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淑琴
摘 要:为适应国家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新课程标准增加了技术与工程的内容。做思融合是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教学的原点和归宿。从分析在技术工程领域“做”与“思”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小学科学如何做到以思导做、以做促思、做思融合的有效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技术工程;以思导做;以做促思
在技术与工程的课堂中,做与思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做”体现的是科学探究中的实践能力,“思”体现的是科学探究中的思维能力。而做思融合就是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只有既关注做的过程,又注重思的发展,实现做与思的有效融合,才能让学生高效地学习有趣的科学知识,有效地发展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一、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轻“思”重“做”
在技术与工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集中精力于放手无序的“做”,而忽视了逻辑严密的“思”。很多教师将该课程上成制作课,大量的时间常常被安排用于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也常常局限于操作过程中简单的工艺、材料或工具的选择,只关注实验现象,缺少对实验现象产生原因的探究和实验后的思考总结。
(二)轻“做”重“思”
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程,其对应的制作或实验所需要的前期准备要求较高,包括材料的选择、具体方案的确定、安全预案的部署、学生的分工安排等。为了追求简单、安全的课堂,经常会出现只让学生看操作视频、只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而忽视了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做”的情况,从而使学生的“思”失去来自动手实践方面的依托,增加学生掌握相关科学知识的难度,违背技术与工程课程的出发点。而这些问题,只有良好的教学策略,做到做思融合、以做促思,才能有效解决。
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一)做前思,以思导做
喜欢动手做是绝大多数学生的特点。然而在动手之前,要先让学生思考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做”。这是做的前提,只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才能使他们明白的“做”而不是乱做、盲目做。其次,要让学生思考“做什么?”,明确做的目的,这是做的基础。最后,要让学生思考“怎么做”,这是做的保障。“怎么做”涉及制作的材料、步骤、方法、注意事项,只有思考到这些问题,学生才能够更顺利地进行方案的设计。例如,在粤教版二年级下册《喷气小车》这一课中,我设计了“大力士吹气球的游戏”的学习情境,先拿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气球,请一个“大力士”帮忙吹气。我接过气球时,故意将手一松,气球飞走了。学生哈哈大笑,上课的氛围变得轻松了。我指着气球问学生:“这个气球为什么没飞走呢?”学生很快就交流起来了:“有气才能使气球喷起来。”我进一步追问学生:“如果把气球装在玩具小车上,然后吹气放气,可能会怎样呢?”学生热火朝天地交流起来:“可能会飞走”“太重了可能动不了”……这样的讨论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做的必要性。接着我进一步引导:“要制作喷气小车,我们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引導学生设计制作方案,保障后面做的有效开展。
(二)做中思——做思共生
做的能力培养有助于开发学生思的功能。做是思之源,也是思之本。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纸陀螺》这节课,根据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和学生设计制作的方案后,让学生动手转一转。转了几次后,很多学生的纸陀螺转不了了。什么原因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竹签和圆片的连接处松了。接着,教师引导思考:“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有的学生说可用胶布粘一下,有的说再加一个圆片……教师继续引导:“你们想的办法可不可行,课后可以自己试一试。老师的用了很久都没有松。”此时,学生好奇地瞪大眼睛。教师: “老师的圆片上下都套着塑料小圆片,塑料有弹性,这样我们就能够把圆片固定住。”学生也迫不及待地用塑料圆片加固。制作完之后,让学生比一比,谁的陀螺转得久。通过验证,让学生再做一个能够转得更久的陀螺。这样,学生边思边做,达到了做思融合的效果。
(三)做后思——以做促思
通过不断的“做后思”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科学模型,培养学生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设计与制作简易的肺活量计》这课,学生制作后尝试测量,并让学生说说测量时出现哪些问题,有没有解决?如有的小组出现先将软管插入瓶中,瓶子倒扣时有一部分水流出来造成测量不准确。学生的解决办法:(1)用最后刻度减去初始刻度。(2)先不插入软管倒扣时先用手掌心封住瓶口,瓶口移到水槽的水中后再将手慢慢抽出来,再插入软管。通过做后思,学生不断地改进方案、修改方案、完善方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程中,需要注重“做”与“思”的关系,做到“做前思”“做中思”“做后思”。通过“以思导做”“以做促思”“做思共生”,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技术工程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顾长明.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理想课态[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5(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