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导引下趣味体育节的深度探寻

2021-09-10 07:22:44李颖娜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转型

李颖娜

摘要:运动会是体育节的一个支项目,目的是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精神、塑造本机构或本地区的体育文化。它是学校开展全校性群体活动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各个年龄层阶段学生差异较大,传统的运动会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受限。本文结合我校近几年校园运动会变革与创新来分析传统运动会转型的必要性以及展示新形势下体育节在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因素作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创新思维;转型;趣味体育节

运动会是众多体育活动中关注度和参与度较高的一项大型体育活动。体育节中可以将传统体育项目保留,然后再延伸一些新型运动项目,更多是会加入趣味性较强的,参与不受场地、器材、人员数量等限制的活动项目,形成趣味体育节。在传统意义的运动会上增加了时间、空间、主体参与者以及学校特色等因素,每年举行的大型校园体育活动如“过节”一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

一、当前运动会在中小学校的现状

(一)竞技元素高,个体参与度低

传统体育运动会以田径项目为主,学生能报名参加的人数很少,由于竞技性太高,很多学生都达不到比赛水平,特别是小学低段年级的学生,很多项目都参与不了,比如:1500米长跑、跳高等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或者难度系数较大的项目。

(二)趣味性不足,缺乏少儿韵味

小学一到六年级各个年龄层次不同对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不一。传统运动会项目单一,偏向身体发育优良的学生占优势,忽略了一般水平学生的身体发展能力,同时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发展水平。在项目设置上没有与学生主体分层设计,缺乏互动与联系,很难引起学生感兴趣,长期以往学生会淡化这种项目。

(三)重视个人赛,忽视集体项目

传统运动会主要以个人争得名次为主,参赛运动员多为少数精英选手的选拔服务。除了4*100接力赛,基本没有设置集体合作项目,忽略了大型体育活动可以给集体创设凝聚力的巨大作用。同时,单纯的参赛者和裁判两者之间没有产生多余的情感交流,缺乏对参与主体情感上的关怀体验与感受,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二、开展趣味体育节的实践探寻

校园体育节是以开展体育活动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日。活动内容广泛,一般包括:赛事运动、休闲娱乐、体育讲座、健康知识宣讲等多项活动,目的是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精神、塑造学校体育文化。结合我校近几年除运动会以外的体育活动,特别是趣味性较强、适合小学生不同年段参与的运动项目进行整合与融合,形成了我校特色的“体育节”。现将运动会向体育节转型的创新策略与措施展示如下:

(一)注重项目分层设置,整合校园体育资源

1.创设校园吉尼斯项目,学生自主选择参与

(1)项目丰富,选择多样

校园吉尼斯项目相对比较简单,适合大众参与,“门槛”较低,学生不会因为害怕而不敢参与,打消了他们这种消极的念头。吉尼斯项目丰富多样,融入了传统体育富有“童趣”的项目,比如“金鸡独立”“转呼啦圈”“吹气球”“踢毽子”“乒乓球垫球”“篮球投篮”。

(2)学生自主,积极参与

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自己喜欢的项目,并且可以选择多项,没有限制。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大大的地提高。

2.传承优良竞赛项目,学生施展体育才华

(1)深入思考、因人而异

学校开展的田径运动会是传统的項目,涉及田赛和径赛的各项,主要为中高(三到六年级)年段设置。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逐渐趋于稳定,特别是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等已经能适应一般的体育活动强度与力量,有能力参加田径赛项目。

(2)施展个性,推波助澜

学校秉承和发扬“更快、更高、更远”的体育精神,在中高年段设置田径运动选拔项目。一方面,优秀的传统不仅要继承还需要发扬光大,我们要给体育优等生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们通过努力训练强健体魄、为班级和学校争光。另一方面,学校重视学生个体发展,选拔一批有天赋的队员通过培养成为区级体育人才输送。

3.社团课成果展示与评比

(1)教学依托,资源利用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体育社团课程,比如“武林绳功”“奔跑吧少年”“排球小将”“绿茵足球”“益智棋类”“跆拳道”“灌篮高手”“炫彩羽飞”等。全校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学习训练后,学校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的舞台。除了体育课堂的基本教学,每位学生还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

(2)评优入选,学生积极性倍增

体育节上我们对社团课上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考评与展示,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对他所选择或者参与的体育项目兴趣与求知欲,小学生爱表现是他们的本能欲望,我们抓住了这一特性,在体育节上创设了这一环节,目的只有一个,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为他们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分不同项目进行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评价,给更多学生参与的机会与展示的舞台。分层项目设置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阳光体育,人人参与。

(二)渗透趣味性内容,打造主题式乐园

1.明确体育节主题,围绕主题安排内容

体育节积淀校园文化。比如,以“环保”为主题的体育节,各个分项上布置和安排与环保有关的信息与内容;以“迎奥运”为主题的体育节,传递和了解奥运会精神是这届体育节要体现的背景因素;以“科技”为主题的体育节,结合学校创科技特色为背景,在体育节中展示和驻入科技元素;以“迎亚运全民共参与”为主题的体育节,做好东道主全民来加油,本届体育节还应邀家长们一起参与;以“兴趣爱好 强健体魄”为主题的线上体育节,学生们在家通过家长的监督和裁判,录制视频进行比赛与参与。每一届主题式体育节的展开,都会在前面的基础上吸取经验与教训,取长补短。第一,形成体育节相关制度与要求,体育节比赛项目的竞赛规程的完善;第二,班级进行体育节相关黑板报、报道撰写、最美掠影(摄影)、手抄报等活动的展开,给学生项目式学习提供精神依托与实践支撑;第三,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身边的资源,给孩子增添锻炼的机会,同时,提高体育节体育比赛项目质量。

2.多群体参与,营造浓厚氛围

(1)全员参与趣味开幕式

开幕式由学校统筹规划。各年级划分开幕式主题项目,每个班级根据主题再进行具体筹备与练习。在“环保”主题开幕式中,不同年级以环保秀的形式展示在开幕式上,学生们制作的道具五彩缤纷,十分吸引众人眼球,给主题式体育节增添了浓厚的环保气息,在“迎奥运”主题开幕式中,将奥运会中的比赛项目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了解更多关于奥运会的知识。

(2)开启趣味运动项目

集体性项目在体育节中会频频显现,除了广播操、拔河、跳长绳比赛,我们还设立了多项趣味性、全员性的比赛项目。如,“车轮滚滚”“齐心协力”“企鹅漫步”“眼疾手快”“单脚火车跑”“当空接龙”等。趣味项目的开展是体育节的高潮部分,学生尽情地享受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3)家长学校互为联动

体育节上,还组织家长和老师的一起参与。教工趣味运动会上,由学生、家长做裁判,老师们像孩子一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还有亲子项目,从起初简单的跳绳比赛,渐渐增加到亲子游戏项目、分组竞赛项目等亲子运动项目,亲子运动的开展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让小学生拥有更亲密的美好时光,记录孩子们童年的美好时光。

(三)家校合作,内化精神。

1.增强学生自信

体育节多个项目的开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项目参与,从中获得了参赛的权利,并且设置的奖项丰富多彩,也很容易得到,以往很难在体育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现在可以得到奖牌后自豪感油然而生,对自己参与体育运动也充满的信心。学校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入手,设置趣味型、竞技型、集体型比赛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运动观。

2.创设班级凝聚力

体育节项目设置采取了多样化的集体项目,给团体创造了很多增强凝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展示与竞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是难以用物质来衡量的。交流与合作、团结与拼搏都会在体育节中萌生,并给师生留下难忘的情节。

3.融和情感培养

体育节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动开展,促进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以及家校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友情,促进了亲子关系的融洽,加深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与互动。

三、结语

开设体育节,包括赛事运动会、趣味娱乐、体育文化讲座、健康知识宣讲或图书展等多项活动。从阳光体育的角度来看,首先体育节更符合小学生,走大众化、亲民化路线,不再仅仅只是高手参与的运动会。其次体育节更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育锻炼的自信心,深化运动观。体育节让学生收获满满,又把学校的传统项目发杨光大,并把这种美好的愿景传承下去。当然,体育节不仅仅只是体育活动的合并,更多地是从学生体质出发,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及管理层面的提升,业余运动队、社团活动课程、群体大课间等活动的深化及拓展等,都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积淀。体育节的创新还远远不够,源源不断的设想将会在实践中诞生,我们将继续研究适合我们的“体育节”。

参考文献:

[1]刘涛.基于身心健康发展视域下的小学体育运动会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20):234-236.

[2]钱文龙.中小学体育运动会改革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4(22):59-60.

[3]宋鑫.小學“全员型”运动会创新设计[D].山东聊城大学,2015:16-21.

[4]王和斌.小项目大集体——小学全员运动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J].体育教学,2020,40(08):28-30.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安凯转型生意经
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30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人大建设(2018年5期)2018-08-16 07:09:06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22:47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5:16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