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旋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铁路站场以及枢纽设计的理念与方法,重点介绍了多种铁路站场与枢纽的设计方法措施,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克服现有铁路站场与枢纽设计中的不足,而且具有多种特有的优点。通过对铁路站场及枢纽设计理念与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铁路交通的良好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铁路站场;枢纽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交通网络系统也在快速发展,交通网络作为城市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条件因素,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后续发展。铁路站场与枢纽作为铁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设计关系着铁路运营的便利性与效率。因此,文章对铁路站场及枢纽设计的理念与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1铁路站场设计理念与方法
铁路区间线路上具体分布着若干的越行站、中间站以及技术作业站,这些站点共同构成分界点,在除了为列车提供越行与交会等基本功能外,还能为周围区域经济提供运输服务与功能。因此,如何对客货运站、接轨站位置进行合理确定,成为了站场设计的的核心工作。铁路站场的布局设计应当分为两种方案,分别为客运列车与货运列车混合使用布局设计以及分场专线使用设计。文章本部分将对铁路站场两种设计理念与方法进行阐述。
1.1客货运共线铁路
在客货运共线铁路的站场设计中,需要从两个方面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个角度为车站位置选择。一般来说,车站站址的选择有两个标准与依据。首先,车站应当在客运与货运量较大的经济据点设置客货运站。当铁路线路经过经济点时,传统设计是客货功能集中的一站式横列设计,根据多年来不同地区运输实践情况进行分析,一站横列式设计以及逐渐显示出其客货功能相互制约、作业交叉干扰、运输与服务效率质量低下等问题。因此,客货运共线铁路车站的设计需要更加贴合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灵活选择客货分站、客货纵列、客货并列等设计方式。其次,客运车站的选址需要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地位与功能,在充分综合考虑城市自然条件、综合规划以及施工条件因素等情况下,选择能够形成并发挥交通枢纽作用的地理位置,便捷居民出行,推动城市交通进一步发展,在实际的站场设计中,需要对主线顺直设站、主线绕行设站以及主线顺直、另设联络线下线设站等方案进行综合对比。第二个角度为铁路与城市枢纽间相互疏解。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第一,需要对技术作业站布局进行综合考量,结合路网规划、生产力布局等条件,实现长交路、直达运输的目的;第二,货运站需要结合当地产业工业园区;第三,开行车站需要满足点线能力协调,提高运输效率;第四,线路应当在车站内接轨,保证列车运行畅通;第五,应当合理选择接发列车车站。
1.2客运专线铁路
客运专线铁路站场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仍旧可以采用上述客货运共线铁路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同时,客运专线铁路需要合理确定折返站以及折返方式,将其设置在重要的客源地位置以及交路断点位置,并根据实际运行中的客运量与行车组织方式进行铁路站场的设计。
2枢纽铁路设计理念与方法
2.1枢纽铁路规划建设
客货分线运输是实现铁路运输效益最大化的一个趨势与方向,也是提高运输质量的重要方式。枢纽时铁路车流的产生点与关键点,在其设计与建设时,需要集合引入线路的建设,例如城市规划与客运专线建设等条件,形成独立的客、货运输系统,从而发挥铁路的功能作用。
2.2合理确定引入线路接轨点
传统的引入线设计中,多为方向别引入枢纽前方站合并,导致一线能力制约多线能力,不利于后续线路功能的发挥。因此,引入线原则需要直接引入编组站、客运站等,实现立体化交通疏解。
2.3枢纽结合路网规划布局
枢纽的布局设计还需要结合铁路路网规划与生产力布局情况,预留地区为后续枢纽发展提供条件,其建设需要符合路网规划,有利于直达运输,并在实际建设中设置一个技术作业站,在综合集中作业原则的指导下,实现铁路综合集成自动化。
2.4合理确定枢纽客运系统布局
合理确定枢纽客运系统布局,需要依照六个要点:一,客运线路应当覆盖城市主客源地;二,合理布局客运站;三,多线布置客运站;四,合理科学确定客运站规模;五,贯彻立即折返理念进行布局;六,重视站区综合交通规划。具体的铁路站场与枢纽设计理念方法,如表1所示。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的发展,铁路站场与枢纽设计工作愈发关键与重要,其设计理念与方法直接决定着站场与枢纽功能的发挥效果。文章对铁路站场与枢纽设计理念与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发挥出站场与枢纽的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程耀.铁路站场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J].科技资讯,2015,(14):58-59.
[2]谢斌.关于铁路站场的枢纽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7):110-110.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