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创建家校共享资源库的多维度实践研究

2021-09-10 07:22:44杨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7期
关键词:微课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络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逐渐趋于网络化、信息化。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各个院校与时俱进,应用新的“微课”授课方式,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手段,将学校和家长、学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共同创建资源共享库,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化,改善授课质量和效率。本文就运用微课创建家校共享资源库的多维度实践进行研究。首先从分析微视资源库的创建模式入手,其次从多角度分析运用微课创建家校共享资源库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对教育专家和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和价值。

关键词:家校共享资源库、微课、多维度实践

家校共享资源库的创建是将所学的教学课程和资源通过互联网、多媒体平台和微信等软件以短视频等形式发送给学生和家长而实现的。运用“微视”将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能够打破传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和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沟通,拉近了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微视资源库的创建模式

微课属于一种在线教学服务。微视以课本教材和教学方针为基础,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学校和家庭相结合、课堂和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区别于传统的视频课件和PPT展示等教育手段,微课将网络教学资源进行了二次资源整合,融合多种教学资源,在学习视频中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突出,从而促学生更加全面化、具体化的学习和吸收。

1.1、理论授课型的微视教学模式

理论授课型的微视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口头授课的方式实现。教师在提问中引导和启发学生讨论与思考问题,在问答的环节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该模式中,教师为课堂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课堂知识点的数量一般为一到两个。教师通过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1.2、实践演示型的微视教学模式

实践演示型的微视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对课程的实践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和体验感,在体验中学习。在该模式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担任辅助角色,辅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的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展示以及模拟体验等形式进行微视课程教学,丰富学生的感官感受,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运用微课创建家校共享资源库的有效策略

2.1、建立和完善互动性强的家校互动微视课程

运用微课创建家校共享资源库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建立和完善互动性强的家校互动微视课程。家校互动微视课程可以定期开设,如每周一次或者每月两次。首先,教师在课程开设之前将授课内容和知识要点告知家长,为其给予充分地准备和学习时间。尽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引导其珍惜和充分利用发言机会展示自我,从而引导家长和学生更好的配合教师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学习的榜样。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进取,积极学习,与时俱进,培养良好的家教和家风。教师通过定期开展家校互动微视课程能够改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以及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每一位学习的参与者融入其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提高对微视课程的兴趣,进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2.2、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

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运用微课创建家校共享资源库的又一有效策略。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优势。学校教育是一种集体式的教育,将学生进行集中式有纪律有规律的教学和教育,引导其在集体活动中掌握所学知识内容,学会感悟生活。然而,与其不同的是,家庭教育更偏重于对个体的教育和引导。着重于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家教和家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品质,培养孩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修养。因此,微视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注重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两两结合,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高度结合,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3、构建家校心育教育的资源共享库

构建家校心育教育的资源共享库能够更好的实现微视教学的应用。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学校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往往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构建家校心育教育的资源共享库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学校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共同努力协作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思想观念和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综合培养,进而促进学生养成健全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结论:

综上所述,运用“微视”将学校和家庭的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减轻教师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阳艳美.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创建保障措施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z1):145-145.

[2]孫颖. 基于CDN的高校互联网+创新教育共享平台研发[D].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杨娟,1988年1月,女,汉族,河北省辛集市,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91

猜你喜欢
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微课,让高中数学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微课,清朗夜空中的一颗星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44
“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感悟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04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5
高中地理微课教学探索
微课在九年级数学复习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再解:回归应用价值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