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峰
摘要: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但它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包括地质、水文、气候、物种等各个方面。在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以生态效益为第一准则。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气候、水文、水体、地质和物种等方面做了分析,随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环境问题;气候变化
引言:水利工程承担着涵养水源、防汛抗洪、发电产能等多项任务,是我国重要建设之一。当前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数目逐渐增多,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处理措施。在现有环境下,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避免出现诸如噪音污染、重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在内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进行施工时,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剩余的建筑废料要进行科学的处理。水利工程不仅要服务民生,更要保持环境友好,必须实现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水利工程施工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大气环流效应是影响地区性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是,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原本是陆地的区域被水体覆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空气的潮湿度,进而改变了当地的气候状态。在修建中型或大型的水利工程时自己竣工后,当地的降水量、空气湿度和温度、起雾频率的气候特点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举个例子,三峡水库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它的修建就对当地的时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一,空气相对湿度受到影响,春季、夏季、秋季的空气相对湿度都有增大趋势,而冬季的空气相对湿度则减少了;第二,降水量受到影响,与之前相比,当地的年平均降水量提高了3mm左右;第三,对风和雾频率的影响,风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雾日天数年平均增加2天左右,变化不大[1]。
(二)水利工程施工对水文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的另一结果就是使下游河道的流量发生改变,进而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第一,修建水利工程就一定会形成一个蓄水池,导致水位升高,水表面积增大,直接后果就是加快水的蒸发,进而影响自然界水循环。第二,进行水利施工还会显著提高岩石的透水性,从而使地下水的水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一些重要的水质参数都会受到改变,包括流量稳定性、水流流速频率、来水时间与时期和水位落差等。第三,水流的温度也会因水利工程的修建而发生改变,水体性质也会由于水库中水流的流速变化而改变。
(三)水利工程施工对水体的影响
修建水利工程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会使流动着的河水停滞在水库中,而水流一旦停滞,势必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影响,包括航运和水质变化。第一,在航运方面,船舶上行和下行的行驶速度会受到影响。第二,对于水质方面,水体中污染物迁移扩散的速率和水表面气液交互的速度都与水流流速有关,而水利工程的修建,会使水流速度大大降低,甚至部分区域水流停滞,这导致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大大降低。此外,水流流速的降低还会显著提高水体的透明度,这就为一些藻类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藻类的光合作用速率加快,能量供给充足,最终导致藻类大量泛滥。
(四)水利工程施工对地质的影响
对于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使用到的机械较多,体型较大,并且对地质的改变也较大,极有可能造成山体滑坡,部分地表塌陷或者地震等地质灾害。而且在大型水利工程竣工之后,由于其蓄水池蓄水量极大,地壳承受的水体重力增加,就会在内部产生一定程度的应力,而且随着蓄水时间的增加,渗入到岩层中的水分也会越来越多,水流入岩石断层之间,就会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并且在内应力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岩石断层出现运动,最终引发地表塌陷和地震等地质灾害。
(五)水利工程施工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虽然能够防止洪水的侵害,提前拦截一部分水在水库里,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使得水流“均匀化”。但是,下游的一些更偏爱水流更急的和水位更高的鱼类可能会受到影响,如影响了鱼类的繁殖后代。以长江水系为例,近年来,长江的大规模开发改变了水生生物的水流生活环境,对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产生了无可挽回的重大影响,如“四大家鱼”是长江主要的经济鱼类,但是,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原有的水温和水流状况,阻断了鱼类的洄游路径,影响了鱼类产卵孵化。另外,水利工程施工也会对下游的水生植物产生影响,下游湖泊水位太低会产生“富营养化”现象[2]。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综合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同时,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加强环保管理。要针对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制订详细的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进行严格地环保管理。施工企业需要加强监督,严禁施工人员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严禁施工人员随意排放生活和施工污水,从而减少水污染。
(二)积极采取降尘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以及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扬尘,降低污染:1.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该注重洒水工作。如果扬尘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 2~3 次/d,如果扬尘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就需要增加洒水次数,从而降低扬尘,避免灰尘迅速进入大气当中,污染大气。2.施工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运送施工垃圾,不能将垃圾从高处抛到低处。
(三)减少噪声污染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噪声,所以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降低设备噪声。首先,施工单位可以引进一些环保型的振动机具,这些设备的噪声比较小,不会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其次,施工企业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以及时解决设备中的故障,降低设备的噪声。同时,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利用润滑油或者其他润滑物进行润滑工作,从而降低设备的噪声[3]。
(四)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
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而部分固体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所以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可以有效回收固体废弃物,从而节约成本,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比如说,施工企业在使用完化学用品或者是油料时就可以回收物品的包装箱。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电池等物品,需要对电池进行集中处理,不能将电池随意丢弃在土壤当中,不然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此外,施工企业需要合理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要按照国家规定将固体废弃物运输至固定地点,从而减少污染。
(五)加强环境监测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环境监测,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施工企业需要完善检测仪器,利用专业的环境监测仪器进行环境监测,并对环境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到施工中的环境问题,根据具体问题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尽管水利工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在进行水利工程修建的过程中,必须把生态友好摆在第一位,进行各项施工前都要做好实地调研,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亢春波,陈瑞革.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水泥,2021(04):114-115.
[2]王廣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1):155-157.
[3]张保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4):163-164.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