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忱 陈伟钊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的战斗堡垒,加强“三型”党支部建设,更好承担组织育人、协同育人的使命,是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三型”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党员学习自觉性,加强党员服务意识和创新党组织建设理念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三型一体化;高校;党支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高校肩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党组织的组织设置、主要职责、纪律检查工作、干部人才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学习效果不佳、创新意识不够等问题,本文旨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基层党支部开展工作可能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三型”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支部开展学习流于形式,实际学习效果不佳
根据调研,大多数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借助“三会一课”开展的,主要是传达上级文件和专题学习,但是普遍学习效果不佳,难以引起党员同志共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存在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党性不足,入党前积极,入党后懈怠,导致党员主观学习意愿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不浓;二是虽然党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挺多,但是理论学习深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更多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流于表面;三是线上学习的新媒体平台很多,例如学习强国、党建网站、共青团中央公众号等等,但是有效使用频率较低,同志们每天打开学习强国只为“刷”够要求的分数,并没有真正有效利用;四是学习方式单一,大多数是开大会读文件,同志们参与度低,缺乏互动。由此导致难以建立长效学习机制,无法激发党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难形成示范作用,因此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时需重视此类问题。
(二)基层党支部工作和行政业务未形成有效衔接,支部服务能力不强
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基层团支部服务师生的内在要求。但是,支部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认识不足,服务形式单一,认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开展针对师生的公益活动或者志愿服务活动,未将自身行政业务与支部工作有效衔接,较少结合支部党员的自身专业知识,开展专业化品牌化的常态化服务;二是调研意识欠缺,较少深入学生群体开展专题调研,对师生的实际需求了解不深,服务缺乏针对性;三是服务平台单一,没有完成资源整合,形成满足内容丰富、覆盖全面、服务主题多样化的校园服务链,导致服务预期目标,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三)高校党支部工作创新意识欠缺,与00后学生存在代沟
目前,00后學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主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成长的00后学生,具有思想开放、包容、喜欢尝试新事物的特点,然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一是缺乏在制度上的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来约束、激励、指导、提升组织成员;二是缺乏党建新媒体载体使用的创新,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将网络思政有机融合到党组织的管理和建设中,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多数基层党组织在新媒体平台使用上还停留在微信号运营,单纯转载文章上,基层党支部在新媒体平台作品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三是欠缺创建党组织特色品牌活动的意识,导致传统的工作模式无法在00后学生中产生向心力和吸引力。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三型”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创新工作模式,坚持价值引领,多渠道培养党员学习的自觉性
1.坚持价值引领,提高学生党性,培养浓厚学习氛围。通过高校团学工作线的品牌活动,如入学教育、“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化校园行动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及评选,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标杆工程建设、校园人物评选等一系列标杆工程活动,营造创先争优、积极向上的浓厚文化氛围。
2.改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单一、参与度低、以灌输为主,缺乏互动、学习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创新育人新途径,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宿舍、进社团。一是进支部,主要依托班会、团会,团委书记微团课等形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学习活动;二是进宿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宿舍,在学生宿舍文明评比活动中增加政治理论学习考核内容;三是进社团,推动社团根据自身特色,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等专题学习融入社团活动中,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
3.创新学习形式、学习载体,以同志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党史学习中,如果只是开大会读文件、材料,并没多大效果也不能引起共鸣,但是结合热播剧《觉醒年代》,看完讨论剧情,通过这种不经意的方式加强了解和学习效果。
4.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网站、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新媒体为载体,以微调查、微观察、微评论、微课堂等线上活动,构建党组织建设线上思想引领模式。
(二)加强党员服务意识,坚持需求导向,全方位提升党组织服务力
1.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结合自身行政事务,扎实开展调研,了解师生真实需求,发挥支部党员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校友服务、基础团务、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职业生涯问题、创新创业等服务,在此过程中即服务了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又让己可以学以致用,巩固知识,提升服务育人效果。
2.开展社区辅导员项目,让服务深入学生群体。招聘高年级党员学生担任助理辅导员,常驻学生公寓,促使党建工作进公寓。设立社区党员服务岗,以社区辅导员和党员宿舍为抓手,收集学生舆情,解决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学生提供跟学习、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务。通过党员宿舍挂牌与优秀党员宿舍评比,引导党员和积极分子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
3.以人为本,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学生事务大厅、易班平台、广东青年之声平台等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为依托,整合相关资源,形成满足内容丰富、覆盖全面、服务主题多样化的校园服务链。
(三)创新党组织建设理念,加强党建品牌、平台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1.创新党组织制度建设,一是创新组织生活方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特别是党小组,通过选择优秀、负责任的党小组长,明确各党小组长的责任,常态化开展党小组活动并组织各党小组开展竞赛、评比活动,更好地发挥党小组连接党支部与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起到党员管理和教育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落实激励约束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党组织活动可以长效开展,激发党员接受组织管理和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创新党建新媒体平台建设,从目前来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党建网站等网络新媒体“微平台”,有覆盖面广、传播迅速、实效性强的优点,利用“微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是大势所趋,一是通过“微平台”定时推送党的理论知识;二是通过“微平台”加强组织成员的交流和讨论;三是通过“微平台”打造舆论监督和信息反馈渠道,提高信息收集的实效性;四是通过“微平台”开展“微党课“等,将线下活动拓展到线上。
3.创新支部品牌活动建设,目前各党支部开展的活动趋于同质化,并未合理发挥各组织成员的特点和才能。学校机关基本是根据各行政部门去设置党支部,可以结合各支部成员的专业知识,形成各自支部的品牌活动,例如学生处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和指导,保卫处开展安全知识普及,定期举行专业讲座,沙龙或者分享会等,做到“一支部一品牌”,更好服务学校建设,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黎婧.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作家天地.2021,(07):123-124.
[2]赵小锋.以“三型”支部管理促进样板党支部建设探析[J].时代报告,2020(05):28-29.
注:本文系2019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党建研究课题“新形势下高校团学“三型”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2019MB032)研究成果;2019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级党建课题“新形势下高校团学“三型”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KT20190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忱,1988年8月,女,四川泸州人,工作单位:广州新华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伟钊,1988年11月,男,广东潮州人,工作单位:广州新华学院,助理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