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启蒙阶段”,更是奠定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语文知识的学习包括听、说、读、写等多项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展开了论述,对“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小学语文;高效应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文化更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应用汉字,无论是与人交流还是其他学习都是建立在学好汉字的基础上。小学阶段是知识的启蒙阶段,更是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
小学语文的写作需要结合个人主观情感以及作文的中心思想,通过字、词、句的结合,最终形成一篇文章。但是,小学作文教学模式仍然比较落后,教学方式比较僵化。一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都会通过计算机进行素材与范文的查找,有些学生只是单纯的借鉴,对于喜欢的句子也会收藏与合理运用,而有些学生则直接照抄,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与提升。除此之外,小学生在写作时都是按着教师统一选择的题材进行创作,这样学生的写作就会受到局限,无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导致了教学效率无发提升。
(二)学生缺乏写作激情
语文本身属于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学生有很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但是现如今的小学写作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于写作比较抵触,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难以专注,这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所导致的。首先,课堂缺乏活力,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其次,学生自身缺乏写作的热情,没有养成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记录的好习惯,这样就无法激发自身的写作兴趣;最后,写作经常会作为课后的作业,沉重的课后作业与短暂的课后时间存在着矛盾,学生会对写作产生厌恶心理,写出的文章质量较低,没有创造力。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了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原因,不利于作文教学的开展。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写作能力
一篇好的文章源于自身的感悟与经历的总结。“作文先导式”教學模式就是通过学生自身经历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秦兵马俑》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兵马俑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历史与背景,在选择图片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壮观的图片,先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其次,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问学生是否了解兵马俑,有谁去看过兵马俑,加深学生对兵马俑的印象。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假如自己就是一个兵马俑,写出一篇自我介绍,如何进行描述。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深入地了解兵马俑。这样的写作方式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拘束于教室中进行学习,对于每篇文章的学习也不是死板地进行背诵,而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感觉到乐趣,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事物的本质特点,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来,丰富自身的生活。例如,在学习古诗《悯农》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亲身去感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这样就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体验到丰富的生活知识。
(三)融洽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家长与老师都对学生比较严厉,这样严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融洽,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更直观地感受知识,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限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更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总之,“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也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也不再是枯燥乏味,学生会更主动地学习,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群芳.“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9(11):50.
[2]钟玉梅.“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9):51.
[3]欧学荣.“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教学研究,2016(3):83.
作者简介:付燕英(1976—),女,福建建瓯人,大专,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