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熊孩子”遇见博物馆

2021-09-10 01:16张岱
艺术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熊孩子博物馆教育

摘要:家长和小朋友参观博物馆本是一件好事,但大批的淘气的“熊孩子”涌入博物馆,除了开阔眼界、博取新知之外,也给博物馆本就脆弱的文物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本文以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出的玻璃制展品被“熊孩子”损伤事件为例,阐述孩子与博物馆的关系,从家长、博物馆双方入手,提出在入馆前后对未成年观众进行文明参观教育、增强博物馆安防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等举措,旨在培养小朋友们对博物馆的敬畏之心,使之学会与博物馆和谐相处。

关键词: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教育;“熊孩子”

近年来,我国掀起文化场馆的建設大潮,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建成并向公众开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其中不乏“熊孩子”。2020年5月,一则“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被破坏”的新闻[1]将“熊孩子”与博物馆这一话题再次推到人们面前。两位小朋友在博物馆中打闹,最终导致艺术家500小时的心血——一座晶莹剔透的玻璃城堡付诸东流。虽然家长的善后态度非常积极,但博物馆表示,即使艺术品能修复,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这则新闻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很多网友纷纷“讨伐”“熊孩子”及其家长,表示“不愿意在博物馆这样的公共场合看到‘熊孩子”。博物馆中的“熊孩子现象”能否避免?本文借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被“熊孩子”损毁一事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期待能警示更多观众文明参观。

1 博物馆的定义

首先我们应明确博物馆这类场所的概念。1974年,国际博物馆委员会对博物馆下的定义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目的而征集、保藏、研究、交流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证据”。这个定义比较完整,一直沿用至今。通过公共教育提高人们的修养和道德水平,致力于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一直是博物馆的重要属性和宗旨。而近代以来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博物馆也有着“启迪民智、救愚脱盲、让更多民众开阔视野”的重要作用。1905年张謇创建了南通博物苑,并将其作为南通师范学校的附属,提出了“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建馆宗旨[2]。而“熊孩子”一词原本是我国北方的民间口语词汇,近年来在网络上流行,指的是想法、行为比较恶劣,能折腾、闯祸、调皮捣蛋的小朋友。“熊孩子”行事往往不计后果,又因为年纪尚小,不能以成年人约定促成的“规范”要求他们,因此破坏力很大,令人哭笑不得。

从博物馆的定义可知,博物馆绝不是孩子解放天性的地方,然而“熊孩子”在博物馆闯祸的恶性事件屡见报端,令人担忧。以上海玻璃博物馆为例,其馆藏展品已不止一次被“熊孩子”弄坏。距离2020年被“熊孩子”损害的玻璃城堡不远的位置,就有一对残缺不全的玻璃翅膀挂在墙上,这件作品原名为“天使在等待”,在2013年被“熊孩子”损坏。从事发时的监控画面上可看出,两名儿童直接跑进护栏里面,用力地摇晃和拉扯挂在墙上的玻璃制品,最终“天使”坠地损毁,而这个作品也因此被艺术家重新命名为“折”。时至今日,笔者参观上海玻璃博物馆时,这件作品旁仍在循环播放当时的监控画面,提醒着人们一件美好的艺术品是如何被“熊孩子”人为破坏的。

2 “熊孩子”与家长

在人们痛心之余,对“熊孩子”的批评也不绝于耳。一方面,作为“熊孩子”的监护人应该尽到监护义务,不能仅仅批评“熊孩子”,他们的家长——“熊家长”,自然也有错。一般来说,“熊孩子”不会自己单独来博物馆参观,在有家长监护的情况下还发生不文明参观的行为,家长真的尽到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了吗?2020年6月,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内,有家长放任孩子站到展台触摸标本,一旁游客纷纷劝说“不能摸”,但家长仍置之不理。这暴露出了一个核心问题:部分家长未能使孩子明白在公共场合需要遵守礼仪。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可避免地会使小朋友们认为博物馆和游乐场没什么区别,因此尽情追逐玩闹,部分家长甚至为了让孩子玩得尽兴,主动加入了“犯规”的行列,最终酿成惨剧。网传某展馆内竖立的告示牌上写着“请不要以孩子淘气不好管为借口,纵容其触摸展品。有教养是父母最大的义务”。家长带领孩子参观博物馆时,应该引导、管束孩子,不打扰别人参观。家庭教育本是孩子们遵守博物馆规范赖以发端的土壤。

另一方面,在日常参观期间,笔者亲身经历了“熊孩子”的诸多不文明观展行为,而很多网友也有同感,纷纷建议博物馆进行区域划分,明确哪些区域小朋友不可以去。甚至有网友提出最好将“熊孩子”列入黑名单,严禁进入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博物馆是面向全体公众服务的,然而现实中的“全体民众”素质参差不齐,网友们提出的黑名单制度有其合理性。1912年,一位参观者在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中折损了一朵牡丹花,管理人员见状上前阻止,双方发生争执。鉴于此,张謇设立了《博物院观览简章》,对非南通师范学校师生的普通民众进入博物苑加以限制,宛如黑名单制度。然而此举虽然有效隔绝了外来人员在参观时的种种无礼行为,但也有歧视普通民众之嫌。建立黑名单制度的目的绝不能是将观众“赶出”博物馆,博物馆在剥夺未成年人观众接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失去了将他们培养成新一代博物馆的文明观众的机会,这明显有些“防卫过当”。前文提及的上海玻璃博物馆在2020年5月发生展品被损坏的事件后,推出了针对“熊孩子”的“治愈良方”:通过博物馆的官方公众号发出“儿童礼仪工作坊”活动,旨在用闯关冒险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们做一个文明的参观者。这一举措获得了不少家长的点赞,也被网友称为“真正的博物馆教育”。笔者注意到,本为“受害者”的上海玻璃博物馆,在其官方微博并未苛责“熊孩子”,而是相信“未来一代会成长为好观众”。可见在上海玻璃博物馆眼中,限制未成年观众进入博物馆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可以经过引导变为博物馆的“守护者”,而非破坏者。

3 “熊孩子”与博物馆

在反思肇事者“熊孩子”之余,我们也要思考“受害者”博物馆本身的安防是否做得到位。笔者在参观上海玻璃博物馆时发现,这里的展品被“熊孩子”破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博物馆在管理方面是否也有欠缺?作为馆方,应该在保护藏品的工作上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仅仅滚动播出《天使在等待》这件作品被损坏的监控是达不到保护展品的效果的。在法律层面上,颁布了《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这类标准,明确针对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的实际需要。

一般来说,博物馆的安全保卫措施大体分为“技防”“物防”“人防”。“技防”一般指入侵报警、视频监控,在这方面包括上海玻璃博物馆在内的绝大多数博物馆均做得较为到位。然而,任何一家博物馆,即便是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博物馆,都必须将完备的“物防”制度和严格的“人防”组织相配合,确保博物馆展品的安全。笔者在参观上海玻璃博物馆时发现,其“物防”和“人防”均有不足之处。从上海玻璃博物馆官方微博披露的信息可知,玻璃城堡是两位小观众翻越展区围栏,并在追逐玩闹的过程中撞到展柜而倒塌、破碎的。從“物防”角度来看,博物馆所用的展柜必须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如果仅仅因为小观众撞到展柜玻璃城堡就严重受损,该展柜的抗冲击能力显然是不足的。而另一种展品必要保护措施——展区围栏,显然也未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从《天使在等待》被损毁的监控画面中可以看到,小朋友身材矮小,围栏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熊孩子”稍加闪身便可直接跑进护栏里面。上海玻璃博物馆接二连三发生的类似事件表明,无论是缺乏稳定性的展柜,还是过于标准化的护栏,均可轻而易举被“熊孩子”攻陷,馆方需要另行考虑更为有效的“物防”措施。

另外,笔者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参观时还发现,所有展馆内均没有馆员或安全保卫人员巡视、值守,甚至直到闭馆时也没有发现有馆员“清场”。按照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博物馆等应配足安全保卫人员,保卫干部和警卫人员总数不应低于全馆职工人数的10%。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区域面积、观众流量固然比同地区一些大型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小一些,但麻雀虽小,也应五脏俱全,考虑到其特有的玻璃制展品比普通展品更加脆弱,“人防”更应该做到位。人们常说“技防”不如“人防”,如果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安保人员在这两次事件中均能及时出面制止“熊孩子”的不文明参观行为,也许悲剧便不会发生。“熊家长”可以“粗放式”抚养“熊孩子”,但是博物馆不能“粗放式”管理展品,开放的展览环境加上“人防”的缺失,就等于把文物安全保护交给了运气,谁能指望所有小朋友参观时都能遵守规范呢?博物馆在向观众展示展品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保证展品的绝对安全,只有“技防”“物防”“人防”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个确保展品安全的完整防范体系。

4 文教结合,把“熊孩子”变成合格小观众

和大多数博物馆一样,上海玻璃博物馆在参观须知上写有“参观过程中请勿触摸、踩踏展品”“请勿在展馆内奔跑、大声喧哗”等字样,这类千篇一律的参观须知对家长如过眼云烟,对未成年观众更是影响甚微。对观众的宣传教育不应仅停留在参观须知上,只有通过宣传、讲解、教育让“熊孩子”“熊家长”认识到文物及其他藏品的文化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经济价值的损失,而这种宣传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如果因为一个错误就把“熊孩子”定性为一个“犯罪者”,这对孩子的成长或许会有负面影响,博物馆能做的是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不是一味苛责,公众教育是普及参观礼仪的长久之道——而这也正是博物馆本身教育功能的体现。

除了前文提及的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儿童礼仪工作坊”,同在上海的震旦博物馆对于如何将“熊孩子”培育成合格小观众可谓是早有探索。该馆已连续7年面向小学生开展“超萌讲解员”培训,而培训第一节课的内容便是使小朋友熟悉博物馆的参观规范。每次讲解前,“超萌讲解员”都会把规范复述一遍,在参观过程中,有些小朋友甚至会主动维持参观秩序,让观众退到某一块地砖后[3]。在接受博物馆教育的过程中,文明的种子已经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生长,让文明根植于孩子心中,能感染更多同龄人,让文明参观等社会公德成为下一代观众的“内功”。孩子在和博物馆产生良性互动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文明的参观环境,此时的博物馆从“严师”变为“益友”,小朋友在这种场合中所受的教益,自是不言而喻的。

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建议家长在到访博物馆前,与孩子一起制定参观计划,让孩子参与其中,从而激发他们参观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无独有偶,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建议家长在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时,做到“三开、一关、一带上”——打开眼睛、打开耳朵、打开大脑、关上嘴巴、带上纸笔。观察“这是什么”,发现“这里有意思”,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倾听“寻找答案”,最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分享。家长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开放式的问题,给孩子提供想象、思考、提问和主动探索的空间,而不是自己坐在一旁玩手机,放任孩子在展厅里随便嬉闹玩耍。

5 结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未成年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这本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能使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从原本单调的课本学习变为课外探究,真正让孩子们产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博物馆管理者需要建立健全展品维保机制,将防护措施落实到位,以防把好事变成坏事。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前沿阵地,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不仅是垂教后世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良好平台,更是“从娃娃抓起”,轻松活泼地培养孩子们文明参观的好习惯和对博物馆的敬畏之心的场合。只有让孩子从内心接纳“文明参观博物馆”的理念,才能使更多的孩子发现那扇通往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的大门的金钥匙,而真正从源头上杜绝下一代小观众中出现“熊孩子”也是可以预见的。

参考文献:

[1] 又见“熊孩子”嬉闹中撞坏展品[N].东南早报,2020-07-13.

[2] 徐玲.博物馆与近代中国公共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74.

[3] 与其严防死守 不如以文化人[N].浦东时报,2020-07-15.

作者简介:张岱(1998—),男,天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近代美术与美术馆。

猜你喜欢
熊孩子博物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博物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