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羊传染性脓疱的治疗措施

2021-09-10 12:24:46曹德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7期
关键词:预防治疗

曹德华

摘要:在这些对策的配合作用下,有利于提高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方面的控制效率及质量,避免养殖户遭受经济损失,且能为养羊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未来在提升养羊业发展水平、减少其疫病发生的过程中,应重视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病现状的深入分析,并用相应的控制对策进行科学处理,确保这类疫病控制工作开展有效性。

关键词:羊传染性脓疱;预防;治疗

注重对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病现状及控制对策的深入探讨,有利于改善羊群的健康状况,实现对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科学控制,避免其影响范围的扩大。因此,在促进养羊业发展、降低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病率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其发病现状及控制对策更多的考虑,进而将针对性强的控制计划实施到位,从而满足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1 羊传染性脓疱的临床表现

1.1 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病特点

(1)羊传染性脓疱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对外界环境有着较强的抵抗力,低温下能存活数年之久。多见发生于绵羊和山羊身上,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人兽共患病。以3-6月龄的羔羊发病最多,草料营养不全、羔羊体质弱、羊群养殖密度大会增高该病的发病率。被病羊和带病毒羊污染的圈舍场地、用具、饲料、饮水等中含有大量病毒可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和黏膜的擦伤,经常造成有一只羊病发波及整羊群而造成群发。睑、乳房、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会出现疱疹、水疱、脓疱和痂皮,且羔羊多为群发,会因继发感染的影响而加大死亡率;(2)3-6月龄的羔羊发病率较高,且具有流行性特点,成年山羊多为散发;(3)病羊和带毒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多发于秋季。同时,在唇型、蹄型、外阴型及混合型传染性脓疱病的影响下,将会对山羊健康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制约着其健康水平的提升,间接地加大了羊群的饲养风险。同时,患病山羊的食欲会下降,加上行动迟缓、精神萎靡等方面的影响,会造成病羊死亡现象的出现。当存在于槽、栏杆、垫草、饲草等方面的病毒通过受伤山羊的皮肤黏膜而进行感染时,则会加大传染性脓疱病发生的概率,影响着养羊业的经济效益,需要找出有效的控制对策予以应对。

1.2 发病表现

1.2.1 唇型

这也是羊传染性脓疱最常见型,患病羊只以口唇部位病变为主,初期在口角、口唇、口内、鼻镜和眼睑等处的黏膜和皮肤出现红色斑点,2着患病时间的延长,逐渐转变为丘疹,然后转变为脓疱。当羊只患病以后,它吃料减少且缓慢,口内出现水疱或脓疱,囗腔粘膜和舌部、牙龈等受到严重损害;如果是良性发病,一段时间后痴皮就会千燥脱落,如果病情恶化,会形成丘疹、脓疱反复出现,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形成大面积龟裂伴以肉芽增生,有时还疼痛且有恶臭味,影响羊只采食。

1.2.2 蹄型

蹄型羊传染性脓疱在唇型病发1——2周之后,主要侵害绵羊,比较多见的是单蹄病发,也有羊只同时或继发感染多蹄。在羊只感染后,蹄叉、蹄冠和系部皮肤上出现丘疹、水疱、脓疱,具体主要表现为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形成脓疱破裂后形成溃疡。随着病情的蔓延,会逐渐演变成继发细菌感染即成腐蹄病,导致蹄骨甚至肌踺、关节等深部组织的化脓,开始会让病羊跛行,后期经常卧地不起[2]。

1.2.3 外阴型

外阴型羊传染性脓疱另一种病理类型,在传染性脓疱病比较少见。公羊主要表现为阴囊肿大且有脓疱和溃疡,母羊表现为阴道有黏性和脓性分泌物,阴唇肿胀、附近皮肤发生溃疡,乳房上也会出现脓疱及烂斑。还会使母羊哺乳功能下降,将病毒通过乳汁传染给羔羊。为了得到准确性良好的诊断分析结果,则可在血清学方法的支持下予以应对。

2 羊传染性脓疱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1 羊传染性脓疱的预防

2.1.1 做好羊舍日常的清洁工作

保持其良好的通风状况,并做好羊群的检疫工作,注重优质牧草与全价词料的饲喂,保证饲料供给营养均衡,并根据每一只羊羔的生长阶段,添加适量的适合山羊生长的营养元素,从而为羊传染性脓疱的预防效果增强提供保障。(1)保证母羊的营养摄入,为了加强羊羔的体质和免疫力,就要保证母羊膘情好、奶水足,增加山羊饲料中维生素的摄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微生态制剂、功能性氨基酸、免疫因子添加剂等。(2)保证山羊居住环境的温暖、干燥和舒适,要保持羊舍良好的通风状况,在每一次饲料投食时,做到勤换垫草,根据羊羔生长的实际情况,提供给柔软的草甸,避免给病菌的出现创造有利的条件。(3)在进行山羊饲料管理时,最好是封闭式管理,减少粉细的草料被污染,满足山羊饲养过程中健康水平所需,需要强化羊传染性脓疱的有效预防方面的意识,针对性的开展其预防工作[3]。

2.1.2 严格控制引种过程

山羊养殖过程中,新羊和种羊的引进极其重要。每次种羊引进时,一定要在避免将患病或携带病菌的羊引入,从源头上实现对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有效预防及控制;在每次引进时,保证引进新羊和种羊是经过检疫的标准山羊,尽量免从疫区进行引种。另外,在新羊和种羊引进后,先对引进新羊进行为期15天的隔离,通过对检疫、隔离观察等措施的配合使用,保证引进新羊的完全健康后,确保山羊引种状况良好性,才能和羊群一起混养。同时,要设立隔离区,对新引进的山羊进行及时隔离免疫,给予其传染性脓疱病控制水平提升必要的支持,防止山羊在引进过程中被感染了传染性脓包病。

2.2 传染性脓包病的防治

2.2.1 做好防疫疫苗接种工作

在羊养殖过程中,需要额外注重绵羊山羊痘弱毒冻干苗、山羊痘病毒的弱毒制的疫苗应用,对山羊和绵羊做好防疫疫苗接种,根据病羊的体型大小及患病程度,确定好每一次疫苗注射量,实现对羊传染性脓疱的有效预防。另外,对羊传染性脓包病预防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际,在落实过程加以控制,处理好其中的细节问题,保证传染性脓包病的预防工作顺利开展,确保羊群饲养过程中良好的效益状况[4]。

2.2.2 传染性脓包病的治疗

在提升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控制水平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这些对策的科学使用:(1)结合该病的发病现状,当地兽医应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给予养殖户更多的专业指导,促使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控制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从而为羊群健康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2)山羊饲养计划实施中,应重视适量食盐的饲喂,避免山羊因啃土、啃墙而造成损伤,实现对其饲养过程中创伤感染问题的科学应对;(3)积极开展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控制方面的宣传工作及专业培训活动,且养殖户在实践中应注重该病控制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整合利用,促使羊群健康方面能够得到有效保障,逐渐增加这方面的养殖效益。同时,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治疗中应重视痂皮、痂垢和口腔黏膜、舌面病变附着物的彻底清除,避免影響该病的治疗效果,给予养羊业科学发展方面必要的支持,并为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控制方式的不断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3 结语

为了有效增加山羊产量,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山羊养殖人员进行不断改进饲养策略,进行科学防治,增强山羊体质,提高羊养殖质量和产量,帮助山羊养殖人员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社会民族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白丽丽,张德文.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16(12):77-78.

[2]陈达香,等.羊口疮病毒作为免疫调节剂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17,28(2):182-187.

[3]阿依古丽·艾合买提.浅析如何预防、治疗羊传染性脓疱[J].农家致富顾问,2017(4):18-18.

[4]王冲理.羊口疮病的防治策略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0):239-240.

逊克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黑河市

猜你喜欢
预防治疗
探讨院前急救模式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3:10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医辨证方案治疗临床体会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2:36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2:39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铝箔针孔产生原因与预防方法探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