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潇云 杨红兰
摘要:目的:探讨手工、自动清洗方式对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研究组行自动清洗方式,对照组行手工清洗方式,记录两组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结果:研究组ATP荧光值阳性率(6.00%)低于对照组(17.00%),研究组清洁度(99.00%)高于对照组(81.00%),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自动清洗方式处理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效果显著。
关键词: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手工;自动;清洗效果
供应室是医疗机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是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其清洗质量将直接影响院内感染控制效果。现阶段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工作主要方式包括手工、自动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取舍清洗方法仍存一定争议。基于此,本文将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作为本文研究区间,通过分组形式探讨手工、自动清洗方式对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以便为今后医院供应室合理取舍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方式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供应室200件金属管腔类复用医疗器械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100件)。两组器械种类、数量等对比P>0.05,即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清洗方法
1.2.1.1 研究组 该组行自动清洗方式,仪器选用全自动真空超声清洗器,流动水对器械表面污渍彻底冲洗后放置在含有3M安必洁多酶清洗液中浸泡1min,之后将器械放于清洗器中。程序设定:预洗5miin、脉冲4次、腋下进气2次、酶洗15min、脉冲12次、腋下进气6次、漂洗10min、脉冲8次、腋下进气4次、漂洗10min、脉冲8次、腋下进气4次、脱水2min。漂洗3次后将工作舱予以2min真空抽吸,将残留水分排空并浸泡润滑剂,放于干燥箱(900C)干燥后转运至包装间。
1.2.1.2 对照组 该组行手工清洗方式,具体如下:①器械放置于含有3M安必洁多酶清洗液中予以5min浸泡,清洗液温度维持在30-400C,使用毛刷对器械表面进行常规清洗;②之后使用棉花缠绕钢丝擦洗,最后利用高压水枪冲洗,顺净水后再次冲洗;③待上述操作完成后予以5min煮沸消毒,流动清洗选用酸性氧化电水位(2min),漂洗完成在润滑剂中浸泡、干燥(900C干燥箱),清洗完毕将其转运至包装间。
1.2.2 观察指标 ①ATP荧光值:使用ATP荧光检测仪检测该指标,其中0-10RLU为阴性,反之(即10RLU以上)为阳性;②清洁:利用3M清晰测试棒检测该指标,检测时将专用增湿剂润湿后的棉签插入吸引头管腔内并用力旋转涂擦,尽量采样后将3M清洗测试棒内插入棉签并用力按压,快速震荡5s以上,之后将其放入培養皿中予以370C、45min及550C、15min培养,对比标准色块,其中绿色清洁(阴性)、灰色轻度污染(阳性)、淡紫色中度污染(阳性)、紫色高度污染(阳性)。
1. 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有数据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两类,上述数据分别以x±s、n(%)形式表示,利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版本号:SPSS.26)检验各组数据(即t/2检验),P<0.05则提示对比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复用医疗器械均顺利经相应方法完成清洗,分析可知研究组ATP荧光值阳性率(6.00%)低于对照组(17.00%),研究组清洁度(99.00%)高于对照组(81.00%),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复用医疗器械在多种医疗行为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多数复用医疗器械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需进行侵入性、接触性等操作,加之部分器械价格昂贵、构造复杂特殊,因此将对供应室器械清洗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应注意的是,复用医疗器械若清洗效果未达标势必增加院内交叉感染风险,不仅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同时将影响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如何针对复用医疗器械采取有效清洗方式已成为广大供应室工作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既往供应室针对复用医疗器械的传统清洗方式即手工清洗方式,虽然此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器械清洗效果,但由于手工清洗力度欠佳、缺乏专业清洗器械支持等因素,可能导致复用医疗器械不可拆除部分清洗不彻底,此外多酶清洗剂在进行手工清洗时若长时间保持30-400C恒温范围难度较大也将影响清洗效果[1]。自动清洗方式是近年来于医院供应室推广的新型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方式,清洗工程中严格按照器械特点选择合适模式,从而使复用医疗器械中毛刷无法到达的区域也能够实现彻底清晰,有利于附着于器械上的生物膜顺利松动,同时对确保足够的清洗时间、多酶清洗剂恒温状态等均具有积极意义[2]。本文通过分组研究证实,应用自动清洗方式的研究组ATP荧光值阳性率低于行手工清洗方式的对照组,研究组清洁度高于对照组,此结论与王清妍[3]等人研究结果相符。但本文由于篇幅、纳入样本容量等受限,因此并未对两组复用医疗器械所致院内感染发生率做相应分析,提示还需今后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供应室自动清洗方式的应用价值。
综上,应用自动清洗方式处理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效果显著,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启华,冷萍,赵蕾,等.不同清洗方法对吸引头类金属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4,24(19):4908-4910.
[2]李宝珍,史婧,李倩,等.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评价医疗器械清洗质量[J].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6, 15(1): 59-60,63.
[3]王清妍,孙建玲,逄丽华.不同清洗方法对可重复使用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观察[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18(3):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