的检测技术规定设计监测计划,具体包含实地监测频率与点位设置[3]。
三、现场监测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现场验收监测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是在建设项目生产设备运行正常、生产负荷达到预计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三以上的基础上进行。如不同地区施行的行业标准对生产工况另有要求,需要根据地方实际要求展开现场验收工作。若有关部门执行环境保护监测期间,建筑企业施工情况未达到上述要求,需要相关部门将监测工作调整至建设项目达到预计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三以上后,实施验收监测工作。当建筑项目确实具有一定困难,无法达到预计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三以上时,需要依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酌情取得环境保护验收主管部门同意后开展验收工作,并在实际实施监测期间标注实际建设项目工况。
四、验收监测报告编制的主要注意事项
(一)验收监测报告项目概况编写注意事项
验收监测报告中项目概况、污染治理和验收监测评价标准等章节撰写,需要注意相关图片收录,如施工厂区平面图、地理位置图、生产工艺流程图、监测点位置图、污染物质平衡和污染治理工艺流程图等。图片收录是证明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证明,使验收监测报告图文并茂。
(二)验收监测报告结果和评价章节编写注意事项
撰写验收监测报告中结果与评价章节时,需要注意在报告中明确开展监测工作期间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工作负荷、设计能力等。报告中给出环境保护工作质量控制策略和保证要求,体现相应的质控數据并做简要分析。细致叙述监测工作中发现环境敏感点大概率会受到的不良影响;监测报告中还需体现验收监测各类项目、监测点位置、监测频率、分析方法与监测结果等重要质量控制举措。按照国家和地方验收监测标准比对分析验收监测结果,针对不达标的监测项目给出具体意见建议。
结语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是建设项目开展“三同时”制度的收官环节。该项目的组织施行由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把关,是针对污染源头和建设项目造成生态破坏等负面影响建立的坚实屏障。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策略平稳落地,也是证明相关企业单位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于群.新形势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现状及工作建议[J].江西化工,2019(06):354-356.
[2]唐春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过程及注意事项[J].环境与发展,2019,31(11):123+125.
[3]李丽华,黄建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编写及审核注意事项[J].广东化工,2016,43(11):202+197.
沣达环境科技(昆明)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