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英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水墨画教学已经走进了小学美术课堂。然而,大多的水墨画教学依然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程式化教学中,极大地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儿童水墨画应该区别于传统水墨画,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水墨画教学,更应注重表现儿童的真情实感,内心世界。笔者认为在小学生中开展水墨写生教学,既能让孩子们继承传统,又敢于有所创新地表达自己。
途径一:基于传统的工具准备
如何引导孩子在水墨画学习中游刃有余,又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我觉得在工具材料上要继承传统,不能丢了老祖宗的墨宝。水墨画作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主要是以毛笔,宣纸和墨等材料为主进行绘画创作。它利用水和墨不同的浓淡程度来变幻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对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
作为初学者必备一支提斗笔,一支狼毫笔,一支白云和一支勾线笔。每支笔有不同的功能。提斗笔主要用来泼墨挥洒大块面的形体,达到水墨淋漓的效果;狼毫笔弹性较足,适合中锋勾画植物枝干、动物形体、人物服饰等;白云笔吸水性好,用于表现质感通透轻薄的形象;勾线笔主要用在细节的处理上。墨用曹素功或一得阁较适宜。24色中国画颜料。初学者所用宣纸建议用有些质感的镜片纸,容易看出笔笔痕迹,感受水墨的落笔即兴既型之神韵。好工具得以呈现好的效果。
途经二:引入表现性写生教学模式
笔者建立了一个儿童水墨画写生社团作为实验基地。将组建的儿童水墨画社团定义为现代儿童水墨写生社团。既写实又不完全写实,稍带有意向表现性,这是由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在社团课上,无论是选题还是笔墨韵味奇妙无穷的变化,时常令孩子们兴奋不已。
1.与生活经验结合选主题
在组织水墨画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以“趣”为出发点,以“生活”为基础,淡化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注重孩子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让他们在表现过程中,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比如学校周边有十里荷塘,选择画荷花;有梅山湿地公园,选择画湿地的景观;孩子们生活在古色古香的越城区,多的是古建筑,可以画黑瓦白墙的建筑,留下这份安宁的美好,也有生活在高楼凌立的新城区,可以画高层建筑的壮美等等。
2.以写生教学为依托进行表现
儿童水墨画是传统水墨画学习的基础。儿童绘画的率真,大胆,亦真亦幻的天性表达,和中国水墨画强调的自然,天趣,不求形似,直抒胸臆的意象化造型,在某个层面上相当贴近。然而完全让孩子凭空想象也是不可取的。因此,笔者认为以写生教学为依托,能更好的发展孩子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写生分为照片写生和实物写生两种。照片写生是实物写生的基础。作为初学者来说照片写生比较容易些,物体结构、画面构图均可以慢慢琢磨、组织。拿起画笔,有物可画使孩子们敢于大胆落笔。这当中,欣赏大画家作品和教师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但欣赏了大画家的作品后,仍旧要求其将目光转移到写生的实景上来,这是不可动摇的观念。教师需要引导孩子做实景与画作的对比观察,給予创作方法的提示。这样,孩子们在画的时候,就会注意观察实景的造型特点,并不会以大画家的作品为范本,依赖程式化的符号,只会联系画作中的取舍、添加、运笔等手法去表现。渐渐地,他们就会懂得如何将实景转化为心中想要表达的意愿。
3.不断加强视觉经验刺激发展持续兴趣
每次社团课前,教师都需要做大量准备。引导孩子事先观察实物(景),并拍摄照片做成课件,同时将其打印出来。课堂上给孩子看大量实景照片和大画家的相关画作,以便有效帮助孩子由主观经验向客观经验过渡。孩子们自由作画时一般都依靠记忆。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依据头脑中存留的印象,进行主观想象。有时对事物的表现并不与生活真实完全联系,这倒是可喜之处,也体现了表现性的特点。但教师在创造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孩子观察生活,学会通过观察表达感受,将主观和客观认识联系起来,促进孩子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发展,就会填补认识发展中的鸿沟。
途径三:因材施教自由发展
儿童水墨画教学应注重激活孩子们对生活经验的整合和想象力,使他们的智力与情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培养个性,从而使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能沿着自身的特点得到发展。如不同的孩子画水果丰收与石草照片写生,有的喜欢选择平视、俯视等不同角度;有的喜欢没骨法表现,有的喜欢勾勒法表现;有的表现手法类似油画等。教师做的只需认可与鼓励。
儿童美术,归根结底是对孩子心灵的唤醒和对生命的尊重;儿童水墨画,归根结底是让美术与心灵对话,让肆意泼洒的水墨自然流淌,真实的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
途径四:在微信公众号里畅游学习
清朝画家说过:“初学欲知笔墨,须临摹古人,古人笔墨规矩,方圆之至也”。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走的是先传统后创造的道路,儿童水墨画的写生教学虽然不求传统程式化技法训练,但也需要给孩子们欣赏古代现代当代画家的作品。现代传媒发展普及,许多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老一辈与青年画家的画作,是很好的学习汲取经验之渠道,其用笔用色与大胆表现物象的气魄,在潜移默化中可引导孩子们有所创新的画出所观所悟。
途径五:适当引导“构成”法则的运用
儿童水墨写生基本上运用勾填平面画法和没骨法两种表现手法。他们的视觉经验带有极大地情感色彩。并不反映真实的生活经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画家作品的大量品读,则在心理上开始构建富有现代感的“构成”法则,如点、线、面,和谐、统一、变化。在写生实践中通悟构成艺术,并在形式法则引导下,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表现。
综上所述,现代儿童水墨画写生教学,应结合现代媒体,依据身心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使得儿童水墨画与众不同。更具有水的穿透力和墨的浓度,写实的魅力与表现的奇趣。在尊重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将点、线、面、色彩和视觉心理因素揉进教学,突破以往的传授教学模式,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契合点,给大众带来迥异于传统视觉形式的具有现代审美趣味的艺术作品。
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中心小学 31200042BDC3A7-1463-4A3A-AF04-03043771DFBF