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对英语教学课前准备的启示

2021-09-10 07:22鲜姣
关键词:课前准备互联网思维英语教学

鲜姣

摘    要:“互联网+教育”给新时代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快速学会互联网提供的新技术,而且要培养互联网思维。在课前准备中,教师要把学生当用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利用互联网的知识付费模式扩充题库,激励教师命制优质试题。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英语教学;课前准备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互联网+”确定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推动其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其实,“互联网+教育”早已成为现实,并且为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带了诸多便利。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成了大部分学校的主要授课方式,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多达4.23亿[1]。在疫情前和后疫情时代,主流教学方式是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教学模式[2] 。

“互联网+教育” 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遵循教学规律;不能只注重表面,不看清本质,把实战教学变成试验[3]。教学活动还是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的思维直接影响到课堂设计。因此,除了运用互联网技术,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以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相结合,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思维具有用户至上、体验为核、平台开放、免费为王、大数据应用、跨界融合六大特征[4]。简单概括就是:以受众及受众体验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活动。本文以外研社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新标准)阅读课的课前准备工作为例,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高效备课。

一、随堂测试应该把学生当用户

一般地,每个单元的阅读课安排在词汇课之后,即在进入阅读课之前,学生应该对该单元的生词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更有利于教师引入阅读教学,在阅读课中加深学生对于生词的印象。在词汇课上,学生已经学了如何拼读单词以及一些常见搭配或派生词,这些都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然而,如果在词汇课后、阅读课前,没有一个检测评估环节,如何了解学生在词汇课后对词汇是否进行了复习巩固?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在阅读课的引入环节,师生以口头问答的形式对单词进行回顾。但这样的方式,缺乏评估标准,对学生而言,对应的复习欲望也不强烈。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一次生词的随堂测试。在此阶段,只要求学生对生词有初步的了解,即了解每个单词的中文意思、词性以及词汇课上教过的常见搭配或派生词。

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阅读课前的随堂测试环节类似于电商平台活动,它们的区别详见表1。

以表1为指引,参照电商活动来设计随堂测试。电商活动在网络里进行,随堂测试主要还是在线下课堂进行。开展相关工作的场景并不是决定性因素,重点是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学生是教师要服务的用户,随堂测试只要求学生对生词有初步的了解,这才是要点所在。

电商活动要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否则伤害了用户,结果会适得其反。而传统的随堂测试基本都是书本、练习册、试卷上的现成内容,这类内容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对较远甚至二者没有相关度,学生对内容的本身感知程度不够,对问题内容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借鉴电商注重用户体验的特点,增加测试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例如,如果我们要检测学生对satisfying 这个词的学习情况,可以设置选择题为:

My mother told me not to play Honor of Kings if I hadn’t got a satisfying grade.

A. 令人悲伤的 B. 满意的

C. 令人害怕的 D. 令人满意的

或者让学生用satisfy的正确形式填空:

I’m _____(satisfy) with the animated films on Bilibili.

或者让学生根据中文意思补全satisfy的短语:

中:张老师生气了,因为他对我们班的卫生不满意。

英:Mr. Zhang was angry because he hadn’t been satisfied ____ the sanitary condition of our classroom.

按照互联网思维,此次随堂测试的“用户”在测试过程中,应该感受到乐趣。为了保护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获得好的学习过程体验,随堂测试使用了多种题型,让学生在例句中完成单词测试。而且多数例句内容都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如上例中的“Honor of Kings”(《王者荣耀》)是目前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手机游戏,“张老师”则可以替换成班级老师的真实名字。

由此可见,运用互联网思维,在随堂测试中融入电商活动的优势,就可以快速抓住重点,从而设计出合适的例句题目。

二、背景铺垫要善于使用互联网工具

《英语(新标准)》每个单元的第一部分“Starting out”对该单元的主题进行了一些背景补充,也提供了图片和视频等材料,对第二部分 “Understanding ideas”即阅读的语篇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是通过一道讨论题来介绍的。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教师需要更多课外材料来进行补充。学习背景文化知识意义十分重要。从阅读理解的角度来看,学生掌握了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有助于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从新课标的角度来看,英语阅读课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学科素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鉴于此,阅读课之前的背景知识介绍绝不能草草了事。而每个单元涉及的背景知识包罗万象,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都完全知晓,这就要求教师进行信息搜索、整合以及学习。

以必修三Unit 2中“ Understanding ideas”的 課文“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为例,文章讲述了Ryan筹钱在非洲修水井的善举。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有必要让学生了解非洲饮用水极度缺乏的情况。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非洲人无法获得饮用水的绝望并产生共情,可以选择一些生动的图片和纪录片视频。这样的准备工作,对教师的信息搜索、筛选和整合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教师在进行信息搜索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搜索效率低下,原因是搜索方式不正确,导致搜索结果不精准,从而使得教师在信息筛选过程中浪费很多精力,增加了筛选难度。

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教师,在信息搜索阶段,会采取高效的搜索方式来进行信息查找。以百度为例,百度搜索支持布尔检索。当你需要的目标信息有多个关键词时,每个词之间,空格代表“AND/且”的逻辑关系,“|”代表“OR/或”的逻辑关系,“-”代表“NOT/非”的逻辑关系。比如,用“非洲   缺水”这个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出来的很多都是非常直接地跟非洲缺水相关的内容,会遗漏“非洲为什么缺水”“缺水的非洲什么样”等这类“非洲”与“缺水”顺序颠倒或间隔排序不挨在一起但内容相关度很高的信息。理想的方式则是用“非洲   缺水”这组关键词组合来搜索,在“非洲”与“缺水”之间加一个空格,或将空格换成AND,即可搜索出更多相关信息。除此之外,如果要筛选信息,可以只呈现限定时间范围内的信息、限定域名搜索等。

三、题库扩充最好的模式是共享题库

课本中针对阅读材料所设置的题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做惯了“四选一”选择题的学生更能体会到完成课堂阅读任务的乐趣。同时,这些题目有助于学生厘清文章主题和脉络。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的Unit 1为例,第3题是“Match the questions to the paragraphs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要完成该题学生需要了解每段的大意。第4题是“Organiz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 and complete the job advertisement”。该题要求学生补全招聘广告,实际上训练了学生整合细节信息的能力。这些题型有利于丰富教师课堂活动的设计。然而,从考试题型训练的角度来说,则还需要教师补充适量的与考试题型相同的题目。比如,目前四川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仍然是以选择题+“七选五”的题型考查,教师在课堂训练中,尤其是对高二、高三的学生,可以针对课文设置一些与高考出题思路相同的选择题和“七选五”的题目,从而训练学生注重细节、善于挖掘隐藏含义、发挥逻辑思维的能力[5]。

在设计这两种题型时,教师通常会面临一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决定着题目的质量和练习的效果。其一,选择题每个题目是否对应了课文的重难点?讲解题目能否有助于学生理解某个语言点或了解文章大意?选择题的选项设置是否合理?会不会出现多个答案或者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其二,“七选五”题型的选项中有两个是干扰项,但这两个选项是否起到了干扰效果,即与正确答案语言风格类似、用词相似,但逻辑和原文无法匹配?其他的单个正确选项又是否是唯一合理的选项?是不是每个空都能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答案?

要高效解决这些问题,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教师会想到借鉴互联网的知识付费模式,建立共享题库。题库的内容贡献与使用者为经过身份认证的教师。根据教材课程,为每个课程划分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下,教师可以贡献自己创作的题目,每一条题目要求配有答案及相关说明。教师贡献的每一条题目只要被审核有效,就会加1分,题目被使用的次数超过一定次数,说明题目设置比较好,使用率高,这类优质题目贡献者可以再额外获得1分。其他教师若要使用别人贡献的题目,就要付出1分“购买”后才能查看题目答案及说明等全部内容。精华题目需要支付2分。这样就可以利用贡献多少、获取多少的机制完善题库。这类题库扩充的操作模式,可以在校内小范围应用,也可以市内、省内,甚至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这样的模式既能满足一线教师对题目的需求,也能通过题目的使用率不断挖掘出高质量的题目,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互联网+教育”对新时代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快速学会互联网提供的新技术,而且要培养互联网思维。具备了互联网思维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能感受到互联网所带来的“红利”,许多传统备课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也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罗紫玲.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数字鸿沟初探[J].中国报业,2021(2):22-23.

[2]于歆杰.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9(5):14-18.

[3]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37(10):46-51.

[4]岳瑞凤.基于互联網思维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15(7):89-91.

[5]植小芳,许宝墨.高考英语阅读题内容效度研究及相应教学建议——基于2014—2016年四川省高考阅读题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5):365-366.

猜你喜欢
课前准备互联网思维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
试论中英语言教学的异同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