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刚
战国时期,有一只叫“爱居”的海鸟,飞到了鲁国国都的郊外。
这是一种很稀有的鸟,当地很少见到,鲁国的国君把它视为宝贝,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它。
于是,国君派人将鸟放在最尊贵的祖庙中,把祭祀祖先的牛羊肉拿来给鸟吃,还为鸟演奏最豪华的音乐《九韶》。
可是,这只鸟的天性是吃虫子、吃鱼,不吃别的东西;它从小生活在大海边,习惯了海浪与波涛的声音,根本不喜欢音乐。待在宽阔的祖庙里,这只鸟吃不到它能吃的东西,三天后便死了。
本来,鲁国的国君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给这只鸟,可是,他用养人的方法来养鸟,而不依照鸟的习性来养。鸟要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要在湖泊、河流、大海中抓鱼抓虫,要与自己的同伴一起生活,这才是它所需要的生活。
所以,好的愿望必须符合实际,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成为坏事。
摘自《少兒国学(低年级)》202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