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村上春树作为“世界上名声最大的日本作家” ①,如今已出版了40多部作品,而作为其处女作的《且听风吟》不仅开创了村上春树作为小说家的人生,也奠定了其日后写作风格的基础。本文主要以“陌生化”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且听风吟》中的语言风格、情节结构和写作手法三个方面的陌生化,来探索村上在作品中运用“陌生化”理论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 《且听风吟》;陌生化;村上春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004-02
一、 前言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第一部作品,译成中文不到七万字。从这之后他便开始了漫长的创作生涯。《且听风吟》一经问世,便获得了日本纯文学杂志《群像》设立的“新人文学奖”,评委们所给出的评语也引人深思。女作家佐多稻子说:“ 《且听风吟》我读了两次,第一次读便感觉很有意思。为了找到魅力所在,我又读了第二次,结果趣味仍然不减。这就是作品无需解释的艺术力量。” ②她的评语恰恰说明了《且听风吟》的成功之处,即语言和形式的特殊所给读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和“陌生化”理论所强调的“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设法延长审美感受” ③不谋而合。因此,运用“陌生化”理论来分析《且听风吟》是有必要的。
自1979年《且听风吟》发表以来,国内外关于村上及其作品的研究论文可谓层出不穷。在我国,对于村上的研究的开端可认为是1989年由林少华翻译的《挪威的森林》的出版。近年来,研究《且听风吟》的论文也逐渐增多,大多是解读其语言特色、文本价值、成长叙事研究、互文性文本策略、写作手法的运用等等。本文在借鉴这些论文的基础上,主要以“陌生化”理论为框架,分析《且听风吟》中的陌生化倾向,探索村上运用“陌生化”手法的目的和意义。
二、《且听风吟》中语言的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就是要人感受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④从这个意义上说,“陌生化”欲使之“陌生”的是表现对象,即描写客体,而呈现描写客体必不可少的中介是语言。因此,“陌生化”理论使之“陌生”的除表现对象之外,还有语言。在《且听风吟》中,语言的陌生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语言简洁直白,节奏紧凑。正如村上在《且听风吟》中所言“我这里所能够书写出来的,不过是一览表而已。”虽然对话占据了本书二分之一的内容,但整本书读下来,毫无拖沓之感。原因就在于,人物之间的对话异常简洁,没有任何添枝加叶之处。比如,写“我”和“鼠”初相识之时,有如下对话:
“管我叫鼠好了。”(鼠)
“干嘛叫这么个名字?”(我)
“记不得了,很久以前的事,起初给人这么叫,心里是不痛快,现在无所谓,什么都可以随便嘛。”(鼠)
短短三句话,写出了书中人物的无可奈何和无所谓的态度,结合当时日本的社会环境来看,这也反映了当时的年轻人在“学生运动” ⑤之后身心无处可归的迷茫和凄凉。由此可见,简洁的语言并未丧失其深意。另外,在《且听风吟》中,“鼠”和“我”作为大学生,在假期回乡整日混迹于酒吧,从未提及家庭和亲人,这显然是异常的,即“陌生化”理论中所说的“不在其位”的人。村上通过简洁的语言塑造了“我”和“鼠”这两个“不在其位”的人,给读者一种“异化感”,拉开了读者和表现对象之间的距离。
第二、运用了大量独特又新奇的比喻。《且听风吟》中的比喻看似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实际上每个比喻都有其深意。比如在第1章,村上写道“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可以就大象本身写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从何写起”,在后文又写道“到那时,大象将会重返平原,而我将用更为美妙的语言表述这个世界”。乍见“象”的比喻会让人觉得一头雾水,但结合当时学生运动的社会环境来看,便可知大象其实是青年学生的化身。通过这个比喻,我们不难想象当时学生的处境——面临着“被驯化”的危险,这恰恰就是“陌生化”所说的“比喻,就是将通常用以表达一定概念的语词转用于与之截然不同的另一概念”⑥。这些比喻,把概念从人们习以为常的语义联想中解放出来,创造性地将其移置于另一与此完全不同的语义中,使熟知的事物变得陌生,让读者感到意外,在惊奇之余又能获得顿悟。
三、《且听风吟》中情节结构的陌生化
《且听风吟》由40个章节构成,但按照作家自己的敘述,这些章节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而是单独成章,最后人为地将各个章节串联而成。此外,村上还在主线情节之外插入了其他故事情节,比如:首先插入了“鼠”的故事,随后又插入了歌曲点播节目的描写和酒吧老板“杰”的故事等等。因此,读者在阅读文本时的前言不搭后语之感便有迹可循。然而,结构的不清晰也是作者特意为之,目的显然在于希望通过“新材料”的引入,来迫使读者重新思考事件及其因果关联,延缓故事发展高潮的来临,设法延长读者感受的时值和加强对作品的期待。在稍显混乱的结构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框架也是极为清晰的:作品的第2章明确地写出了时间范围:“故事从1970年8月8日开始,结束于18天之后,即同年的8月26日。”但是根据日本学者加藤典洋对时间的考证来看,故事结束的时间应该是8月29日,计算时间的关键是故事中每周的歌曲点播节目。由此可见,《且听风吟》中的时间也是错乱的。时间的模糊也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好奇心,引发读者的感受兴趣。同时也是为了表明这是小说的世界,以此来拉开读者和表现客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读者的感受能力。
四、《且听风吟》中写作手法的陌生化
语言和情节结构的陌生化最终都可归结为写作手法的陌生化。《且听风吟》中运用的最典型的写作手法有框架法,即“小说套小说”形式、“加密式”和“解密式”三种。
首先,“鼠”的梦想是当小说家,于是文中常涉及“鼠”写小说的原则和大致情节:“鼠的小说有两大优点。一是没有性描写,二是一个人也没死” ⑦。通过对“鼠”的小说的描写,来拖延使故事完结因素的到来。其次,《且听风吟》多次设置悬念,增加阅读难度。比如第29章曾写道“大约有一个星期,鼠的情况非常不妙。或许由于秋日临近,也可能因为那个女孩的关系”⑧。这句话中有两个读者不知道的信息:其一“那个女孩”是谁?其二“鼠”和“那个女孩”的关系怎么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后文作者也并未明确写明,通过文中“鼠”的生日礼物唱片和“没有小指女孩”的流产,读者可以推断出,“那个女孩”就是在唱片店打工的“没有小指的女孩”,同时,“鼠”抛弃了已经怀孕的她。由此可见,《且听风吟》并不是直线型的表现手法,而是被“加密”了,作者让读者在表现对象身上驻足,来揣摩和重新思考。最后,日本学者普遍认为,作品中的“鼠”是主人公“我”的分身,通过“鼠”之口,村上隐晦地写出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一些看法,这也可视为“自我揭露”。
五、结语
《且听风吟》作为村上的第一部作品,一经发表即获得“芥川奖”的敲门砖—— 《群像》“新人文学奖”,可谓是一部成功之作。文本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也是《且听风吟》成功的因素之一。
本文从语言、结构和手法三个方面分析了《且听风吟》中的陌生化倾向,同时也探索了村上运用“陌生化”理论的目的和意义。希望这对研究村上的其他作品,探索其与“陌生化”之间的联系,能带来更多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①( 日 ) 栗坪良樹、拓植光彦、今井清人編:『村上春樹スタディーズ(3) · 解説』,若草书房1999年版,第301页。
②( 日 ) 佐多稲子:「選評」,『群像』 ( 6),1979年6月,第116页。
③④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散文的理论》,苏联作家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⑤1968年,在日本由新左翼党派和无党派学生组成的“全日本学生共同斗争会议”策划并开展学生运动。
⑥什克洛夫斯基:《关于小说的小说》,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66年版,下卷第172页。
⑦( 日 ) 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且听风吟》,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⑧( 日 ) 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且听风吟》,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樹.且听风吟[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岑朗天.村上春树与后虚无年代[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黄辉辉,涂珊珊.《动物庄园》中的陌生化解读[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9).
[4]李春姝.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语言魅力赏析[J].语文建设,2016,(11).
[5]林少华.村上与莫言的文体特征——以比喻修辞为中心[J].中国外语研究:国别研究与文化,2014.
[6]李世娟.论村上春树小说的陌生化特征[J].西北大学,2007.
[7]李胜利.“陌生化”理论及其文艺学意义[J].西北大学,2004.
[8]孟辰.村上春树《且听风吟》中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J].文学评论,2016,(2).
[9]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0]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1]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李博丽,女,黑龙江尚志人,黑龙江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