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随着脱贫攻坚的圆满收官,重庆交出了脱贫攻坚的“硬核答卷”,极大补齐了“三农”工作短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协调发展任务繁重。乡村振兴是重庆发展的最大潜力,城乡融合是重庆发展的最高境界。我们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扬脱贫攻坚精神,积极担当作为,坚决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坚决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谋划好落实好,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根据形势变化,转变思路观念。在目标任务上,要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转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工作方式上,要从突出到人到户转向推动区域发展;在政策机制上,要从以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市场有机结合。就重庆而言,我们要看到,我市脱贫群众的收入水平仍不高、脱贫基础还较弱,脱贫区县产业发展要素支撑不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脱贫区县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我们要做到思想上高度统一,责任上压紧压实,措施上有力有效,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
加快推进衔接政策落实落地。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国家层面和市级出台了一系列衔接政策,要认真梳理研究,建立政策清单,把政策掌握全、梳理清、研究透,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学习领会,推动各类政策落实落地。鼓励各区县结合实际情况,创新设立一批衔接政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政策支撑。
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帮扶。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严重的困难户,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监测重点内容,持续压实责任,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抓好重点帮扶区县和乡镇帮扶工作。统筹抓好国家和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及乡镇帮扶工作,不仅要补短板,更要帮发展。落实国家重点帮扶县倾斜政策,研究出台市级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加大对原18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和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帮扶支持,加强跟踪监测和评估,督促政策落地落实,提升帮扶实效。
推动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持续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落实好劳务协作、帮扶车间、公益岗位、就业奖补等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深入抓好劳务输出,稳步提升脱贫人口就业数量和质量。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持续加强消费帮扶,切实解决“滞销”“难卖”等问题。用好用足小额信贷政策,加大乡村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聚焦集中安置点,“点对点”落实产业、就业、生活保障、社区管理服务等帮扶措施,多渠道促进增收,强化社区治理,促进社会融入。
加强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完善巩固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通过谋划优质项目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落定。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严格资金使用程序,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做好扶贫项目资产的后续管理,进一步摸清底数,明晰权责,加强监管,探索建立长效可持续的管护机制,确保持续发挥效益。
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发挥东西部协作优势,拓展帮扶领域,创新帮扶方式,健全帮扶机制,聚力打造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等鲁渝协作“升级版”。发挥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优势,加强主动对接,切实用好帮扶资源,确保帮扶项目接得住、落得实、效果好。
二、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破解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就农业抓农业,必须强化工农互补、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通过振兴乡村让乡村更好对接城市,促进城乡要素高效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产业发展协同联动。
从重庆市情农情来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是重庆发展的最大潜力,城乡融合是重庆发展的最高境界。重庆城市大,农村更大,乡村拥有丰富的农林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可以感受现代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还可以领略山水田园风光。全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占95%;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共3205.42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979.01万人,占30.54%。就重庆而言,随着脱贫攻坚的顺利收官、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农村蕴藏的需求潜能必將进一步激发,也会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我们把乡村的潜力充分挖掘,把农村搞得生机勃勃,重庆就会成为最具特色的直辖市。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统筹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个基本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结合重庆实际,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谱写重庆乡村振兴新篇章。
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协同联动,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立足区域差异和资源禀赋,合理布局发展产业,提高产业发展区域协调性。立足山地,着眼现代,彰显特色,力求高效,持续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强化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目标定位,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品供给。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三社”融合发展,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高标准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建设功能强、宜居宜业的乡村产业融合综合体。
促进城乡要素高效流动,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县域统筹,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以县为单位科学规划村庄布局,结合产业发展、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特别是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统筹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稳妥有序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乡村统筹。推动实施农村道路畅通、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利用、数字乡村建设和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等重点工程,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综合服务水平,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推动公共资源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
促进城乡统筹互补互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进一步理顺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把城市的优势和农村的特点相结合,使城乡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围绕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推进村级自治组织建设,筑牢引领乡村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深化“法律进乡村”工作,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加强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总结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为乡村治理赋能,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三、坚持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建立完善上下贯通、协调一致、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区县党委书记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作用。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重庆直辖市体制优势,落实市领导联系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市级帮扶集团统筹指导和帮扶支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形成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头雁效应”。
广泛凝聚乡村振兴工作合力。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要深入推进实施“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一区”对“两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一区”与“两群”在资源、市场、人力、资本、生态等多领域全方位对接互动。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探索合作模式和创新布局,推动川渝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持续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氛围,发挥市场的力量,搭建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平台,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资源用于乡村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着力锻造乡村振兴铁军队伍。脱贫攻坚锤炼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这批干部同样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不断加强乡村振兴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做好乡村振兴主责主业的本领,推动“扶贫铁军”向“振兴铁军”转变。深化打造乡村振兴“先锋队”,加强驻乡驻村干部选派培训和管理,选派“最能打”的党员干部奋战在乡村振兴工作一线,落实派驻干部关怀激励政策,确保驻鄉驻村干部“下得去、干得好、不出事”。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大力回引和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共同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作 者: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