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攀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分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比较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急诊分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比较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中,运用急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节省患者在急诊中的分诊和抢救时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优势突出。因此,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类比较严重的疾病,患者生命安全会受到较大威胁,在临床中不但要给予高效率的治疗,还应重视护理服务对改善患者病情的作用,对其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本次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就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心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阐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来源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0 例;年龄为42~78 岁,平均(58.62±2.13)岁。观察组中:男16 例,女11 例;年龄为43~78 岁,平均(58.65±2.14)岁。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均衡性和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接诊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操作,在患者病情缓解后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1)急诊护理路径。①组建护理小组:共同组建护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负责分配各护理人员工作岗位和职责,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日常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人需求制定急诊护理路径表,并定期評价护理效果。②患者到达医院后开启绿色通道,由护士将患者迅速送至急救室,并通知心内科室会诊,迅速抢救;安排一名护士接待患者家属并带领患者家属办理相关手续;在患者就诊的5min内,建立下肢静脉通路,给予供氧支持,同时进行凝血功能等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电图检查结果,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所有检验标本条码均带有加急字号和红色标记。抢救过程全程记录,整理数据。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生活质量。采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量表总分为100 分,评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间存在正向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 软件处理数据,指标的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用2检验,有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急诊分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比较,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急速发展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为中老年人常见病,该病的发生与既往心脏疾病、糖尿病、情绪激动、天气变化等有关。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气促、心悸、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其危害性巨大,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急救效率的要求较高,如不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较差,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要在发病后第一时间入院治疗,要尽可能缩短急救时间,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而良好的护理干预是提升急救效果的关键。
急诊护理路径是一项科学的护理方法,具有计划性、预见性、人性化的特点,根据患者病情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能把握护理过程中的细节点,确保护理措施安全、高效,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优化急诊接诊流程,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使急救流程更加通顺,减少患者等待挂号及医嘱、缴费等工作所浪费的时间,提高了接诊和急救工作的有序性,为患者进行基础的急救措施,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给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争取了时间。
采用急诊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优化护理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急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俞婷,李淑娟.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9):155-156.
[2]卢公荣.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及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7):182-184.
[3]薛嵛丹.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 康复率及满意度影响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8):2527-2529.
[4]孙侠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5):176-177.
[5]张旭楚.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