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聪 李治杰 马骁
摘要: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党和国家在党群建设方面新理念的提出,对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工会作为联系党委和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必须不断推进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类教育、激励保障和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干部工作水平,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打造专职为主、兼职挂职相结合的干部队伍,以此推进高校工会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工会发展必须要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高校工会作为高校党委联系高校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组织和联系教职工的重要使命,是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提升教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机构。而高校工会干部作为高校工会的管理者、决策者、执行者,对于高校工会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承担着统筹协调、综合推进的重要职责。因此,新时代下加强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高校工会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对于发挥工会的组织、团结、创新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工会工作的特点
高校的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与我国其他类型的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一方面,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与其他行业的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一样,承担着联系党委与职工的桥梁作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和精神文明的职责;另一方面,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存在着与其他工会干部队伍所不同的鲜明特点:一是高校工会职工自身的素质高,思想文化水平高,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素养,对工会工作有自身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二是大部分高校工会职工负担着教学、科研、行政事务的压力,对参与工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独特的工作环境与工作任务。
2. 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2.1 工作思想保守,与高校改革与发展不匹配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带来了高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创新,由此势必带来高校工会的组织形式、工作载体和工作内容的变革。高校工会的各项任务的开展与落实,需要高校工会干部队伍紧跟新时代,接受新思想,树立新思路,以此在政治、法律、组织、沟通方面实现建设性的进步。然而,目前仍然有部分工会干部难以摆脱思想局限,存在思维定式,难以在工会活动中主动出击,不能满足新时代党在高校党群工作中的新要求,使得工作成果不能满足广大教职工的要求。
2.2 工作方法单一,与教职工对丰富生活的需求不匹配
高校教职工群体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与属性,在工会工作中有自己偏好的诉求,如在高校住房制度改革方面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工会帮助维护,在繁重的本职工作之余需要工会组织工会活动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教职工的个人意识进一步增强,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1。原有的工作形式难以满足这些需求,还需要在工作方法上以人为本,加强个性化服务。
2.3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与新时代高校工作的新目标、新要求不匹配
新時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和党和中央对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工会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高校工会干部在干政高校教学科研等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主动有效地落实党的各项精神和政策方针,充分激发广大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继承传统工会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当下发达的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理念更好地服务广大教职工,然而目前还有部分高校工会干部存在着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于突发事件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在推进工会工作的过程中决心不够、能力不足,导致工会工作的成效大打折扣。
3. 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存在不足的原因
3.1 对高校工会组织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充分
工会作为职工自发组成的组织,是联系高校党委和广大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代表和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如果简单地把高校工会视为发布行政行政命令的党政组织或者只是单纯带领教职工举办业余活动的结构,都是认识不充分的,会影响高校工会作用的充分发挥。
3.2 高校工会干部队伍的生涯规划不明晰
一方面,高校工会干部兼职现象严重,很多高校工会干部不仅承担着工会工作任务,同时还承担着教学、科研、党政等其他工作任务,势必会分散高校工会干部的精力,影响工会工作成效;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工会干部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了高校工会工作的延续性;此外,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在学历、职称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划,缺乏相应的晋升通道,因此使得许多干部并不愿意承担工会工作。
4. 加强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4.1 提升高校工会干部的理论水平,促进转变思想观念
高校工会干部作为高校工会工作事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要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政治站位。要围绕高校建设的全局,将自身工作放到整个高校的建设当中考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高校工会服务的着力点、切入点,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高校建设工作当中去。
4.2建立高校工会干部系统化培训机制,提升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
高校工会要加强对工会干部队伍的培训,制定明确的培训计划,突出培训目标,可以定期地举办工会干部能力培训班,结合线上和线下的理论学习、外出参观学习,仿真模拟训练等,要针对性的加强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法律、管理及工会理论和工会基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工会干部在社会保障、劳动法、劳动保护和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增强工会干部的理论知识素养和实践工作能力。
4.3 优化高校工会干部成长路径,打造专兼结合的干部队伍
完善工会干部培养、交流和使用制度,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职工群众中培养工会干部,打造专职为主、兼职挂职相结合的干部队伍,为高校工会不断增添新鲜血液。同时,还要寻求高校党委与组织部门的支持,一方面保证有长期从事工会工作的专业型干部在工会干部队伍当中担任中坚力量,同时还要积极地把青年工会干部输送出去,到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做到有进有出,合理流动,从而打造一个专职为主、兼职、挂职相结合的科学的高校工会干部队伍。
4.4建立健全高校工会干部思想教育、激励保障和考核评价机制
加强高校工会各类保障和考核评价机制。一方面,对于考核优秀的工会干部要进行及时的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为高校工会工作发光发热;另一方面,也要对考核不合格的高校工会干部加强理论与实践培训,对于确实不适合高校工会工作的干部甚至要调离岗位。通过奖惩结合,进一步推动高校工会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吴丽丽. 高校工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2] 郎国清. 切实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N]. 工人日报,2015-12-01(007).
作者简介:尹雪聪(1987-),女,籍贯:河北省滦县,民族:汉,职称:馆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硕士研究生,已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高层次人才管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