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制定了饮食类非遗传承发展政策,搭建了完善的政策框架,使中国饮食文化从古代走向当代。主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当代人的使命,促进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当代人的责任,我国应该继续推动饮食文化建设,使其与产业振兴相融合,促进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提升。《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民间饮食技艺与习俗卷》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东北民间饮食为例,分别阐述了不同类别的民间饮食制作技艺,还关注到了在乡村产业振兴的背景下民间饮食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读者提供了宝贵参考。该书是对我国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饮食技艺与习俗的介绍与阐述,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与饮食类非遗相融合的背景、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笔者结合书中内容,对乡村产业振兴与饮食类非遗传承发展融合展开论述。
1 乡村产业振兴与饮食类非遗传承发展融合的背景
我国重视饮食文化的发展,将饮食文化传承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当前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进入新阶段,乡村产业振兴与饮食类非遗传承发展有诸多契合点。近几年来我国倡导饮食类非遗传承,将着眼点放在非遗名录建设和传承人培养上,组建了专业的饮食类非遗传承人队伍,为饮食文化创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非遗传承培训渠道广泛,传统工艺者可以通过多渠道培训提升个人技能,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国家组织的统一培训学习饮食文化。我国部分地区立足乡村产业振兴视角,试图寻找乡村振兴与传统饮食文化振兴的关联性,达到饮食文化发展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平衡。东南乡镇地区率先垂范,建构了“传承人+公司+农民”的扶贫模式,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我国汇集了广大农民投入到饮食文化传承中,积极培育本地区的特色饮食文化产业,在实现饮食类非遗传承的同时,也实现了乡村经济的腾飞。
2 乡村产业振兴与饮食类非遗传承发展融合的困境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民俗文化特色各异,饮食文化内蕴不同。如何深入挖掘乡村饮食文化的价值,使其成为盘活地方文化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就目前来看,我国乡村产业振兴与饮食类非遗传承发展融合还面临诸多困境。第一,传承意识薄弱。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乡镇政府大多将着眼点放在经济规划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部分区域将重心放在乡镇产业培育上,力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无暇顾及非遗传承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关系,为饮食文化发展贡献力量。第二,区域特色不足。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迥异,需要立足现实寻找饮食文化之根,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先机。当前国内饮食类非遗产业大多存在同质化趋向,产品区域特色弱化,导致消费者购买欲望不强,产品销售滞缓。第三,乡村发展滞后。当前我国乡村产业振兴与非遗传承发展融合并不紧密,“非遗+扶贫”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成熟,非遗与旅游业的融合仍需深入,非遗产品类型有待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勃兴。
3 乡村产业振兴与饮食类非遗传承发展融合的路径
为助力民族文化传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我国应该继续坚持政策引导,采取针对性举措促进乡村振兴。首先,应该增强传承意识。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饮食类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重视经济规划与文化保护,依靠特色饮食文化培育乡镇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凸显优势。其次,应该展示区域特色。在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中,应该展示饮食文化特色,使产业成为区域饮食文化的独特价值符号,赋予产品以历史印记。再次,应该实现产业振兴与非遗传承融合。我国应该深入挖掘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条件,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扶持乡镇企业。最后,应该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我国需继续培养饮食类非遗传承人,让其进入乡镇企业之中,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文化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魅力无限,我国应该提取传统文化之精粹,使其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泉。该书以东北民间饮食文化为例,阐释了民间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蕴和重要性,提供了乡村产业振兴与饮食类非遗传承发展融合的可行思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申绍云,男,硕士,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书名: 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民间饮食技艺与习俗卷
作者: 孫建权(著)
刘铁梁,王凯旋(主编)
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51718288
出版时间: 2018年2月
定价: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