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诞生、发展、繁荣的重要历史阶段,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色。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其首创的教育和学习以及治国理论都为后来的儒家学者提供了奠基作用;孟子以孔子的学生自居,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儒家思想,并且对其政治学说增加了更加符合时代的新内容,使得儒家学说更加入世,更容易为统治者所接受;荀子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总结者,十分重视儒家经典,但是对于儒家的思想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在新的时代与其他学派的思想交流融合。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都拥有其独特的时代特色,发展演变也有其逻辑规律,与此同时,先秦儒家思想在当今也获得了新发展,在和平年代儒家学说更加容易为民众所接受,已经被历史所印证。
【關键词】 先秦;儒家思想;仁;思想关系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47-03
一、孔子的奠基作用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主要来自孔子对于古代西周思想文化的继承,通过对古代典章制度和礼乐文化的学习,面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坍塌,提出了自己的治世主张,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为统治者所接受,迫于无奈晚年四处游学以传播自己的理论。从后人整理的文献来看,孔子思想与西周的思想文化关系密切,在西周的思想文化中,天是其他思想内容的基础,孔子的天命思想并不是脱离西周传统天命理论,在《尚书》中的天命思想主要是针对王朝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而孔子主要的关注点是人,这与他的仁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人应该是被关注的焦点,个人的命运变化和天的意义是紧密联系的,这可以看出孔子与当时的主要社会潮流有所不同,官方政府关注点在于国家的运势走向,孔子作为民间私学的代表,与其接触的为普通民众,关注点重心自然也就在人本身了。
通过对儒家学说的研究发现,儒家的先秦思想理论在很多方面是有矛盾心理的,孔子一方面孜孜不倦地追求“天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也不是完全地遵从天命而是些许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当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并不能被各国统治者所接受时,他似乎又屈服了,看来他还是强调人的,不得已才发出“五十而知天命”的声音。命运到底是不是由天决定的,在孔子的一生中并没有给出答案,从其短暂的一生来看他的命似乎没有发生改变,但是经过后世学者的发展完善,他的入世思想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正是他的努力才有了后来儒家的繁荣。
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对仁、礼观念的研究上,孔子继承和发展西周的思想,他对于周礼也是持维护态度的,但是并不是完全吸收,而是在新的时代内涵下,对周礼进行适当的改造,孔子主张扩大周礼的范围,对于礼乐和做官的先后顺序上,孔子认为没有世袭资格的平民,应当加强礼乐制度的学习,先加强对礼的了解再去学习获取做官的资格,而对已有世袭资格的贵族,可以先继承官位然后再去学习官方的周礼,由此可见孔子其本人仍有很深的社会等级观念,但是作为后世研究者对此是不能苛求太多的,等级制度是当时社会稳定的大前提,而礼是维护等价制度的重要工具。西周所说的礼有很多方面是针对祭祀占卜的,有很强的崇拜鬼神的色彩,孔子则淡化这些主要是对于礼仪制度而言的内容,礼仪制度应该是主要为了社会稳定而不是为了祭祀占卜。
孔子的仁的思想,仁就是要爱人,对待别人要恭敬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把仁作为一个德的重要内容并不是孔子的创造,在他之前就有很多人谈到过“仁”。孔子对前人的“仁”的理念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诠释,使仁更加系统和深化。同时强调社会伦理的作用,孔子把人定义为“克己复礼”,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欲望肆意妄为,要按照周礼来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其他一切都是围绕仁而展开的,在个人修为方面孔子想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是他的终极理想,以仁为核心来追寻人的价值,探讨人的意义所在。孔子的仁是包罗万象的,“恭、宽、信、敏、惠”(《论语》)五种品德是合乎仁的要求的。孔子认为“仁”是最高的美德,是非常不容易实现的,所以很少有人真的实现“仁”的构想。
最后便是孔子的文化和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教育家,将办学由之前的官方独办到私学繁荣,越来越多的下层人民获得了学习和受教育的权利,在学习态度方面孔子主张勤奋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政治和伦理教育,以《诗》 《书》《礼》《乐》为教材,对学生传授知识,孔子认为后天的学习十分重要,要把注意力放在孜孜不倦的后天学习中,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要有举一反三的精神。孔子穷其一生,不仅继承了夏商西周的文化,而且归纳出了“和而不同”的文化观,这种思想是对先人思想的批判继承,同时也有创新和发展,在面对文化遗产时“述而不作”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原则。
二、孟子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壮大作用
孟子,名轲,字舆,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人们常说“孔孟之道”能够与儒家创始人孔子齐名,可见孟子在儒家思想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孟子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很深的渊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并且对孔子思想有了新的发展。与孔子相同,孟子也希望儒家学说不仅在民间在周礼的恢复上有所建树,在社会治理上也应有用武之地,孟子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可见其入世的政治理想。
孔子主张“德治”通过仁、礼来治理社会,在当时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局面下是很难实现的,各个诸侯国面对着强大的生存危机,而“德治”是一项浩大且持久的治理过程,统治者在生存危机下难以看到其对于治国安民的社会作用。孟子则主张“仁政”,统治者通过自身作为来改变国家的命运,儒家强调道德修养,更加强调统治者的道德修养。
这对于各诸侯来说变得更加可见可操作,仁以民众为主体,长期来看可以改变社会风气,而孟子将其发展成了政治学说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孟子的“仁政”思想是贯穿社会各个领域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在经济关系上,孟子认为应该停止横征暴敛,保证民间农民下层百姓的生产相对稳定,而不至于在碰到天灾人祸时百姓因无法交税而产生反抗。与井田制相关的是,孟子主张“正经界”从而达到理想社会。
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对于社会的构想更加具体,孟子所理想的封建经济社会,农民是有一定的财产权的,反对对于人民杀鸡取卵的剥削,制定合理的税收制度,使得农民有基本的生活保证,从现在来看,孟子的思想是十分超前而且符合历史的潮流。在孟子看来正经界是实行仁政的首要前提,这间接地表明了孟子的阶级属性,孟子是维护世禄制度的,与后来的商鞅形成了对比。
由此可见,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不能成为主流思想被统治者所接受是有其时代原因的,孟子的思想有很大的保守性,在革新的关键环节选择了妥协,这与后世的法家对比鲜明。
在政治方面,孟子的仁政学说是一种与社会道德挂钩的政治理论。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后者象征着暴力政治,通过暴力手段来实现国家安定,短期来看简单有效,但是却为之后的人民暴动埋下祸根。施行仁政的目的在于获得民心,战争可以获得胜利但是却无法赢得人心。
孟子曾讲过,虽然国力有限,但是只要对于人民仁义,便可以率领他们打败秦楚的强大军队,从现在来看是夸大了主观的能动性但是确实展现了仁政的强大力量,没有百姓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国家,只要自己坚持仁政,邻国的百姓就会像爱戴父母一样爱慕君主,如果邻国的君主要来攻打你,就像强迫他们杀害自己的父母一样,这样他们是万万不会做的,因此也注定失败。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征讨另一个国家,被征讨国家的人民不仅不反抗而且欢迎他们,是因为这个国家施行了仁政,对外施行王道。孟子的“仁政”说是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他提出“民为贵”的观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认为只要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便可以成为君主,坚持仁政便可以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动摇,一旦做了对不起人民的事,人民会反抗他惩罚他。在对于政权更替的问题上,孟子有所大胆尝试,承认了暴力推翻暴政的合理性。
孟子主张性善论,与告子的争辩中表明了性善论的合理之处,他们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道德观念是否是天生的,为了将性善论贯彻到底,孟子对于告子的义外说也是不赞同的,孟子认为人会对老者产生恭敬和怜悯对于老牛老马却不会,可见义并不是由外在的事物决定的,而是人自身。
从现在来看孟子的观点是片面的,以少许情况来定义真理,但是具体去看是为了他的仁政理论而服务的,人如果不是善的,那么统治者就只能采取暴力,仁政也就无从谈起。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的贡献是把伦理思想和性善论联系起来,孟子认为四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生来就有的,需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将其发掘出来发扬光大,人世间之所以有恶者是因为社会的道德教化不够完善,并不是天生作恶。
最后是孟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孟子把心、性和天命联系在一起,是对孔子天命思想的继承,关注点在个人的命运。孟子认为人天生是善良的,但是并不是很牢固,如果后天不努力保护发展,便会失去善的本性为社会所抛弃。但是保持善的方法是什么呢?孟子认为“寡欲、思诚”是重要的方法,也就是后来的“正气、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提出人要保持高尚的品德要保证作为人的“浩然之气”,把尽心、知性和天命结合起来,要畏惧天命同时尊重天的意志,这一点与孔子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孟子与孔子一样有着十分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强调入世又畏惧天命,但是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事。孟子认为生死有命,但是并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强调人要死得其所,孟子反对宿命论,主张积极有为地去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对于传统天命论的大胆挑战。
孔子孟子都是反对传统天命的,但是在诸侯争霸的年代不能过于革新,这样可能会激发底层百姓的反抗心理,行动起来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一点上孔孟是保守主义的。天下受人尊敬的人有三种:一种是政治地位高的人,一种是年龄大的人,一种是道德高尚的人,这其中蕴含着仁政、孝和仁,基本也是孟子学说的主线。
三、荀子对于儒家思想的总结和新发展
荀子,名况字卿,荀子不是十分推崇儒家文化和经典,强调要以毕生的精力去学习儒家的经典,他在学术上主张“齐言行”与统治者“一天下”的设想不谋而合,因此很受统治者的重用,荀子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传承者,他成为战国百家之学的总结者。这就意味着儒家学派在这一时期有了重大的变化,儒家还是更多与其他学说融会贯通,荀子并不是一味的以儒家为尊甚至批评子思、孟子学派,认为他们并没有完全领会西周文化的真正内涵,对于孔子学说的发展有所偏颇。
对待儒家以外的学说,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加以分析改造,在这一点上,荀子与孔孟相比有着时代的先进性和理论的超前性,对于墨家的理论辩证吸收,避免了针锋相对相互诘责的局面。
荀子吸收道家的无为思想,但是批评消极无为,主张“天人相分”;吸收墨家重视实践的思想抛弃墨家的神鬼主张,相当彻底地否定了传统天命思想,是先秦天人关系争论所做的一个重要总结,在古代思想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中并没有先存在的道德成分,这与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荀子与孔孟相似的是,认为“不与天争职”的同时,肯定人能利用规律,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此为基础提出“制天命”。荀子本人更加具有改革性,可能是他站在时代的转角处的缘故,他对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充满信心,对物质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一点与道家的思想截然相反,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拥有极大的超前性。
荀子批评世俗迷信,认为一切天象都是自然规律,人们之所以进行祭祀占卜是習惯使然,并不是自愿的。因此并不能将荀子定义为完全意义的儒家学派的代表,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他吸收了各个学派的思想,是一位与孔孟相比更有力的改革者。
四、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紧密关系
首先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孔子与孟子,孟子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孟子的仁政学说主要来自孔子的“仁”的主张,孔子的仁是面对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并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会的礼仪制度,但是并不具体化。孟子的独到之处在于将仁具体化到了仁政,这是儒家学说的新发展,统治者面对混乱的局面迫切需要治国之道,孟子的仁政也体现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多个方面,对于君主而言操作性更加强,但是孔子的理论是有普遍适用性的,放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均可使用,这也是为什么时隔千年孔子依然是儒家代表的重要原因。
孟子为了补充说明仁政学说,提出性善论,这一点也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发展,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人与人之间其实本质没有差别生下来都是善的,后天的教育对善的保存拥有重要的意义。
在对待天命思想时,侧重点有所不同,孔子将仅仅对于国家的天命轉向个人,孟子则发展个人天命,积极入世,去迎合统治者施行仁政切实践行民本思想。
然后便是孟子和荀子,孟子仍是严格意义的儒家倡导者,荀子则有了新发展,对于其他学派的学说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批判吸收,但是也批评其中与儒家经典内涵相左的内容。
孟子是在主张儒家学说的入世,荀子则是完善发展,任何学说之所以出现都有其合理性,道家墨家有其积极的内容,儒家之所以迟迟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用,没有与同时代的其他理论交流融合产生新的内容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样看荀子是有革新意义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儒家经典和内涵发生了重大改变。总的来说,还是围绕孔子的仁的核心展开的,孟子给予了新发展。荀子则为儒家学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其历久弥新。
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儒家学说和思想的主要代表,其思想内涵各有特色,但与其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开创者,其主张体现在政治、礼制、教育等各个方面,主张“仁”“礼”,这对于如今的道德建设仍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更是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有所体现,并增加了新的内涵;孟子的仁政”和“天命”等思想,更是对孔子政治和人生主张的拓展和延伸;荀子较为不同是与孟子迥异的“性恶论”,这与当时法家思想的兴起,儒法结合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陈战国.先秦儒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3]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4]李景林.中国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裴洋,男,河南焦作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宗教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