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
(胶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山东 青岛 266300)
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2020年实现新增就业35900 人,占年度目标的163%,获青岛市考核优秀等次,其中农民工就业31070 人。今年前5 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056 人,其中农民工就业9984 人,农民工就业持续稳定向好。
1.着力保市场主体,以稳企业促进稳就业保就业。
企业稳则就业稳。市级层面,落实市级领导包企业制度,顶格推进协调;部门镇街层面,组建了1200 余人的企业经理服务人队伍,一线服务落实。建立14 个服务企业微信群,2200 多家企业入群,线上服务300 余次。2020年全市市场主体突破20 万家,营业企业突破6 万家,“四上”企业超过1200 家。全面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2020年共为企业减免社保费10.07 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在2021年的“全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授予10 家企业“胶州市2020年度就业突出贡献企业”称号,并分别奖励30万元,为企业发展增添新动能。今年前5 月,全市参保企业达到2.01 万家,同比增长50%;参保职工达20.94 万人,同比增长12.4%,呈现出良好的就业态势。
2.强化政策落实,以稳岗位促进稳就业保就业。
实施“政策找企”行动,通过大数据比对、“不见面”审批,对企业“零打扰”、让企业“零跑腿”,发放援企稳岗补贴2031 万元,惠及3643 家;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48.5 万元,惠及637 家,通过落实系列扶持政策,稳定就业岗位11 万余个。今年前5 个月,已为2454 家企业发放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保和岗位补贴1560 余万元,稳定岗位5473 个。
3.实施“护航行动”,以保用工促进稳就业保就业。
完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与就业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劳动用工“护航行动”,对全市1569 户“四上”企业持续开展劳动用工情况动态监测,做到政策讲解清、用工需求清、困难问题清,对接落实快。2020年,第一时间开发就业服务云平台,见屏如面,共有350 余家企业上线,提供就业岗位18000 余个。
胶州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已经走上世界舞台,正在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吸引力不断提升,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52%。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民工向城市集聚。
全面放开外来人口落户城镇限制,明确了人才落户、居住落户、亲属投靠落户、稳定就业落户和赋权激励落户等五大类落户途径,畅通入乡返乡人员落户渠道,创新落户承接方式,对有学历、有职称、有技能的人才,实现落户有保障;对拥有合法产权型房屋人员,实现“想落就落”;对城区有稳定就业或稳定居住的人员,实现“想来可来”;对亲属投靠等符合条件的人员,实现“应来尽来”;对双招双引项目及有贡献企业落户,实现全程便捷服务。稳步提高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全市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胶州市常驻人口987820 人,城镇化比例不断提高。
2.强化教育保障,消除随迁子女上学等后顾之忧。
近年来,我市将保障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合理规划和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安排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目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约占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的近25% 。坚持“两为主”原则,做好政策保障;落实“入学保障”,符合条件的完全和本市市民一样,就近入学;落实“升学保障”,符合我市入学条件并完成小学教育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可以继续升入初中就读,其升学方式与我市学生相同。符合我市入学条件并完成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可以继续升入高中就读,其报名规定、录取条件、收费项目和标准等与我市学生相同。自2014年高考开始,凡在我市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可在我市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山东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1.加强领导,凝聚各方力量。
市委、市政府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管副市长多次调度,成立专班,压实责任,建立了“1+4+10+15”网格化治理模式,1 就是1 个中心,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人社局,全面负责协调推进、督查指导和考核工作,4 就是建设、交通、水利等4 个重点领域,10 就是公安、司法、信访等10 个关口,15 就是涵盖12 个镇(街道)和3 个功能区的网格,从而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属地责任监督体系,实现源头预防、动态监管的有机结合。人社局、住建局、信访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农民工欠薪问题工作专班,入驻信访局合署办公,进一步畅通投诉处理渠道,实现快查、快调、快办,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2.细化职责,压实主体责任。
压实监管平台建设责任。实行专人专责专管,以监管平台建设促进“四项制度”落实,预警信息24 小时动态清零。截止目前,我市监管平台共纳入项目232 个,其中已开工87 个,未开工10 个,已竣工89 个,已停工46 个。延展维权渠道,合力推进。人社、住建、交通、水利、工会、法律援助等部门公布了维权电话号码和网上投诉渠道,落实专人负责,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施工现场等向社会广泛公布举报投诉方式。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一座城市和人才最好的关系,就是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着力培育“远者来、近者悦,八方人、聚胶州”的人才集聚氛围,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1.政策正向激励,畅通成长通道。
坚持政策引领培育人才,率先出台了《胶州市高技能人才和平台奖补办法》,通过奖补方式,提高企业和技能人员提升技能的积极性。为12 名首届胶州市首席技师发放政府津贴7 万元。1 人获评齐鲁首席技师、8 人获评青岛首席技师。举办了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吸引700 余名技工参加,28 人获评高级职业资格,261 人获评四级职业资格,起到了比武提高技能、优化技能结构的作用。创新人才评价,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倾向,唯才是举,胶州中集创赢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主管马大勇,屡破行业销售记录,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因自己在细分领域优异的销售成绩,被市人社局等部门按照“博士”标准认定为胶州第四层次人才,享受生活补助、住房补贴,以及子女入学、配偶择业等人才配套政策。马大勇的事迹先后在《青岛日报》、山东电视台专题栏目报道,并获得了“了不起的山东人”奖杯。
2.创办技能夜校,提升农民就业增收能力。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推动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是关键。在青岛市率先创建“农民技能提升夜校”,利用村民农闲时间,组织农民免费学技能,累计培训农民500 余人次,带动了更多的村民学技能促增收,新华社、山东电视台“三农新闻联播”分别报道了我市做法。目前已在全市2 个社区、17 个村推广,累计培训1600 余人。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常抓不懈,开展“订单教育”和“委托培养”。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主动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定向培训,扩大培训规模。1~5 月份全市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427 人,涉及育婴、保育、中式面点、电焊、叉车等10 余个工种。春节期间实施留胶外来务工人员岗位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企业组织留胶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并给予培训补贴。春节期间有95 家企业开展培训,累计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岗位技能培训4296 人。
3.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提高转移就业效率。
积极推进“一次办好”,42 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业务全部下沉到基层,实现全程网办,就地就近及时办理。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工创新创业。前5 个月政策性扶持农民工自主创业1231 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719 万元,带动就业2243 人,农民工创业生态持续优化,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全市省级“四型就业社区”达到13个。着实做好农民工失业保障服务工作。1~5 月份共为6212 名失业农民工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4447 万元。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打造“沿海开放经济较发达地区精准脱贫长效发展胶州样本”的目标,担当尽责,高标定位、精准施策,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
2014年全市共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5028 户10242 人。2016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17年底,贫困村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2018年以来,全市贫困户和贫弱村脱贫成果得到稳步巩固提升。在2019年青岛市脱贫攻坚年度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20年以满分的成绩通过省级脱贫攻坚验收。
从就业扶贫工作看,2018年人社部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251 人,2019年为4558 人,2020年为4159 人。按照“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政策”的原则,对年度确认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精准扶贫范围,进行精准帮扶,累计推送务工岗位信息14000 余个次,兜底保障公益性岗位160 余个次。推介“短平快”培训工种15 个,圆满完成年度扶贫任务,2020年人社局等部门荣获青岛市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当前农民工的择业要求、薪酬期望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较为突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观念、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精神文化追求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到“中小企业就业”和“基层就业”积极性不高。“招聘难”和“就业难”并存状况依然存在,影响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农民工转移就业数量有待提高。
农民工参保意识不强、欠薪现象时有发生,劳动争议案件增多等都对农民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农民工就医就学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等也需要予以帮扶。
强化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积极拓展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优化经办流程,让更多企业获得实惠,增强企业获得感。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利用人才胶州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变“线下面对面”为“线上键对键”,帮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实时招聘求职,提高供求对接实效,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
加强对企业用工变化和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引导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并根据各类情形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合理分流职工,降低规模或群体失业风险,减轻失业压力。针对农民工等重点困难群体开展信息核查和就业帮扶,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及时为失业农民工落实失业保险待遇,保障农民工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帮助尽快实现再就业。
在帮助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上持续精准发力,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公开维权渠道及投诉电话,搭建维权服务平台;树立法治思维,以人社局“五进三送”活动为载体,营造诚信用工、依法偿付薪资的良好氛围。联合金融办等部门联合惩戒,对无故拖欠职工工资数额较大、时间长、性质恶劣的用人单位公开曝光,依法处置,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坚持统筹协调,加强部门间、行业间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相互配合协作、合力推进。同时要加强督促检查,完善农民工工作督察制度,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工作各项部署得以不折不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