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1-09-10 23:59尹长法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6期
关键词:思辨性高中语文文本

尹长法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侧重于阅读技巧的教学,而对于阅读过程中如何深化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则关注度不够。因此,本文研究思辨性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对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教学进行思考,同时也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综合培养学生的思辨性能力,帮助学生深化其认知,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思维能力,进而高效完成阅读学习。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

语文作为人文基础学科,不仅是我国母语文化体系构建的基础,也是弘扬继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感知语言的生动,精神的延伸,以及文化的多样性,是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然而,在高考应试压力下,高中语文教学逐渐变得枯燥乏味,教师偏重技术性讲解和应试技巧的传授,学生习惯性接受教师的上课模式和套路,对知识的吸收停留在表面,缺乏探究和质疑精神,语文课堂的生命力日渐衰落。为改变僵化教学的课堂模式,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阅读量的增加,对培养学生思辨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出新目标。因此,加强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研究,有利于从根源上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输出和灌输式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所谓思辨,字面意思即“思考辨析”,在哲学上的含义是“理论理性”,若将思辨这一概念运用到阅读活动中,就是指在阅读活动中的抽象思维活动。思辨性阅读是阅读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问题对文本进行独立的解读和评价;它是阅读主体对生活进行理性思辨和感悟的统一过程。解读主要指向文本,即学生可以充分而透彻地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而评价则指向主体自身,即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对文本形成完整而合乎逻辑的观点,同时进行理性的自我反思。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辩证分析与感悟生命的统一,并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中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二、思辨性阅读的特征

1.反思性

反思性是思辨性阅读的基本特征,不仅是指读者的深刻思考和对文本矛盾或问题的理性分析,而且还指向读者本人,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监视和反思。思辨性阅读是读者反省思维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发现文本中由于反思而产生的问题和矛盾,然后继续进行反思性活动,以通过反思解决复杂的问题。

2.延展性

延展性是思辨性阅读的重要特征,延展性从根本上强调思辨性阅读要求读者具有广阔的视野,扩展对特定问题的思考,前后进行连接和比较,在阅读文本时不断发现和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延展性不仅是指扩大阅读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还强调读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范围的扩大。语文教学中的思辨性阅读与阅读材料的扩展密不可分,特别是与经典著作段落的阅读密不可分。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辩证地理解文中描绘的人物,老师必须补充现有的阅读材料或比较人物。

三、思辨性阅读教学应用于高中语文的策略分析

1.以培育学生思辨能力和核心素养为目标

思辨性阅读的教学应立足于高中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核心素养模块。因此,教师在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教学导案的设计,应做到在课本之外,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篇目、指导思辨阅读、展现阅读成果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2.以多样性文本阅读促进学生思辨的发展

思辨性阅读综合了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用思维能力进行开展,这就要求学生应多元化多样性开展文本阅读。例如:通过新闻等实用类文本培养自己的实用性思维,提升社会适应性;文学类文本以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论述类文本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培养逻辑推理和思考能力;通过多样性文本阅读,构建自身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打破单类型文本带来的思维局限,培养学生多元阅读兴趣,推动学生形成系统化的阅读思辨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思辨的过程和能力

思辨性阅读其本质就是一种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挖掘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阅读过程。思辨阅读的前期可以由教师帮忙设置情境和问题,但中后期需要将这种质疑的能力由外在驱动转变为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第一,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思辨阅读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和求索。因此,语文教师应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獨立探究的能力,平时应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只有学生具有内在的质疑精神,才能点燃思辨的火花。第二,培养学生求证能力。有了问题就需要解决问题,在对阅读文本的解析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表面文字进行逻辑推理、概括归纳、引申辨析,从而为自己要求证的问题提供论证和论据,以推动思辨能力升级。第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辨的结果需要表达,除了文字表达之外,以活动组织或讨论辩论的形式让思辨在语言中深化,学生通过表达不仅有利于对思辨结果进行归纳,还有利于提升学生沟通水平。

最后,教学生在思辨性阅读完成后重复并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将他们的思辨性阅读过程与原始计划进行比较,评估他们的解释是否与课文一致,阅读和思考是否有效、正确,是否合理的应用阅读策略和方法,在思考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并对随后的思辨性阅读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应善于在课堂学习结束时进行复习、总结和评估,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想法并完善评估标准。

本文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思辨性阅读教学进行探索,旨在通过探讨思辨性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对高中语文阅读与表达教学进行开发,以实现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能力,并同时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建芬.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2):29-30.

[2]翟常德. 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 开展语文思辨性阅读[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2):35-37.

[3]康九星. 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价值意蕴和路径突破[J]. 教育导刊,2021(02):77-82.

长葛市第二高级中学 461500

猜你喜欢
思辨性高中语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